03.02 潘石屹说长租公寓租金再翻倍都还是亏,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你怎么看?

两个指甲盖儿


他说得很对。也是实话。

目前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是2%左右。意思是,如果你买房出租,租金给你带来的收益,一年对比房价不到2%,还不如买理财产品。假设租金翻翻,租售比到4%-5%。你长租公寓要大规模扩张,也不是自己的钱,而是来自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利息基准利率才4.9%,实际贷款利息肯定更高。某些二房东哭诉赔钱运营是实话。但是,赔不赔钱和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无关。

现在的二房东都和互联网企业一个模式,前期烧钱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垄断地位,后期吃上压下,获得垄断利润。 但是滴滴提价之前,至少还有烧钱的时候,还补贴普通消费者呢。各家二房东反而利用租房刚需,直接割韭菜,拉抬房租价格。

在房价不降的情况下,搞长租公寓是赔本买卖,最终不管什么运营模式,终究只会留一地鸡毛。现在经济停滞,走L型,都存量博弈,长租公寓反而提高社会运行总成本,在存量中割韭菜,那最终只会是一地鸡毛。因为你拿不到便宜的房子。 上海倒是有租房专供土地,地价是普通地价的十分之一,但是建成还需要时间。


中立守望


身边有做二房东的朋友,举例如下。

一对80后夫妻,丈夫开公交车;妻子,做二房东,手下有83间20平左右的小房间,出租价格大概300-400元/间,按照其说法,每间约100多块的利润。

对于房间管理很简单,就是收租,公共区域卫生打理。小日子过得轻轻松松。


另外也有一对夫妇,一直经营者一家小菜店,据说生意很好,短短几年时间,买了房,几台豪车。

赚足了钱,又加上不想再这么起早贪黑,于是几十万转让了菜店,也打起了二房东生意想法,后来盘下一个店子。这个对夫妻,不愧是做生意的,挺精明,入手不到一个月,转手就转让,获利数十万。


这就是传统二房东例子,算早期的长租公寓经营了。盈利方式很简单,简单装修,低价出租,赚取利差,此外收取的水费、电费、洗衣费等其他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退出通道,就是转让,往往随着房子升值,转让费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比如第二对夫妻。


如果说二房东,是私人小本经营;长租公寓就是企业经营,但两者本质都是一样的。

虽然二房东生意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好赚取,但考虑小本经营,风险相对小,比上班强多了;

作为二房东的衍生品,长租公寓,为什么都说不挣钱呢?

我想,主要投入大,包括拿房、装修等,算是典型重资产模式;及由二房东夫妻店,到长租公寓企业形式运作,还增加了人工、管理成本,再加上行业地域性限制,收益低就很容易理解了。

国外如美国专门从事公寓资产管理公司都上市了,而国内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如此看来,似乎未来还有很大行业发展空间,只是盈利模式,还是需要摸索。大家认为呢?


胡兄财观


作为租赁产品是亏本的,但是资本的运作本身不是把长租公寓作为房子来看,而是把他作为一个金融产品,拿到房源,包装,做品牌运营设计,然后迅速扩张,抵押给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有好的产品,才可以融到资,这个产品本身是否赚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七小年年


这个看个人的经济情况而定吧,如果不会做投资的人,手上存款比较少的人可以做,毕竟钱放着也是贬值,长租公寓的的利润总比把钱放银行的利息高吧。而且长租公寓风险特别低,比一般的理财产品好的多,最亏还有公寓。如果是闲钱多,又能接受高风险投资产品的人来说就不适合了。


初出小白


那是因为思考和站立的角度不同。这个租赁房屋市场也是根据国内房价决定的。同时也是和地方个人收入决定。要说这个话题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影响因素太多了,最终个人认为取决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挂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