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在中國,每次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還會貼上各式各樣的對聯。對聯可是我國的特色文化,大家熟知的大都是春聯,其實它的種類很多,不僅可以表達喜悅,也可以訴說哀思。對聯最開始的文學形式是對對子,這是一些文人平時比較愛玩的遊戲。我國的詩詞有對仗的要求,對對子就是尋求對仗的一種形式,算是文人寫詩前的必做工作。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對對子的能力一般出現在古人的啟蒙教育,一般都是從孩童時期就要掌握的能力。往往從一個人對對子的水平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舞文弄墨的材料,郭沫若在學習對對子的時候就展現出比別的孩子更高的天賦。當他的老師說出“釣魚”二字時,其他的孩子都搶著對上了“射鳥”,“拍蠅”等,郭沫若卻對出了“打虎”二字。當即先生便覺得這個孩子很有讀書的天分。他不僅格式對了,連意境也對的恰到好處,靜對動,這說明他的悟性還是很高的。

一個一個的對子連起來湊成一個通順的句子就是所謂的對聯了。對對子和對聯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形式,對對子可以是一個詞,一個短語或者一句話都可以,但是對聯只能是一句話。能順利地將一個對聯對出來,保證沒有錯誤已是不易,要對的工整漂亮絕非易事。當然了,在我國這悠久的歷史中,能對出一些千古佳對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通常都是一些大文豪。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在前朝中葉,就有這樣一個精通詩詞,書法於一身的文豪,他就是宋湘。他七歲的時候開始上學,他的老師就是他的父親,因此對他的管教是格外嚴厲。他也是非常給他當老師的父親掙臉,九歲的時候就能和別人對對子,還能寫出完整的文章說話更是才氣滿滿。

到了9歲的時候,他便自信自己的學識足以去參加童試了,就和一些其他的學子一樣去赴考。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童試的意思可不說這是兒童的考試,這是科舉考試的第一級,一般也得學有所成的學子才會參加,9歲便去考試的實在是太少。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恰逢宋湘這次還比較糊塗,耽誤了進場的時間,他到考場的時候,考試已經開始了,考官便將他攔在了門外。心想一個小孩子到這來搗什麼亂,不能讓他進去。但是在門外的小宋湘卻不甘示弱,堅持要進去考試。主考官這才開始認真地對待這個孩子,想著試一下他的學問,看看深淺,再決定讓不讓他進去考試。

於是,他就出了一個上聯:“急水推沙粗在後”,這個主考官不僅給了一道考題,還用這句話來羞辱遲到的宋湘,預示他是一個沒有什麼作用的粗沙。宋湘自然也聽出了他這話裡話外的嘲諷,就給出了一個下聯“風車放谷甏先行”。他對的很工整,不僅如此,他還回應了主考官話裡的嘲諷,說後來留下的人才是有真材實料的人。主考官對他這種可以信口答題的能力十分讚賞,便允許他進去考試了。果不出其然,那年的童子試,宋湘得了第一名。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次年,他又在童子科試中,文奪桂冠。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又考取了秀才,軍人,直到中了進士。要知道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十分嚴苛,能考上一個舉人便難如登天,這個困難程度在魯迅寫的一篇文章《范進中舉》中便可看出。而宋湘高中了進士,想來文化水平是很高的。在他一次赴京趕考的路上,巧遇當時的兩廣總督,為爭路之事起了衝突。兩廣總督見這幫人都是一些趕考學子,就不便以官威武力震懾他們,於是,就出了一個上聯,想著以文退之。又是宋湘,以一個構思非常巧妙的下聯將兩廣總督懟了回去。

接連考試通過的宋湘,當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沒有讓大家失望,他是一個好官,不僅自己兩袖清風,還時時刻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為老百姓做事,辦實事。除了是一個好官,他也沒有辜負自己在學術上面的天賦,他即使再忙碌,也常常手不離卷。從他對對聯的能力上來說,他作詩的天賦也應該很高,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他作詩有自己的風格,不喜歡像大多數人那樣,去模仿一些著名詩人所寫的事。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他認為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方式,講究隨感而發,不拘泥於詩的形式,這和李白的詩風倒是很相近。他算是一個作品量比較大的詩人,雖然不及陸游,但存詩不少。他的詩大氣豁達,讀上去令人心神開闊。我想這和他的經歷有著一定的關係。他雖然有點大器晚成,但是好在官運亨通,在民間的名聲也比較好,一輩子也沒有遇上啥大起大落的事,不是一個失意的文人。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像是杜甫,陸游之輩,都是事業上遭受了巨大挫折,又或者是懷才不遇,就算是想開心,那也很難笑得出來吧。他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和白居易有點類似,用詩來反映百姓們的生活,揭示百姓的疾苦,揭示社會中的不良現象,但他的是並不是抱怨時局,批判社會,而是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不僅寫詩供自己欣賞,還將自己的詩篇墨寶出售。他的墨寶還是很

考官出對子刁難,9歲神童對答如流,考官大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值錢的,因為他還是一個有名的書法家,他的許多書法作品都留存了下來,被後人借鑑。

宋湘在自己71歲高齡的時候去世了,他的一生算是很圓滿的,生活在乾隆嘉慶年間,用自己的學識給自己爭了一個鐵飯碗,用自己的學識解決掉了很多麻煩。沒有親眼看到大清朝的覆滅,沒有經歷改朝換代的動盪,也沒有一輩子空有才華壯志而不被錄用。他學名有了,還功名傍身。一生不僅政績尚可,最重要的是著作等身,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的精神食糧。想比大多數人,他真的是很幸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