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倉頡廟裡拜倉頡

倉頡廟裡拜倉頡

倉頡廟裡拜倉頡

倉頡廟裡拜倉頡

關中平原向北延伸,過蒲城縣罕井鎮進入白水縣便是黃土塬,層層疊疊,溝溝壑壑。倉頡廟便在白水縣史官鎮,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中的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是軒轅黃帝的史官。他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受到啟發,創造了28個最基本的象形文字。倉頡因造字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被尊稱為“文字聖人”。驅車沿著盤山路前行,遠遠看見一片空曠的黃土地裡矗立著一個大照壁,這就是倉頡廟了。

倉頡廟坐北面南,北臨黃龍山、南望洛河水,佔地17畝,呈南北長方形狀,高牆厚垣環繞四周,建築佈局完整,廟內建築莊重古樸,整組建築自南向北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別為照壁、山門、前殿、報廳、中殿、寢殿、墓冢。在主體建築的兩側又分佈著東西兩個戲樓、鐘鼓樓和東西廂房等。

照壁在倉頡廟前大門口平臺之上,高五六米,上面是龍脊灰瓦飛簷,四個小垂柱之間是祥雲雕刻連接,中部有一小神龕,下部有一道圓形小門洞,兩邊刻著牡丹、蓮花燈圖案,與傳統照壁風格截然不同。照壁旁邊是距今3900年的護廟柏,枝繁葉茂,虯枝盤錯,被稱為護廟柏。

廟門在柏樹的側面,是廟內唯一的疊式建築,下層內涵四窯洞,外開明三門;上層是門樓,南北兩面為雕花木製簷屏通風采光。明三門中間大門為神門,只有穀雨廟會或貴客來時才打開;東邊小門是人門,平時敞開,供人進出;西邊小門為鬼門,一直緊鎖,聽說此門只在廟會時才打開。如今圍繞倉頡廟建成了文化景區,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古廟古建還是人們參觀的重點。

買票入廟,有一匾寫著“朝聖門”,對聯“萬世文字之祖,千古士儒之師”,“朝聖”二字讓人肅然起敬。兩座戲樓緊貼山門而建,據說這兩個戲樓是中國僅存的實物場景——並列式對臺戲實物。傳說因倉頡長著四眉四目,戲樓採用東西並列式,是讓倉聖兩隻眼睛看東戲樓,另兩隻眼睛看西戲樓。戲臺創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為臺基式建築,硬山頂,琉璃筒瓦覆蓋。四根簷柱將檯面分作三間,四根中柱將進深分作兩間。前簷柱上託大額枋、欄額枋和挑簷枋。枋上施有一踩單昂斗拱,枋下虎頭雀替對出。檯面通寬8.9米,深8.6米,臺基高出地面1.54米。前臺兩側建有八字音牆,可增強音響共鳴效果。每年穀雨時節,白水民間都要祭拜倉聖,搭臺唱戲。彼時,周邊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會聚集在東西戲樓中間,看兩個戲樓上兩個劇團的對臺戲,但賞錢卻只給表演最精彩的劇團。

與戲樓正對著的是前殿,殿簷下有一塊黑色匾額,由近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於1933年題字:文化之祖。這一匾額與橋山黃帝陵的“人文初祖”遙相輝映,相互媲美。

前殿向北是報廳,報廳創修於明代,民國、清朝、近代均有翻修。每逢廟會時,凡祭拜倉頡的人,都在此報到。

報廳向北是中殿,中殿是寢殿,又稱後殿。從後殿出去,就是高4米周長48米的倉頡墓。墓冢早在東漢延熹五年(162年)就已有之,周圍有三米高的磚花牆。民國二十八年(1939),國民黨將軍朱慶瀾拜祭過倉頡後,非常崇敬這位文字聖人,便出錢請人代為修建了這一圈六稜磚砌花牆。墓冢開有東西兩門,東門上有聯為“畫卦再開文字祖 結繩新創鳥蟲書”,橫批為“通德”。西門也有一聯:“雨慄當年感天帝 同文永世配橋陵”,橫批是“類情”。

倉頡廟內,大殿旁、院牆下、行道邊,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古柏。而這些古柏,古已有之,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鬱鬱蔥蔥”。據瞭解,廟院內共計有古柏46株,古槐10餘株,虯枝盤旋、各具情態,也各得其名。每個樹邊都有一塊牌子,寫著樹名,有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奎星點元、青龍戲柏、獸龍戲牡丹、獅子、寶蓮燈、龍爪柏、柏抱槐等。其中“奎星點元”為漢前古柏,高達17米,樹圍7.25米。廟內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長柏壁,抱槐生長,名“柏抱槐”,堪稱廟內一景。廟院內古柏整體樹齡年代久遠,樹形奇異,據說與陝西黃帝陵、曲阜孔廟古柏群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而平均樹齡居三大古柏群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