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已是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位次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利用好前海先行先试政策,持续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凭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区位优势,深圳全球金融中心建设还将大有可为。

金融业税收贡献最大

根据统计,深圳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稳居全国一线城市前三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391.57亿元,同比增长6.75%。资金总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展现了极强的“吸金”能力。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注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北京存、贷款数据为5月末数据。

为何如此大量的资金愿意集聚在深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首先,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地区经济活跃,企业云集,几十年来孕育了诸如华为、比亚迪等大型企业,如今创业创新环境中也有很多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其次,深圳市政府为创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各项优惠政策也在深圳先行先试。更重要的是,作为深圳重要的支柱产业,深圳金融业态良好,金融市场发达,这令更多资金流入这座城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金融业本身也为深圳带来了庞大的规模效益。来自深圳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64.5亿元,增长4.8%,比一季度回升3.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2%。各项金融指标均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在全国大城市中保持领先。其中,深圳金融业实现国税地税(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876.5亿元,同比增长28.5%,占全市总税收的24.8%,金融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超过制造业(19.1%),成为深圳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深圳金融业发展注重结构优化和服务能力提升。一是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及道路运输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均超过20%。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迅猛,为深圳地区创新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国资改革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三是保险行业加快回归本源,在深圳地铁、招商邮轮母港、前海自贸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上,都积极参与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方案。

金融创新生生不息

锐意创新,是深圳精神的精髓所在。于企业而言,是奋勇争先,在改革开放激流中屹立不倒的重要法宝。

比如今年5月份,工行首笔线上供应链非货押循环模式,即下游经销商融资在深圳成功放款,这项创新普惠业务满足了更多供应链小微客户融资需求。该融资链条上的企业客户,只要通过手机银行端操作,即可快速实现融资。

在有关政策上,深圳市金融办未来将落实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改革。推动各区(新区)充实金融工作力量,支持探索设立前海金融监管局,加快构建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研究制定“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组建方案,打造服务全市金融大局的创新载体。此外,推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及深圳市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支持国家金融大数据实验室(深圳)加快建设,加强金融科技前瞻性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前海是深圳金融业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前海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坤耀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央给予前海的优惠政策也要比其他自贸区更多。比如上海自贸区也有类似政策,但是不像前海这么进取。原因在于前海可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能够推行大胆一点、冒进一点的创新政策,这从前海的跨境人民币贷款政策就可以看出,先上海一步实施,而且力度要大得多。更重要的一点是,靠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给予前海更多前辈经验和创新机遇。

全球位次不断上升

深圳已是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

该机构指出,深圳在金融市场规模方面仅次于上海,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和金融生态环境分项排名均名列前茅。

而在该机构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深圳接连上榜,并且位次不断提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接受记者接访时表示,深圳在金融从业人员总规模上与北京和上海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全球金融中心建设方面需要引入更多的金融储备人才。同时要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到深圳落户扎根,提升机构国际化程度。还要加强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市金融办也提到,要全面推进金融开放合作。争取国家尽快出台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20条政策”,丰富金融先行先试政策体系。持续举办深港澳金融创新季度联席会议,推动金融互动交流和全面深化合作。推进深港澳特色金融重大项目,推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快项目筹备落地。抢抓人民币国际化和新一轮金融开放机遇,研究组建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为优质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并购提供服务。

深圳: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已诞生出一批世界级本土企业,上市公司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目前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稳居全国第二。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2日,包括A股、港股、美股在内,深圳辖区共有366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9.23万亿元,位居国内各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二名。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 深圳要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业内专家认为,为此,深圳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持服务作用,争取更多深圳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为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深圳许多民企成行业翘楚

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前5名分别为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工业富联、万科,总市值分别为2.98万亿元、1.13万亿元、6820亿元、2903亿元、2640亿元。6至10名分别为中信证券、顺丰控股、平安银行、招商蛇口、比亚迪。

从结构来看,上市公司总市值稳居全国第一的北京市值前10名均为央企。排名第三的上海市值前10名则全部被国企占据。而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10名中,有5家公司结构以民营为主,分别为腾讯、中国平安、工业富联、顺丰控股、平安银行和比亚迪,前10名全部为千亿市值公司。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深圳上市公司市值领先优势能否保持?记者注意到,深圳后备上市公司阵营强大。据统计,深圳还有一批知名企业尚未上市。比如通信行业巨头华为、无人机霸主大疆科技、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OLED新贵柔宇科技等。

深圳上市公司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和翘楚。比如,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2004年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0倍。保险业的中国平安,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市值保险公司。银行业的招商银行,堪称中国最优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业的万科,是中国最优秀的地产公司。制造业巨擘中集集团,国内先进制造业龙头,自主研制出可燃冰试采成功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大族激光,国内激光行业的标杆。

在一些新兴领域,深圳上市公司也有明显优势。顺丰控股是中国最优秀的快递公司。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中兴通讯,通信行业龙头公司,仅次于另一家深圳公司华为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大基因,国内基因行业龙头,全球基因行业享有盛誉。而电子行业的龙头几乎为深圳包揽,包括工业富联、立讯精密、欧菲科技等。

新兴产业业绩连年劲升

深圳证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连续三年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拉动深圳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2017年,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深圳非金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净利润786.02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地区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其中,16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净利润536.26亿元,同比增长67%,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高出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深圳27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865.9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深圳非金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统计还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的公司,从2017年的73家增至77家。其中,以电子、信息设备和服务、医药生物、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高达69%。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什么能够连年强劲增长?记者在采访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后发现,快速增长得益于灵活的产业发展策略、强悍的开疆拓土能力、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项目办总监冯建国对记者表示,大族激光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7%,显著高于深交所中小板平均2.89%水平。目前大族激光已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产销量、紫外激光器产销量、激光打标机产销量等五个全球第一。

创新沃土孕育行业标杆

“深圳拥有一批明星上市公司,他们几乎都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股份制企业,企业性质以民营经济为主。深圳培育出一系列世界级本土企业,主要得益于这片创新的土壤。”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鄢维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鄢维民认为,深圳移民城市文化,宽容失败环境,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政府政策扶持和产业倾斜,有利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成长;深圳人、深圳企业、企业家拼搏奋斗精神,深圳企业坚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文化和价值观……这些有利于企业创新成长壮大的基因,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顶尖的深圳先进制造企业和知名上市公司。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近日,平安金融中心的灯光璀璨引起市民围观。

深圳未来如何保持这种领先优势?鄢维民表示,第一、深圳行业龙头企业应加强深层次研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圳企业大多是科技企业,成长壮大靠人力资源、靠研发经费投入。“深圳企业要培育自己的人才队伍,靠自己研发团队开发新技术,才能做到基业长青、不断发展”。第二、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先进的管理和制度,激发员工潜能。第三、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创新生态体系。政府通过鼓励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扶助一批细分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

深圳向全球金融中心挺进,也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沃土

来源 深圳商报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玉函、钟国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