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今天來聊聊嘉興的歷史故事。

嘉興舊有“羞墓”,據說是漢代會稽太守朱買臣的埋妻之處。朱買臣和他妻子的故事,經歷朝歷代文人的演繹,已經漸漸偏離了歷史真實,各個版本的情節也都根據創作者命意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版本一:

兩千多年前,嘉興有個朱買臣,喜歡讀書,卻不會掙錢,他常割柴草挑到城裡去賣,換些糧食回來。朱買臣挑柴,喜歡邊走邊誦讀詩文,他老婆也跟他一起挑柴,多次勸他不要在路上大聲朗誦,但朱買臣不但不聽勸,反而抑揚頓挫,朗誦得更響。老婆覺得,跟著這樣一個“書毒頭”(嘉興人把讀書讀傻了的人稱作“書毒頭”)太丟臉了,便提出分手。朱買臣說:“我到五十歲時就會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跟著我苦了這麼長時間,再等幾年,我富貴後會報答你的。”這種騙老婆的鬼話大概說得次數太多,所以老婆聽了更生氣:“像你這種人,只會餓死在溝裡,怎麼會富貴!”朱買臣留不住老婆,只好隨她改嫁去了。此後,朱買臣獨自挑柴,仍舊一路大聲朗誦。有回前妻和新老公上墳時遇見朱買臣,見他飢寒交迫,還請他吃飯喝酒。

過了幾年,朱買臣來到京城長安。當時嘉興人嚴助很受漢武帝信任,通過他的推薦,朱買臣去給漢武帝講解《春秋》、《楚辭》,漢武帝聽得滿意,給了朱買臣一個官當。東越國(在今浙江東南部和福建北部一帶)反叛,朱買臣獻上平叛計策,漢武帝讓他當會稽太守,實施平叛計劃。漢武帝還和他開玩笑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夜裡穿著好衣服出去沒人知道,你這次回去有什麼打算啊?”會稽地方官員為了迎接新太守,讓百姓修官道,朱買臣一行百多輛車子經過嘉興,看到前妻和她老公正在修路,就停下車來,讓他們坐在後面的車上,一起到太守府,好酒好菜供著。過了一個月,前妻卻上吊自殺了,據說是因為羞愧難當。

朱買臣征伐東越國立了功,官當得更大,“列於九卿”,但伴君如伴虎,後來在與酷吏張湯的爭鬥中兩敗俱傷,被漢武帝殺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漢書·朱買臣傳》中。

評說:歷代戲文、小說以朱買臣故事為素材的很多,比如戲文《朱買臣休妻記》、《爛柯山》、《馬前潑水》、《崔氏逼夫》、《買臣休妻》等等,這一方面是因為班固在《漢書》中刻畫生動,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家思想影響的日漸深入,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規勸婦女“從一而終”,有道德教化作用。所以,兩千多年間,朱買臣幾乎成了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而埋葬其妻子的“羞墓”則成了著名景點,歷代文人題詠極多,比如明初方孝儒題詩云:“青草塘邊土一丘,千年埋骨不埋羞,叮嚀囑咐人間婦,自古糟糠合到頭。”

另一個流傳較廣的故事版本是:

傳說漢武帝的時候,嘉興有位讀書人叫朱買臣,早年家裡很窮,無以為生,只得每天砍柴度日。但他十分好學,砍柴的時候還不忘讀書,一邊走,一邊高聲唱出來。鄉里的人們,特別是小孩總愛在他後面取笑他,說他破衣服、死讀書、瘋子。多年來,他的妻子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有些不耐煩了,脾氣也越來越壞,從心底裡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樣子,對他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飢腸轆轆,又被崔氏逼著上山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麵,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他的妻子崔氏另有打算,她受夠了這樣清苦的生活,下定決心要離開朱買臣去過她的好日子去。等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做了大官,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崔氏在朱買臣寫下休書後不久,就改嫁給了杉青閘的一個守閘的小吏。

後來,朱買臣得到同鄉嚴助的舉薦,向皇帝獻平定東越的計策。漢武帝龍顏大悅,於是就封朱買臣為會稽太守。當崔氏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她想一個守閘的小吏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不要現任丈夫了,重新去找朱買臣。於是在朱買臣騎著大馬風風光光地經過落帆亭去上任的時候,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的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想了想,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如果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複合。崔氏聽到朱買臣這麼說,知道緣分已盡。她羞愧難當,轉身投河自盡。她死後被葬於嘉興的杉青閘,她的墳墓就被稱為“羞墓”。

嘉興羞墓,從記載來看有兩處,一說在杉青閘(位於落帆亭北百米左右)北,如新編《嘉興市志》:“相傳朱買臣妻崔氏葬於杉青閘,稱羞墓。”一說在今油車港鎮上睦村,如清光緒《嘉興府志》:“杉青閘北一里有死亭灣(其妻羞死於此),又北十五里運河邊有羞墓,即葬處,又有羞墓亭、羞墓橋。”當然,兩處都可能是後人根據戲文杜撰的。秦漢會稽郡地域廣大,大致相當於如今江浙兩省,所以朱買臣故事遍佈江浙,比如蘇州西郊也曾有“羞墓”,而紹興城裡則有“覆盆橋”,講的也是朱買臣馬前潑水的故事。不過,據明代張岱《夜航船》考證,馬前潑水、覆水難收,原本是姜太公與妻馬氏的故事,後被人移植到了朱買臣故事中。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浙江清園旅遊發展集團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溫泉理想小鎮規劃示意圖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宴會廳效果圖

「故事」嘉興市區落帆亭邊古羞墓,究竟為何而羞?

▲室內溫泉會館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