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葉縣:產業扶貧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像我這個年紀,外出打工沒人要。在這裡工作,既能照顧家裡的老伴,每月還能有一千多塊錢收入,俺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真好。”8月13日,葉縣仙台鎮西北拐村的飛鳧發業車間裡,正在熟練的分揀假髮的貧困村民孟雪琴給記者說。

飛鳧發業是該縣結合該村特點打造的一個扶貧村扶貧就業基地,飛鳧發業採用從印度進口的頭髮,經加工,產品出口至美國等地,公司擁有十來間廠房,僱用100多名工人。“這100多人中,有20多人來自貧困家庭。這活兒颳風下雨都不停,熟練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 該公司負責人司延良說。

近年來,葉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開展、落實因戶施策措施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按照“縣有支柱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項目”的發展思路,統籌謀劃、扶持引導,組織實施、強力推進,激發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促進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發展“六大產業”,增強造血功能。依託兩個省定產業集聚區優勢,做大做強尼龍新材料、裝備製造、製鹽和鹽化工三大主導產業,為全縣群眾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為脫貧攻堅強有力的稅收支撐和財力支持,在此基礎上,結合葉縣實際,確定了畜牧養殖、特色種植、鄉村旅遊、電商流通、光伏產業和特色加工六大支柱產業,讓貧困戶根據自身條件,自主發展產業,實現脫貧增收。

畜牧養殖促脫貧。在葉縣傳統養殖自發性較強的基礎上,利用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生豬調出大縣”優勢,發揮國潤牧業和生豬養殖“千頭線”的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基地模式、分紅模式、代養模式、政融保模式,著力發展肉牛、生豬養殖,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特色種植促脫貧。結合各鄉鎮貧困村實際,發展特色種植,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現已建成以核桃、黑李、白桃、葡萄、石榴、板栗為主的經濟林園區44個,林業專業合作社21家,新增林果栽植面積21600多畝;常村鎮中草藥種植面積14000多畝,中央七套農業節目進行了專題報道。陸續形成了廉村鎮辣椒,洪莊楊鎮金銀花、草莓,任店鎮韭菜、瓜蔞等一批特色種植基地。貧困戶依靠特色種植平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鄉村旅遊促脫貧。著力打造鄉村旅遊觀光扶貧模式,把貧困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投資7.7億元的南部山區旅遊扶貧線路已開工建設,通過“銀線串珠”將沿線燕山、孤石灘多個景點串成一體。通過舉辦桃花節拉動鄉村旅遊,舉辦採摘節促進農產品銷售,助推5000多貧困人口脫貧。

電商產業促脫貧。投資3500萬元,建成葉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吸引30家電商企業落戶。全縣124個貧困村全部建有電商綜合服務網店,電商物流企業通過“電商+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吸納747人務工,其中貧困戶171人;臨時用工280人,其中貧困戶104人。1-7月份,電商物流銷售94500單,其中幫帶貧困戶銷售農產品3130單,增加貧困群眾收入16萬元,架起了貧困戶農產品通向市場的金橋。

光伏產業促脫貧。投資近3億元,在全縣120個貧困村各建設一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總規模42.9兆瓦,年發電約5200萬度,年收益約4400萬元。2018年上半年,對1614名“三無人員”和4565位公益崗位人員共計發放1032.2萬元,對120個貧困村發放村集體收益資金489萬元。建設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站588個,每個貧困戶連續20年每年收益3026元。

特色加工促脫貧。投資9000多萬元建設村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148個,吸引勞動密集型項目入駐,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鼓勵現有加工企業積極參與扶貧,吸納貧困戶就業,複核認定扶貧基地站點130個,帶貧2845人。

目前,葉縣產業扶貧支撐效果明顯,全縣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到100%,並且實現多重覆蓋,疊加度達到3.29。(通訊員 範長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