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可以給孩子調個座位嗎?”開學家長最愛“拜託”老師的4件事

“可以給孩子調個座位嗎?”開學家長最愛“拜託”老師的4件事,老師這樣說

開學前幾日,因為孩子學習成績的波動,你一定很在意班級的學習環境。比如孩子的任課老師,孩子的位置,孩子同桌成績好壞等等,你是否都拜託過老師這些事情?

“可以給孩子調個座位嗎?”開學家長最愛“拜託”老師的4件事

你拜託過老師這些事嗎?

“我們孩子可以換個座位嗎”

新學期開始,孩子在學好知識之前,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夥伴,在家長們看來十分重要。

“我們家孩子最近成績下滑得厲害,都是因為他的同桌不好好學習影響他。”

“我們家孩子和她同桌關係不好,上學期沒少回家跟我哭鼻子,這學期,我一定和老師好好說說給她換一個同桌。”

“孩子要想學習好,就得有個努力認真的孩子帶著他,給他換個學習好的同桌,共同進步。”

“孩子個子有點高,坐在班級的後幾排,但是聽課效果還是前幾排比較好,要是能往前調一調,多好”

作為家長,你一定在意過孩子在班級中座位的情況,所謂良好的學習環境,天時地利人和,位置的好壞會造成一定影響。

因此,你一定有為孩子換位子的需求和動機。為了孩子,麻煩老師換換座位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飯,所謂的“好座位”也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我們家孩子XX科目學得不好,請您多費心”

上學期學得不好的功課,這學期一定抓緊時間、利用各種機會補上去,也是家長們在開學初對孩子的一大期望。如何才能學好呢?自然免不得麻煩老師。

“老師,我們家孩子數學不好,平時的錯題,我讓孩子多問您一下。”

“老師,我們家孩子昨天的知識點沒有學明白,您有時間給她單獨講一下嗎?”

“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您能和他聊一聊嗎?”

面對學習這件“大事”,家長們自然是不能馬虎,遇到問題找老師,希望老師能多輔導一下自己的孩子,也是家長們頻頻拜託老師們的事項。

“您能把孩子每次考試的成績和排名私下告訴我嗎?

作為家長,最關心的,恐怕就是自己孩子每次大考小考的成績了,記下每次的成績,把握出一個趨勢,然後評估自己孩子在班級和年級的總體水平,應該是不少家長都做過的事情。

可是“家長有心,孩子無意”,如今的學生,可謂“人小鬼大”,在學校與老師“鬥智鬥勇”,在家裡和家長也是“頻頻過招”,成績不好時,更是千方百計不想讓父母知道。

“我們最近沒有考試啊。”“我不知道我的排名啊。”面對這樣的情形,拜託老師,成為了很多家長的選擇。

“老師,聽說最近考試了,我們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啊,大概排名多少啊?”

“老師,我們家孩子性格比較叛逆,不和我們說,您能把他每次成績都告訴我嗎?”

成了很多家長和老師聯繫的固定話題。而這也使得老師們成為了一個“活成績單”。

“老師,還麻煩您多多照顧一下我家孩子”

日常生活中,家長向老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麻煩老師多多照顧一下我家孩子”,而這種泛泛的“託付”,其實並沒有十分實質性的內容,更多的是希望老師可以留個好印象,多多留心甚至照顧一下自己家的孩子,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予以孩子一定的關注。

“可以給孩子調個座位嗎?”開學家長最愛“拜託”老師的4件事

老師:眾口難調,應接不暇

面對家長的種種“託付”,身為老師,壓力也不小。而其中的很多“託付”,更是讓老師們覺得“心累”。

打破班級管理紀律

“關心則亂”,對於孩子的愛和維護,使得很多家長提的要求相悖於班級的管理機制,老師原本管得好端端的一個班,被家長的要求搞得“牽一髮而動全身”。

以換座位為例,有老師就表示“很多家長連教室裡的座位都要管,總想讓孩子坐到前幾排,覺得這樣比較受老師關注。”而這一做法卻讓老師有點無奈。

班級作為一個整體,每個同學都有平等享受課堂教育的權利,而且座位一旦形成,孩子與周圍同學就會建立起比較穩定的感情聯繫,調座位不僅僅影響一個孩子,很可能影響幾個孩子,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也會變得浮躁,反而會影響原本穩定的班級管理。

各種要求左右為難

家長的各種要求,除了會打破班級管理紀律之外,一些“與眾不同”的要求,也給老師們的工作造成了困惑,讓老師們左右為難。

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的秦老師就有所體會:有一次開家長會,他簡單通報了他所教的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其中一個班的成績較另一個班弱一些。一位家長後來就專門打電話跟他說,老師最好不要拿班與班進行比較,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不好。

雖說這位家長的話也並沒過錯,但是在多數家長仍舊“心繫成績”的環境下,如果老師不強調成績,想必又會引起其他家長的不滿,左右為難。

個人生活時間被擠佔

“一天接好幾個電話,一個電話十多分鐘,一兩個小時說過去就過去了,什麼都不能幹。”作為老師的您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呢?家長的電話或者信息一個接一個,小本本上記滿了家長的各種要求,實在解決不了的,還得耐心解釋,安慰家長。

結果,原本想備的課沒有備成,想收拾的房間沒有收拾成,想陪陪家人也沒有時間……個人生活空間的擠佔,使得老師原本下班休息的時間卻要用來應付和解決家長的問題,十分辛苦。

“可以給孩子調個座位嗎?”開學家長最愛“拜託”老師的4件事

家長:轉變心態,多加理解

作為家長,在準備拜託老師某件事的時候,不妨“三思而後行”,思考一下自己的要求會不會給老師造成班級管理的困擾;自己的要求會不會打擾老師工作之外的生活;自己的要求是不是非老師做不可。

如果思考之後,您覺得您的要求合情又合理,再拜託老師,相信老師一定會及時處理孩子的問題。

家長轉變對老師班級管理的認知,也很重要。“有些家長為了讓老師更關心自己的孩子,甚至會採取給老師送禮的方式,覺得多送禮給老師,老師總會對礙於情面多照顧自己孩子。

其實,家長想要老師多給自己孩子一些‘特殊照顧’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老師更需要對孩子公平對待。”因此,作為家長,不要想著老師會偏愛自己家的孩子,而是應該想著,老師在平等地愛著每一個孩子。

家長與老師暢通有效地溝通和合作,要遠好於“拜託”老師獨自解決問題。當孩子成績不理想、孩子在學校裡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不是光著急或者拜託老師做這做那解決問題,而是要學會和老師配合,只有“強強聯手”,那些您認為的事兒才能都不叫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