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葫芦者,福禄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喜欢葫芦这个形象,以至于从葫芦瓢、文玩葫芦、葫芦画、甚至动画片葫芦娃,都深得人心。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在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

不过,对于葫芦工坊的设计总监关惠而言,葫芦对于她的寓意,不仅仅是福禄,更是一场充满创意的想象。

01

关惠结缘葫芦,缘于一次偶然的尝试。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

“女儿有一次去古镇玩,买了两个宝葫芦,孩子慢慢觉得没意思了,扔在了书桌上,我却一时技痒,就在葫芦上画了两笔。”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给同样有葫芦情节的朋友画了一个寿星图样的葫芦,作为生日礼物给家人,晒在了博客上,“喜欢的葫芦的人很多。”

关惠的葫芦画手法细腻、人物传神、题材广泛。

而在葫芦上作画并不简单。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画葫芦先要选胚,要选择光滑没有斑点的葫芦,而且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采下之后,要对葫芦进行刮皮、醋洗、暴晒。不同形状的葫芦,适合画的题材也不太一样。

“比如,人物就不能用明显分成两截的葫芦,这样画出来的人物不好看。”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葫芦的形状是圆形的,跟宣纸上作画完全不同。每次创作都要精心构思一番。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葫芦质地特殊,表皮不吸水,对上色也有要求,常用的水粉就无法在葫芦上使用,且时间一长颜色就不鲜艳了。

多次尝试后,关惠选择了画油画的丙烯颜料。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而为了使葫芦可以长期存放,关惠还研究出了一种不破坏葫芦自身,又可保护画面的封层工艺,甚至还能自动产生包浆,有一点古画的意味。

02

葫芦画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不过做葫芦烙画的比较多,做工笔葫芦画的,在苏州这个地界,关惠是唯一。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如果仅仅停留在传统工艺止步不前,葫芦画的处境或许并不乐观。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深知这一点,她要把自己多年设计师的经验融入在了葫芦创作中——要做更多的葫芦系列的产品。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葫芦可以玩,可以吃,可以用药,可以做装饰,创作空间很大。”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于是关惠开发出了不少有趣的物件:葫芦挂件、葫芦手串、葫芦笔、葫芦香器、葫芦香囊、葫芦茶器、葫芦茶宠、葫芦杯子……甚至依托葫芦的造型开发了不少琉璃葫芦制品。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就这样把“福禄”通过各种方式带进人们的生活。

03

201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财政部举办的全国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暨全国优秀青年创意作品评选活动中,关惠被评为中国青年设计师入围奖,作品先后被海内外朋友收藏。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工笔画葫芦《金龙祥瑞》

2015年关惠凭借工笔画葫芦《金龙祥瑞》获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工笔画葫芦《花开富贵》获河南省老家礼物设计大赛银奖。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的系列葫芦产品也在多家文创店里开始了销售。

几年的积淀,关惠接触了不少同行。有人继续在传统工艺的道路上坚守,有人站在传统的肩膀上进行了创新,做起了文创。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关惠把这种现象,看做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就必然会是百家争鸣,百花开放的现状。

“大师之作可以价高,但是文创一定要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足够亲民,才能长久。”关惠说。

这是一条比锦鲤还值得转发的福(hu)禄(lu)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