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清朝的王爺分親王和郡王兩種,沒有封地,無國可就。受封之後,若沒有上差,只能待在北京城內。所以清朝的王府都建在北京城內,王府的產權屬於朝廷,王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和繼承權。

​ ​試想一下,北京“北城”才多大?再刨去皇城的面積,留給王爺蓋宅子的土地還有多少?所以,清朝王府的規模都不大,跟明朝動輒幾百畝的王府比,要小很多。

​ ​以故宮為標杆,紫禁城大約是72萬平方米。約等於72公頃,約等於1080畝。

​ ​現存的王府中,恭親王奕忻的府邸,恭王府的面積最大(61120平方米)。約等於6.1公頃,約等於91畝。恭王府佔地面積約等於北京故宮的1/12;五個體育場大小恭親王的七弟,醇親王奕譞的府邸面積略小一些(40000平方米)。約等於4公頃,約等於60畝。佔地面積約等於北京故宮的1/18;恭王府的三分之二;三個體育場的大小從衛星地圖上看,恭親王府很明顯比醇王府要大;恭親王府和故宮對比,很明顯要小很多。除了北京王爺府之外,內蒙古自治區還有幾座蒙古王爺府。保存最好的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奈曼郡王府。始建於清同治二年,現佔地面積9997平方米,有房屋190餘間,約為15畝。奈曼郡王府的面積,最早大約為兩萬平方米,現存一萬平方米。蒙古王爺的府邸規制,和滿人的王府規制是一樣的。這裡就不細說了。到底什麼地方才能叫王府?其實並不是所有達官貴人、宗室皇親的府邸都能叫王府的,像很多清宮劇里老講什麼和珅府、紀曉嵐府、劉墉府,都是錯誤的!據《大清會典》裡記載:“凡親王、郡王、世子、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住所,均稱為府。”其中,親王、郡王的家要更高級一點,稱“王府”,其餘稱“府”。而像軍機大臣、一品大員什麼的,就算你官再高,也只能稱宅或者第!

所以,以上這個問題咱們應該準確表述為:“清朝時親王和郡王府一般多大?”

額……關於多大的問題,典籍裡確實有明確記載,只不過書裡都是用的古代長度單位,而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稍顯繞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要翻譯一下。

“王府的規制”

清代對於分封的王爺一般採取“圈養”的形式,即把你整個家族圈在北京城裡,相當於養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以防放你出去你反叛。所以舊時的北京城一般是三種顏色:

最裡面是黃顏色——紫禁城(皇宮用黃色琉璃瓦)

外圈是綠顏色——王府所在(清室規定王府只能用綠色琉璃瓦)

最外圈是灰色——老百姓家(老百姓家屋頂只能用灰瓦)

清朝對王府的建築規制限定是非常嚴的,比如大門開的門數:(注:《大清會典》裡記載:親王府的門為五間房,可開啟中央的三間,大門上的門釘要用九行、七列共63個。而郡王府的大門為三間,可開啟中央的一間,門上的門釘則減親王九分之二。)

同時對於王府的大小也限制頗多,大約多大呢?

小編用兩個王府的建築面積給大家比較一下:

一個是諴親王府,佔地約2.66公頃,相當於26600平方米;

另一個是恭親王府,佔地6萬多平方米;(應該是面積最大的王府了)

所以可以推之,清朝王府大約佔地2萬—6萬平方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可以用紫禁城作比較,紫禁城佔地72萬平方米,王府大約是它的12分之一。

沒辦法,誰讓人是皇帝住的地方呢。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王府,顧名思義,就是王爺的府邸。按照《清會典》,清朝宗室的爵位分為十二等,能稱王的,只有和碩親王和多羅郡王。因此,王府一般指的就是親王府和郡王府。

按照規定,親王府可以有五重房屋,正門五間(大門就五間啊)、正殿七間、兩側翼樓各九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後樓七間,此外,還有府庫、倉廩、廚房、馬廄以及僕人的值班室、宿舍等等。當然,一般還都有後花園。

這樣看來,王府的面積肯定小不了,北京現存10大王府,我們挑幾個有名的說一說:

廉政教育基地:恭王府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這幾個王府裡,恭王府的名氣比較大,因為一個大貪官:和珅。據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最早是和珅的私宅,嘉慶殺了他之後,將宅子的一半給了自己不爭氣、只爭房產的親弟弟(他這個弟弟倒是知足常樂,平生最大願望就是要和珅的宅子)。同治初年,這裡的主人又換成了恭親王奕訢,從此,這裡就叫恭親王府了。

恭王府的主人不是高官就是貴戚,因此,王府規模比較宏達,佔地6.12萬平方米(北京目前房價在10萬+,恭王府值多少錢?),有府邸,還有花園,光和珅藏寶的後罩樓就有99間半,而且,這裡風光極佳,號稱“城中第一佳山水”。

龍潛福地:雍親王府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說雍親王府,你可能比較陌生,但說到雍和宮,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為了大年初一燒上雍和宮的第一炷香,能在大年三十晚上排一整夜的隊。

雍和宮最早是康熙給兒子雍正蓋的房子,乾隆皇帝就出生在這裡,一個王府出了兩個皇帝,真是“龍潛福地”。雍正駕崩後,曾在此停放靈柩。

既然是潛龍邸,誰都沒法住,長時間空著也不是事,清朝皇帝都篤信佛教,乾隆於是將其改造為喇嘛廟,成為掌管全國藏傳佛家的最高機構。這裡紅牆黃瓦,和紫禁城規格一樣。

雍和宮佔地6.6萬平方米,有房661間,七進院落,五層殿堂,還有許多配殿和配樓。

房子最多的王府:禮親王府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清朝王府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關於北京的王府,有個說法:禮王府的房,豫王府的牆。

意思是禮王府的房子多。房子多,自然就大,多大呢?30公頃,也就是30萬平方米,大概有四五個恭王府或者雍和宮那麼大(紫禁城才72公頃)。

這麼大的宅在是誰的呢?努爾哈赤次子代善,清朝開國元勳,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庭院深深深幾許,不是我們沒有見過世面,而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