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小米公司上市后小米能够得到些什么?

小米最终还是上市了,带着雷军的梦想,小米人的骄傲,米粉们的期盼,小米在香港挂牌上市。

尽管敲锣当天股价破发,但雷总表示:"IPO能从低点开始,对小米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是调整心态。"小米克服种种困难终于IPO,上市目标的达成到底能给小米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小米公司上市后小米能够得到些什么?

首先就是有钱了。问大家个问题,小米公司缺钱吗?答案:缺。招股书显示,小米去年营收1146亿人人民币。但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净负债人民币1272亿元及累计亏损人民币1290亿元。当然,这不代表小米是不赚钱的,官方公布小米去年净利润是54亿人民币。

毫无疑问,小米IPO后资金会更加充裕,这对小米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研发经费可以大幅度提高。要知道小米集团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1.04亿元;2017年全年研发费用为31.51亿元,2016年则为21.04亿元,2015年为15.12亿元。小米近三年的研发费用为78.71亿元。而小米的"老朋友"华为,仅仅GPU Turbo这一项技术,其研发费用将近900亿元,华为对其研发经费的投入可见一斑。在IPO后小米的研发费用也必须要向华为看齐了。说句比较绝对的话,研发费用充足了,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其次IPO会给小米带来新机遇。新机遇从两个方面来看:表面上小米重磅上市,相当于为其

做了一次大推广,打了一次大广告。不说别的,求伯君、张璇龙、王卫等业内大咖的强势站台,就是对小米实力的一种信任。还有雷军现场提到了三个名字:李嘉诚、马云、马化腾,在香港IPO的舞台上,也算是另一种星光熠熠了。

更深层面的新机遇是,小米不仅仅是中国的小米,现在屹然成为世界的小米。现在的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通过生态链产品改变了100多个行业,全面推动了商业效率的提升,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雷军的野心不仅如此,追腾讯、超苹果,争做世界级的现象级独一无二的公司。而IPO是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一步,在IPO后世界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小米。

最后是小米压力更大了。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一定的压力对公司的发展是好事也是必须的。我认为小米IPO后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公司上市了,公司也变得更透明,公司的收益情况、亏损情况、利润率、亏损率……这些必须毫无保留的向社会公示出来,做好做坏都要对股东和股民们有个交代。另一方面,现在的小米是许许多多国内创业公司的标杆,尤其是在港股第一支"同股不同权"的背景下,无数创业者以雷军为榜样,以小米为目标。当然,小米近几年的发展也对得起"行业榜样"这样的称号,不过要做一个好的榜样,依旧任 重而道远。

小米公司在上市后除了能够得到以上三个利好外,对小米来说还有两个惊喜。一是,小米股价是首日破发了,但是在小米上市第二天股价反弹,股价表现一扫昨日破发"尴尬",收盘报收于19港元,较开盘价17港元上涨13.1%,市值为4251亿港元(约541亿美元)。二是,小米的老大雷老板因持有小米公司31.41%的股权,雷老板也拥有了300亿美元的身家,也仅次于马化腾、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人,或成功跻身中国富豪榜上前五。如果小米健康稳步发展,不犯大错误,小米的市值或许能突破1500亿美元,雷军或有望问鼎新首富。

小米还年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断向前,无所畏惧,去探索、去改变、去拼搏。我相信,这也将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真实写照。让世界看清中国企业的样子,属于我们中国企业的时代来了!

文章最后,问一下大家,大家用过小米的产品吗?怎么样?你对小米的未来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