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王樹枏,1932年攝於北京什剎海會賢堂

新城王樹枏(1852—1936)先生,字晉卿,晚號陶廬老人,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前清新疆布政使,入民國後曾任清史館總纂,還曾任參政院參政、約法會議議員。王晉卿先生名中的“枏”字,諸文獻中或作“楠”,或作“柟”,或作“枬”。愚以為,“枏”字為正。說如下。

其一,此名中之字,王晉卿先生墨跡上的自題款識和印章篆文均作“枏”。 (見下圖。)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其二,王晉卿先生著作集《陶廬叢刻》自清末至民國年間的各初刻本卷首與內文中,及其自訂年譜《陶廬老人隨年錄》中,均作“枏”。

其三,王晉卿先生之孫王會安在《新疆地方誌》1983年第二期上發表有《王樹枏傳略》。這篇傳略被徵引時雖多標為“《王樹枬傳略》”,但原雜志鉛印標題卻是“《王樹枏傳略》”。

其四,在王晉卿先生之孫王居恭的手稿《王樹枏在新疆》、《王樹枏為學與為政》中,因手寫的關係,“枏”有時略似“枬”,但通觀全稿,應為“枏”字無疑。王居恭先生還曾就報紙上將“王樹枏”誤為“王樹楠”專門手書提示道:“河北日報社主辦之《燕趙都市報》2000年12月29日第32版百年學人之首即王樹枏(非楠)。”(見下圖。)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其五,王晉卿先生在其自訂年譜《陶廬老人隨年錄》中稱:“餘……生而有文在右手,曰‘枏’。先會元公因賜名‘樹枏’,字之曰‘晉卿’,取‘楚材晉用’之義。”“楚材晉用”本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枏與杞梓一樣,亦為楚產良材。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枏,俗作楠……諸本多作柟。”可見,“枏”為“柟”、“楠”的本字,今現代漢語簡化字統一為“楠”。 “枬”古同“栴”,諸延切,音旃。栴即栴檀,亦稱紫檀,不為楚產。晉崔豹《古今注》:“紫旃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扶南指今東南亞南部。人手心上的紋理,形如“枏”字(尤其是篆文“枏”字)的可能性,也應大於形如“柟”、“楠”、“枬”字者。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故此,晉卿先生謹遵祖父命名之義,始終自署其名為“樹枏”,就在情理之中了。為尊重先輩,亦為保存姓名中的文化信息,請以此“枏”字為正。

灤南石向騫於2013年5月8日

石向騫:新城王晉卿先生名字小正

作者簡介:石向騫,1965年生,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考入鄭州大學攻讀文藝學專業碩士學位,師從魯樞元教授,研究方向為文藝心理學。1991—1997年曾從事民間藝術的田野調查。1998年到唐山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講授古代漢語和文學理論,又先後開設了文藝心理學、美學、中國美學史、英語人文名著閱讀等本科課程,現致力於冀東歷史文化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