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在中國這個獨特的文化土壤上,人們大概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對個體的存在進行如此全方位立體化的反思,從沒有這樣關注自身與世界的齟齬。按照我們通常大張旗鼓地宣揚什麼,往往也就是缺乏什麼的慣例,這也恰恰說明個體存在正面臨嚴重的現代性危機。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推動得毫不拖泥帶水,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就這樣貫穿我們的日常,考驗著每一個人神經的敏感度和堅固度。個體的被擠壓、被無視、被裹挾已成定局。隨波逐流的肉身丟下了一個個惶惑的靈魂,在商業化、消費化、娛樂化的世界裡茫然失措,無處可逃。支離破碎的農耕文明和日漸遙遠的自然,對個體心靈的撫慰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越來越多被驅趕到城市中的人,只能在陌生的環境中不斷被適應,他們的靈魂在懷疑自身,他們不能停止尋找意義。這個時候,詩歌承擔起了對個體存在進行重新發現並定義的任務。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王克金一直以詩歌的方式發表他對存在的質疑、反思,對習見事物重新發現並對日常經驗重新命名。他和他的詩歌在進入生活的時候,更多地依賴智性,以探究的姿態求索個體與世界的關係。他說:“你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許你們/看到的萬事萬物/也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哦,那麼多的孩子/那麼多的母親/那麼多的不知道父親的家庭/他們紮在一起/相識但並不相知/這像是一個開始/恰如你到來/卻如無人認領的孩子/不是對空寂/而是首先對自己/茫然無措”(《失題之一》)。現象學也好,存在主義也罷,一切的哲學思考在詩人這裡,不過是為了回應靈魂的反省和不安。伊格爾頓引理查茲的話說:“由於歷史變化,尤其是科學發現,已經超越和貶低了人們迄今賴以生存的種種傳統神話,社會因此而陷入危機。人類心理的微妙平衡因此受到危險的攪擾;而既然宗教再也無助於恢復這種平衡,詩就必須承擔起這一重任。”王克金顯然是認同這種對詩歌的神聖化、宗教化傾向的。惟其神聖,故而不容小視,不容褻瀆。王克金遂將自己時刻不能停止思考的靈魂,盡數安放在了他的詩歌中。所以,他寫道:“在兩個世界,落日都是存在的/但各有各的尺度”(《落日煌煌》);所以,他看到《理念產生的高空》:“即便夜晚窮盡了/月亮也不需要再造一個夜晚/如同羊群/不需要再造一個草原/那麼應和著感覺的詩人/使月亮,倏忽間/在幽茫中/到達一個高空的位置。”詩人顯然更注重個人意識與世界的交流,他用理性思維分解客觀存在,在不斷的思考中力求達到個體與世界的和諧。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但與此同時,對錶意的焦慮也仍然困擾著詩人,他將自己的一組詩命名為“失題三首”,為何是“失題”而不是人們慣用的“無題”,是因為某些原因,詩人失去了為這些話語命題的力量或者資格?他在《失題之一》裡寫:“我無言,不是我無話要說/而是我說不出他們/即使有人奔跑在雨中/或在蟲聲裡言語/或像一些魚,吐出氣泡兒/我仍覺得/他們說不出我/正如有個先驗的人/在世界的另一處/他說的只是另一處的話/如果可能/也僅僅是魂靈/在起作用。”理性的思考和表意的焦慮,構成了王克金詩歌的內在衝突,他竭力試圖發現並闡釋與存在有關的秘密,但卻在抵達的路途中發現語言的蒼白無力。這也使得他的詩歌儘管以強烈的批判精神,不斷髮出對現有秩序的懷疑、詰問,但是卻並沒有在自己的詩歌中,完成對秩序的重建。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也許,正是基於對存在本身的不信任,王克金的詩歌語言呈現出與感性經驗的隔膜、分裂。在他所關注的滿是街道、樓宇、車輛的城市環境中,感性經驗越來越不可靠,以機械化、規則化為標誌的城市理性思維佔據主導意識。在這種背景下,語言與物之間的關係,已經遠非自然環境下的指事、象形、會意功能所能涵蓋的。王克金在詩歌中更多地採用了一種“論說”的方式,通過理性主體在清醒冷靜的論證式話語中,表達獨特的思考和認知。比如他的《鏡子》:“鏡子因為映稱了更多的鏡像/而更趨沉默/比之透進深層的光線……/光線正遇拐點/到了鏡面,光線就走掉了/說幻鏡仍然可居/那個在鏡中走出來的人/返身看時/自身卻毫無新奇之處。”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鏡子是王克金詩歌中經常出現的物象,儘管這個物象會被各種變形。《彼此間誰是夢幻》:“這大抵和一個婦人/在洗漱間相仿/鏡中/經常出現/她今日的影子”;《月亮軼事》:“除了水是一面鏡子,天空也是/甚至夜晚也是/月亮在鏡中剛剛顯露……”《玻璃之窗》:“這那一個與任何人無關,他也許就是/我自己意念的影子/那與窗內不同的天地,另一個宇宙中/製造的另一個我”。我之所以稱之為物象,是因為這些鏡子以及它的變身形態玻璃窗、甚至還有水面等實際上都承擔了詩人表達思想的工具化作用,他們與傳統抒情性詩歌中,大量出現的帶有隱喻、象徵意味的“意象”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的。除了“鏡子”,還有“凌厲的車輛”“上下夠不著的樓宇”“街道的柏油路”等等,這些與城市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象”出現在詩歌中時,都不約而同地成為了詩人“論說”的工具。這種對“物象”的客觀性與思辨性描述,是與王克金詩歌中的智性書寫和對城市經驗的關注所緊密關聯著的。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儘管王克金詩歌在整體上呈現出對傳統抒情主體和自然意象的反撥,但在《峽谷之上》和談及父母的《關於冰雪》《一個字:冷》《超出現實的母親》中,他流露出了對自然和傳統的親暱、嚮往。《峽谷之上》作為王克金自選詩的第一首,無疑是有著一定含義的。我以為,這恰恰表明了王克金對詩歌審美範式的潛在追求,儘管他自己囿於客觀條件或主觀意識並沒有真的去做。“那些開始漫步的雲,已經洗白了/自己的身子,它們把烏黑/消融到一片藍裡/我活著雖然以百年為限/但這天堂般的浴場/是亙古常在”。雲在詩人筆下是美,是情,是“一群身著夏日薄衫的女孩子”,自然就這樣以生動可感的意象出現,給人以心靈的撫慰和愉悅。但詩人的冷靜思考仍然會適時出來佔據主導,他在這首詩的最後說:“可天界太大,路途太遠/它們這些雲還無法/與又白又亮的那片雲聚合”。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無法彌合的缺憾始終存在,這也許就是時代帶給我們靈魂的最終傷害。他在《一個字:冷》中說:“一天,我偷偷遞過水去/我發現,母親的手/從來都是熱的/可一會兒/在母親的眼中/還會閃現冰雪的寒光”。熱與冷在母親身上對立而統一的存在著,這也許正隱喻了王克金詩歌中感性與理性的矛盾關係。而他的《超出現實的母親》則已經完全迴歸到了理性的主導之下,這是一首讓我極自然地聯想到河北小說家李浩的那一系列有關父親的作品,像他的《鏡子裡的父親》《會飛的父親》等的詩歌。也許城市經驗、智性書寫,與先鋒文學先天的就會在更深層次的地方相遇,並呈現出某種奇妙而隱秘的契合。

吳媛:城市經驗的智性書寫——評廊坊詩人王克金詩歌

王克金,男,回族,上世紀60年代出生,河北廊坊人。詩人、詩評家。河北詩歌研究中心成員。廊坊師範學院《雨時詩刊》副主編。被列入中國回族文學史。詩歌收錄《88年全國詩歌報刊集萃》後不斷進入選本。出版詩集《王克金的詩》。

作者簡介:吳媛,供職於保定文聯,詩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