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常州是一座善於“無中生有”的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從計劃經濟時代走出來的常州人,創造性地研究出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實現非農化發展的“蘇南模式”。

常州的“無中生有”在上世紀曾爆發出閃耀的火花,光耀了常州商業零售業的天空,曾經那個叫做“香港攤”的地方,見證了常州人購物方式的變遷,也為改革開放初期常州商業的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55年5月,在百廢待興之時,常州百貨大樓拔地而起,成為常州數一數二的商品經營場所。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計劃經濟時代,百貨大樓是市民購物的首選之地,整齊的櫃檯,清爽的白布褂,櫃檯後嚴肅的營業員,紙包商品,是百貨大樓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憑票排隊購買,嚴格限量,用鋼絲傳遞錢鈔票據,在商品供應匱乏的年代裡,常州人在這裡獲得生活的小小滿足。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時光飛逝,轉眼已到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那一時期常州城裡也掀起了一股港臺熱,香港流行音樂融化了青少年們的心,周潤發、張國榮、趙雅芝、梅豔芳等港臺明星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男神、女神。

1982年,市中心出現了一個長630米,寬5米的大棚市場,這個以綠色塑料棚遮頂,鋼架支撐的小小市場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它一改過去國營百貨店的商業模式,撤去了櫃檯的累贅,第一個“開架銷售”,給龍城市民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香港攤”位於天寧的小營前附近,又稱為迎春市場,這裡本沒有香港元素的加入,但生性敢為人先,勇立時代潮頭的常州人硬是在這裡開闢出一片繁華的個體集貿市場,並結合當時大熱的港臺風給了它一個接地氣的名號——“香港攤”。

“香港攤”商品種類繁多,樣式新穎,在那個還無法海淘網紅爆款、明星同款的年代裡,“香港攤”成為了青年男女的時尚聖地,蛤蟆鏡、喇叭褲、蝙蝠衫等時尚標配在這裡應有盡有,摺疊洋傘、進口罐頭、太平洋牌墨水等舶來“洋玩意”深得人心。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那時的常州女人鍾愛在“香港攤”購買時裝配件,或是扯點布料為家人制作衣衫,那時的常州男人喜歡在“香港攤”淘點時新物件,或是置辦些時髦的電子產品。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那時的孩子們則更在乎吃與玩,“香港攤”頭售賣的清湯小餛飩,鍋貼,豆腐湯,蝦餅等點心小吃迎合了孩子們的口味,跟著大人出門一趟,若是能在回程時再帶上一隻小金魚或是小鳥,也不枉大老遠走這一遭,心裡自是美滋滋的。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憑藉著靈活的頭腦和敢想敢幹的拼搏精神,常州人循著改革的春風一路向前,到1993年,“香港攤”成交額已達到1.65億,前所未有的商業經營模式和巨大的成就每天都吸引著各地客商前來“香港攤”尋經問寶。

毋庸置疑,當時的“香港攤”是商業零售模式改革的先鋒,是改革之初市場商貿流通繁榮的典範

,它見證了常州人在巨大的時代變遷和觀念轉變面前審美訴求的逐漸甦醒,它打開了一扇扇商品零售的大門,讓老百姓看到了計劃之外鮮活與靈動的商業世界。

時光冉冉,“香港攤”逐漸被改造成了迎春步行街,在九龍、九洲、路橋等小商品市場發展的背景下“香港攤”風光不再,但它依舊具有劃時代的獨特意義,是老常州人心中永遠的集體回憶。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在常州,曾經有一個地方,名字叫做“香港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