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中國畫與西畫相反,主張黑白分明,“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把純黑的墨色作為統帥畫面的骨架和基調,色彩處理要在墨骨的基礎上考慮,特別是水墨畫的色彩,基本上是在墨的基調上進行,以求得單純中的變化。即使是重彩畫,也是在大塊面固有色之間以墨骨的線進行統一協調,以求得變化中的和諧。

因此,中國畫的用色受著用墨的制約,用色與用墨是分不開的,關鍵在於解決好色和墨的關係。在山水畫色墨關係處理上,大致有三種方法:(1)色墨重疊法

在較為完整充實的墨稿基礎上,解決畫面調子。用透明度強的顏色(如花青、藤黃、赭石、曙紅等)在墨稿上罩染,不可能一次完成,要多次層層積染,使畫面逐步形成統一調子,或冷或暖,或青或赭。關鍵的一點是水分要充足,用色和用墨不同,要有滋潤感,不可幹塗、乾擦,把墨的韻味蓋掉,要“色不礙墨”。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2)色墨對比法

在繪製墨稿時,有意識、有計劃地空出一部分(或山或樹葉部分),留待用強烈的顏色完成,以使色和墨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如墨的樹幹樹枝,用石青、石綠、石黃、硃砂等不透明的礦物顏色點染樹葉部分;或用墨畫山石與重色的樹相襯。這樣畫面上就會色墨互映,相得益彰。

(3)色墨混合法

此法花鳥畫多用,山水畫中的沒骨法也常使用。如花青或赭石調以少許淡墨畫遠山或雲水,也很別緻,色墨混融,合二而一,筆中即有微妙的色墨變化,比單用色顯得有分量,比色墨兩次罩染顯得鮮活生動。在畫沒骨山水時此法特別顯著。但初學者較難掌握,一下筆後不易更改。要“成竹在胸”然後揮毫,一氣呵成。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一勾:

執筆略傾力在腕,中側結合須自然。

起行收筆要果斷,墨有濃淡可略幹。

慢行澀進送到位,有實有虛有斷連。

要按結構來勾線,前後大小分層面。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二皴:

山水皴法是關鍵,分為三類點線面。

皴的部位很重要,陰凹紋理後石面。

皴筆果斷莫重複,保留筆觸不可亂。

深入刻畫求厚重,一遍不可可數遍。

三擦:

皴紋不足擦筆添,增加厚重粗糙感。

擦筆要幹輕觸紙,不可破壞紋理線。

由輕而重莫過分,一遍不足可數遍。

山石質地有不同,皴擦可以不增減。


國畫技法:山石勾、皴、擦、染、點畫法要訣


四染:

為了增加色彩感,可用墨染和色染。

墨染陰凹後石面,由淺而深要自然。

墨幹之後再著色,一般不可傷墨線。

色染必須有主調,適當分出冷和暖。

五點:

最後用墨點苔點,如同山水長眉眼。

橫點豎點尖與圓,用筆觸紙莫遲緩。

根據山形來選擇,筆法一致有聚散。

前後上下有虛實,以碎求整更深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