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美物 是博物志檔案推出的國寶系列欣賞欄目歡迎持續關注!


今天博小志要帶你欣賞的是:元代張雨《書七言律詩》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釋文:緣雲覓路作清遊。身似飢鷹曉脫鞴。一上怒臨飛鳥背。載盤驚天巨鰲頭。神來甲帳風飄瓦。月墮下方鍾隱樓。為問登高能賦者。陸沉誰復灘神州。登南峰絕頂。

張雨(1283~1350)元代詩文家、詞曲家、書畫家、茅山派道士。舊名張澤之,又名張嗣真;字伯雨,號貞居之,又號句曲外史。錢塘(浙江杭州)人。三十歲時入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為道士。六十歲棄去道服,埋葬冠劍,恢復儒者身份,往來江浙一帶,與當地文學藝術家相與酬唱。他在文學修養與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在元代道教、佛教與文人間,頗負聲望。

下面請看細節大圖!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緣雲覓路作清遊。身似飢鷹曉脫鞴。一上怒臨飛鳥背。載盤驚天巨鰲頭。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神來甲帳風飄瓦。月墮下方鍾隱樓。為問登高能賦者。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落款 登南峰絕頂

張雨的書法曾得趙孟頫指授,字畫清逸舒放,明代批評家說他:「師北海(李邕),間學素師(懷素),雖非正脈,自有一種風氣。」這幅字形體忽大忽小,傾側動盪,用細筆寫大字,運墨燥溼互濟,鋒勢勁銳,別具縱逸峻厲之勢,尤其第二行與第四行中,一些乾筆飛白的連綿草書,與懷素<自敘帖>十分接近,而楷、行、草書體的交互運用,顯示他能放縱能收斂的高度技巧。

美物|第82期 茅山道士張雨《書七言律詩》書法高清欣賞 國家寶藏

張雨畫像

歡迎繼續關注第83期國寶,更多難得一見的寶貝。

博物志檔案現已推出國寶系列欣賞欄目《美物》,每期關注1-3個難得一見的文物。國家寶藏


你喜歡張雨的字嗎?注意,不是張雨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