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二十一岁,你在干什么?”

有人说,21 岁是个闪闪发光的年纪,也有人说20出头的年轻人都迷茫得不行。前脚刚刚迈进社会这个大熔炉,后脚还在象牙塔,已经过了几岁的天真,十几岁的叛逆,慢慢像个真正的大人了,却又达不到三十几,四十几那时的成熟老练。

这个年纪的我们,大多不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该做些什么……于是,所见所闻都会有很大的冲击,这才开始一点点接受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好似二十岁的年纪,不是自大便是自卑,面对展现在这一个阶段的人与事,新鲜中透着摸不着边际的迷茫和胆怯。毕竟,是太看重自己的那份“是否被认同”才产生的心态,回想起来,亦是可怜又可悯的。”

——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

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至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

——毛姆《人生的枷锁》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多读几本好书、多交几个好朋友、甚至养成几个好习惯。二十岁是投资和储蓄的时候,要养足未来的资本。魅力的三十,不会从天而降,如果之前的29年不够努力,那么过了30岁也不会有奇迹出现。”

——杨澜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从二十一岁想尽早离家,到三十一岁多少有些厌倦外面的世界,变化的时间只用了十年,这个时候,才真正听懂了十年前的那首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老太太说:“我就特别看不起你们这帮年轻人,二三十岁就叨逼叨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们配吗?我上山下乡,知青当过,饥荒捱过,这你们没办法经历。但我今儿个平安喜乐,没事打几圈牌,早睡早起,你以为凭空得来的心静自然凉?

老和尚说终归要见山是山,但你们经历见山不是山了吗?不乘着年轻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为出世,以为自己活佛涅槃来的?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来的,你们的平平淡淡是懒惰,是害怕,是贪图安逸,是一条不敢见世面的土狗。”

——张嘉佳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

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小王子》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

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

——王朔

21 岁那一天,我还没有预见这一点……

“好好忍耐,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会使它一点一点地完成。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21 岁的你,在干什么呢?

在象牙塔里埋头苦读,

还是离开父母的庇护去异乡闯荡?

为心上的 ta 茶饭不思,

还是兜兜转转找不到追求的方向?

是正在迷茫中徘徊,

咬牙承受着艰难和挫折?

还是正在描绘梦想的蓝图,

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闪光时刻?

无论你是曾经21,正当21,

还是未满21,这都是属于你自己的时代。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

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