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王鴻鋼/文)

這些天心裡堵得慌。村裡群眾不斷來訪,有訴求要當貧困戶的,有要求辦低保的,有屋漏請協調修繕的,有停電讓幫助找人檢查線路的,有家庭糾紛讓調解的,也有"伸手要"、哭吵鬧的……這怎能讓我熟視無睹,心安理得?哀民生之多艱,嘆駐村之好難!

晚上村裡散步,專門找到人稱"智多星"的前任支書景全珠談心。老景探明來意、辨明原委後,笑著講了這樣一則故事: 一天,一位老農找到孔子,他順手捏起一隻屎拱拱(音,屎殼郎),在地上劃出幾道彎彎曲曲的"爪印"來,請教孔子是什麼字,孔子一臉懵圈,認不出來;老農又從田間薅出一支豌豆杆,掐梢去根後找魯班,問這是什麼木料的枝條,魯班一頭霧水,叫不上來。事後老農大笑說:"文中聖人不認識'拱拱爬',木匠鼻祖不知道'豌豆茬'"。

講完後老景神秘地盯著我,眼睛分明是在問其深意。我丈二和尚了,故事好奇葩呀!"您是說聖人也有不懂的地方,也有不如老農的地方?"。老景搖了搖頭。"那是說兩位聖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虛心呀?"。老景又搖了搖頭。

看我一臉迷惑,老景不再兜圈了,"找茬",他一字一板,揭出了謎底。我有點兒詫異,也更加糊塗了。

老景開始娓娓道來:故事是我瞎編的,那個老農肯定是在"找茬兒"。聯繫到你駐村遇到的群眾來訪,絕大多數真有困難,反映的是真實訴求、實際問題,也多為具體瑣碎事,大都需要幫助。

"那您為什麼講個'找茬兒'的故事?",我不解的問。

"我們不能迴避現實,找茬兒的人也是會有的,或者說有這方面的成分、這方面的心理。你看啊,群眾的政策水平、文化層次,和你們不是一個重量級,不對等,沒法比,所以潛意識裡會以起高腔來掩飾,以'不講道理'來表現。這其實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是一種訴苦形式。不是不講道理,看似沒道理的,也合乎情理。你走進群眾內心就能理解了。"

"但看得出你有不適應、不習慣的地方。"老景不再含糊的指出,然後接著講:"村裡人都說你心腸好,愛民心切,群眾一有反映就都想辦好,也不加個區分,結果有時就難住自己了"。

"怎麼個區分法兒?"我迫不及待的問。

"就是分分類,看哪是該辦的,哪是不該辦的;哪是急需辦的就馬上辦,哪是須緩辦的澄一澄清楚了再辦;哪是要先辦的,哪是要後辦的;哪是該自己辦的、協助辦的,哪是應交由該辦理的人辦的……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一般輕重、一樣長短。"

"不該辦的主要指啥?"

"不符合政策的,不符合條件的,多數群眾強烈反對的等等吧。如果這類訴求也去辦理,就失去原則性了,對其他群眾來說就不公平了,群眾也反對。辦對一件事樹起好口碑,辦錯一件事罵聲來一堆,不能好心辦了錯事。比如識別貧困戶,條件不符合的就不能辦,得實事求是,得精準,得合民意。"

"那這類事情該怎麼處理?",我認真的討教。

"教育唄,批評唄"。看到我臉帶一絲驚異,老景接著說:

"這就是你們駐村幹部心腸軟的地方,實際上是你們的軟肋,似乎認為老百姓就不需要教育了。如果這樣,咱黨還設立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部門、設立你們宣傳部幹啥?思想教育正是你們的強項呀,為何不用?說到這兒,我還想補充一個'區分',就是分出哪些事不只是不能辦的問題,還得動用思想武器的問題。"

"您是說對不該辦還來'找茬兒'的,得批評教育吧?",我似乎合上老景的拍兒了。

"對頭!對於人懶'伸手要'、無理還取鬧的個別人,不能視而不見、放任縱容,當好好先生,不忍心批評、不敢於批評,生怕得罪群眾。這不是愛反是害,就不只是魄力不夠的問題了。"

"說到魄力了,我想問一句,你覺得這一點上與村幹部有差距嗎?",老景問。

"有,當然有,還很大",我承認。

"知道為什麼嗎?"。沒等我回答,老景接著說:

"根",主要區別在這個"根"字上。村幹部與村民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情誼、知根知底的底氣,所以他們敢說敢做敢擔當,群眾也有點"怕";而你們駐村幹部,在下面的根基不深,老百姓總是視你們為上面派來的"救世主"、明斷是非的"包青天"、為民請命的公務員,對你們有點"盼",找你們反映事很正常,咱也不會有負眾望的。而我想說的是,得扎"根"群眾,與群眾做朋友,事兒就好辦了,群眾也擁護了。

老景不只是在教我做事,更是在教我做人,我聽得入迷了。

良久之後,老景打破了寧靜,開始總結了:

其實啊,駐村工作也複雜也簡單,主要是八個字——"談情、說愛、講理、辦事",就是對待群眾要帶著感情,要有顆愛民之心,要教育引導他們懂理、明理、達理,要落實好黨的政策,多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我頗多感慨,有話說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

我感到老景的談話方式有點"怪",總是不按常規出牌,抓住一點撇開其餘,顯得那麼陡,讓人不防,難預料,好意外。

我感到老景的理兒有點"歪",總是劍走偏鋒,卻又劍劍對路,劍劍對症,劍劍見血,直奔我心深處,向我埋藏著的真正的"疙瘩"和"病灶"開刀,句句唸到我思想的窄處、心理的軟處、能力的短處,也都正是我基層鍛鍊需要補的課業。

我感到老景整個人就是個"奇葩"。好像金庸說過,"奇葩"是海底的一種花,得而食之會功力倍增。我頓覺對我靈驗了,自己的"功力"在明顯的增長。

高手在民間啊!我切切的信了服了。願作群眾的小學生,永遠、永遠……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扶貧日記:扶貧幹部要會用“刀”,彎刀對著瓢切菜④

(作者系南陽市委宣傳部派駐宛城區黃臺崗鎮羅莊村扶貧工作隊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