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李克強:3年後會有外企獲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李克強:3年後會有外企獲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CFIC導讀:

李克強總理提到: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全方位開放金融服務業。目前我們已經取消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未來幾年,我們將在保險、證券等行業,對有資質的企業也將取消股比限制。我們願意為外資進入中國金融業給予准入前國民待遇。我相信3年後會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獲得中國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李克强:3年后会有外企获金融业全牌照全股比经营资格

李克強總理9月20日在回答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中外企業家代表提問時表示,我相信3年後會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獲得中國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美國億明達公司首席執行官傑伊·弗拉特利提問:中國近年在金融開放領域取得一些突破,但在華運營的外資金融機構仍感覺面臨從業限制。中國金融開放是否有時間表?可能帶給外國企業哪些機遇?

李克强:3年后会有外企获金融业全牌照全股比经营资格

李克強說,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回頭看這40年就會發現,中國開放的力度之大、範圍之廣遠遠超出當年的預期。中國從開放中受益,當然會繼續擴大開放。

中國是一個貨物貿易大國,貨物貿易在一段時間裡都是順差,但我們的服務貿易始終是逆差,而且逆差在逐年增大,這其中就包括金融服務貿易。我們認為,無論是順差還是逆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國際分工和產業鏈不同決定的,我們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也能正視貿易逆差。即便會出現更大逆差,中國也會堅定不移開放服務業,這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選擇。因為這不僅會促進提高我們企業的競爭力,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當然,金融服務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其開放程度與一國發展階段、監管能力密切相關。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金融穩定不僅對自己而且對世界都是必要的。因此我們下決心既要繼續開放金融服務業,又要保持有序推進。

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全方位開放金融服務業。目前我們已經取消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未來幾年,我們將在保險、證券等行業,對有資質的企業也將取消股比限制。我們願意為外資進入中國金融業給予准入前國民待遇。我相信3年後會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獲得中國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金融業傳來“超級消息”!

9月20日晚上10點左右,新華社、中國政府網同時發佈了一條極具震撼力的消息:

在天津舉行的“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表示:

我們下決心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模式,有序推進全牌照開放和全股比開放,目前對銀行已放開股比限制,未來保險、證券也將取消股比限制。

“我相信3年後會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獲得中國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李克强:3年后会有外企获金融业全牌照全股比经营资格

這裡面涉及兩個重要的概念:金融全牌照和全股比。

據統計,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包括——銀行、保險、信託、券商、金融租賃、期貨、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等,至少有12種。

一般來說,如果一家財團擁有其中最主要的7種牌照,也就是“銀行、保險、信託、券商、租賃、期貨、基金”,就可以認為擁有了金融全牌照。

目前擁有“金融全牌照”的財團包括:中信集團、平安集團、光大集團、國家電網、明天系等等。

所謂“全股比”,是指在各類金融企業中,股權佔比不再受到限制。對於外資來說,就是可以實現獨資(100%持股)。

中國的這個承諾意味著:3年之後,將有國外大財團獲得中國幾乎所有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而且可以實現完全獨資。

傳說中的“國際金融大鱷”,由此將全面進入中國。

眾所周知,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在一些人眼中,這是“國之重器”,必須牢牢掌握的國有企業手裡,不僅不能輕易向民營企業開放,更不能輕易向“國際金融大鱷”開放。一旦開放,中國將失去對經濟的主導權。

這種看法不能說全無道理,但不意味著中國可以永遠關閉金融行業的大門,或者永遠只開一個門縫。中國要融入世界經濟,就必須開放絕大多數產業,包括金融業。否則,你的開放就不是深度開放,別人也會防範你。

正是由於金融業非常特殊,中國對此極為慎重,一直保護到了今天。事實證明,只保護是沒有用的,只能讓國內金融業長期停留在“小學階段”。這很好理解,好比一個人學圍棋,但他不願意跟高手過招,只願意每天跟一幫“臭棋簍子”下棋,他的水平永遠無法提高。而金融業的內部腐敗,防控風險的能力,也很難提高。

長期擔任中國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在卸任之前曾撰文說:

“改革開放是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歷史經驗和未來抉擇。”

說白了,周小川認為:讓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進入中國,有利於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在其他國家的開放歷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應該成為中國未來的選擇。

或許有人會擔心:高盛、美林、花旗這些金融大鱷,有很多不良記錄。他們經驗豐富,進入中國之後如果操縱了我們的金融業怎麼辦?

其實不用過於擔心,中國已經建立了適合自己的金融監管體系,國際金融巨頭進入中國,必須按照中國的規則運行,接受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如果他們敢於作惡,等待他們的是鉅額罰款,到時候中國政府不會客氣的。

而這些國際金融巨頭會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將倒逼中資金融機構不斷成長。

當年沃爾瑪、家樂福進入中國的時候,零售業也驚呼“狼來了”,認為要不了多久,中國的大小商場,要麼被外資收購,要麼倒閉。

但10多年下來,這種情況不但沒有發生,反而不斷傳出家樂福“扛不住”了,沃爾瑪不斷跟中國電商合作的消息。

金融業的開放,最終也會如此。僅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這類超級大行的網點數量,跟中國人溝通的順暢程度,遠遠不是外資行可以企及的。外資行或許可以搶走一些大城市的部分高端客戶,但想動搖諸如工行、農行等大行的基礎客戶,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所以,金融業開放需要慎重,但不可怕。只要管理到位,反而會極大促進中國金融業的規範化發展,讓老百姓的錢更安全。

中國金融業這種“全面開放”,傳遞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中國決心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時候,進一步全面融入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美國主導的主流世界,規則就是歐美日倡導的“負面清單制度+准入前國民待遇”。

這是中國正確的選擇,它將深刻影響下一個40年的格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