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十多年前,宣化退休工人杨煦和老伴开始迷上微型景观木雕,他们靠着步量、尺量和目测,进行记录、绘图和测算,按1比100的比例将宣化几座古城楼一一展现出来,用特殊方式诠释着对家乡的爱,记录了古城宣化的发展变化。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因爱而雕

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五龙壁、古上谷郡牌坊……十几件微型木雕占据了杨煦家的每一处空地,这些微型木雕摆在一起就是一个微型建筑群。

杨煦是宣化二瓷厂的退休工人,现年68岁。在此之前,他没有任何与木雕相关的工作经验,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位退休工人和木雕结下不解之缘的呢?在杨煦说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宣化人”。

杨煦是土生土长的宣化人,原来宣化城里的建筑都不高,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钟楼、鼓楼这些老建筑,对这些建筑一直有着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不足两平方米的阳台就是杨煦的工作间,一张旧木桌,成堆的工具:电钻、磨棒、刻刀等等大小工具数十件。虽然杨煦从没学过木匠,但是这么多年来家里的活都自己干,门窗家具坏了也是自己琢磨着修,多少也有了一点木工基础,这也让他下手做微雕有了底气。

几年前,大新门投入建设。出于对家乡的热爱,杨煦和老伴王贻惠两人每天都要从皇城桥南走到大新门的施工现场参观一番,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建成后的大新门是什么样子呢?这些都时刻牵挂着老两口的心。“如果我用木头雕刻一座大新门,你觉得怎么样?”在一次散步时杨煦这样询问老伴。“好啊,不过大新门还没有建成,你不如先雕刻南门楼(拱极楼)吧。”

在老伴的建议下,杨煦真的开始投入到雕刻拱极楼的准备中,他从建材市场里买来松木、椴木、乳胶、腻子粉、油漆等材料,还购买了大、小电钻,锯子、刻刀等工具,并把家中不足两平方米的阳台改成了一间小小的工作室。

勤能补拙

工作室建起来了,杨煦便每天投入到他的雕刻工作中,经常是足不出户地雕刻。最长的时候杨煦连续3天都没有下过楼,3天后他终于出门了,却是直奔着拱极楼而去,因为他忘了拱极楼上的窗棂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做得更逼真,杨煦和老伴两人经常买票上拱极楼参观,一边看,一边拿本画,随身还带着盒尺,随时测量尺寸,因为他要做的木雕是要完全按照拱极楼的尺寸同比例缩小的。测量完,老两口就画成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数字,门楼的高度无法测量,老两口便站在门楼下,测量一块砖的尺寸,然后一块一块地数,得出高度。

因为需要不停地测量,一般游客参观20分钟就结束了,杨煦老两口却要在上面呆上两个多钟头,由此也常常被管理人员误会,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一次管理人员见这老两口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点不放心,就跟过来看,见杨煦和老伴两人正在门楼上摸着砖缝数砖呢,便说:“你们抠什么呢?不要把墙抠坏了。”“没有,我们只是数数这面墙到底有多少块砖高。”杨煦急忙解释。

为了方便观察,杨煦特意购买了一部数码相机,需要做什么就拍什么,楼顶的一个角、一扇窗、踏步的形状……在杨煦的相机里存储的没有一张完整的南门楼照片。

杨煦说:“我当时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做成功,所以有人问起来,也不敢说,就连朋友们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是想等到做出个像样的木雕来再拿出来给别人看。”

一年后,杨煦的木雕拱极楼完工了,可是在他眼里,他的这个作品并不合格,于是他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制作的第一个作品木雕拱极楼就这样被“雪藏”了起来,而拿出来参展的木雕清远楼已经是杨煦的第三个作品。

乐在其中

因为经常使用锉子,杨煦另一只手的拇指只有半个指甲,那半个早被挫子挫掉了。制作大境门门口的两个武将时,兵器要握在手里,手中间得打一个洞,洞非常小,老是打坏,打坏了一个洞,就得重做一个小人,就这样一连做了四五个小人才把这个洞打好。

杨煦夫妇想雕五龙壁,但是五龙壁在老宣化师范院里,他们生怕被拒绝入内观看。巧的是,看门人正是杨煦的老工友,他们这才舒了一口气。

木雕清远楼是杨煦夫妇的经典作品,椴木的楼顶、松木的平台,风铃、走兽、窗棂、斗拱、两扇门一应俱全,每一条青砖缝都仔细地勾勒出来。仔细看进去,还可以看见这座木雕清远楼里面还有一口大钟,仿佛在诉说着宣化悠久的历史。这座木雕在宣化区首届手工艺大展中荣获金奖。

经过雕刻拱极楼的事,杨煦总结出了制作经验,比如平台最好是用松木做,厚实,楼顶则要用椴木,方便截段儿,油漆要刷3遍颜色才匀,风铃上要穿上小孔才更真实……经常干到次日凌晨两三点,一干就忘了时间。微雕是严格按照一比一百或一比二百的尺寸制作的,一丝也不能错,错了就得重来,有时候干了一个星期白干了,重干。

有了这些经验,杨煦开始着手雕刻大新门。这一次他雕刻的不仅是门楼,还配上了大新门前的广场,草坪、花坛、石头狮子,惟妙惟肖,在门楼过道里,杨煦还特别安放了两辆小汽车,拿相机一拍,活脱脱就像是大新门的实景。这可乐坏了杨煦,从没想到自己竟有这样的一双巧手。兴致高了,杨煦又相继雕刻出了清远楼、镇朔楼,至此,宣化的四座城楼杨煦已经都“雕刻”一番,可这已经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唯一遗憾的就是他的木雕拱极楼还“不入眼”,于是,杨煦又开始再雕拱极楼。

雕刻古上谷郡牌坊也是非常费劲的,因为上面的花纹非常细致,还是缕空的,简直就是绣出来的。最后是上面的题字,杨煦觉得自己的字不好,还专门请来了专业人士给题写了“古上谷郡”几个字。加上画龙点睛的几个字后,这个木雕微型牌坊立刻灵动起来,仿佛古上谷郡牌坊真的被搬了过来。

追求永不止步,以后杨煦夫妇还想雕刻立化塔、玄空寺等宣化古迹,要雕尽宣化的名胜古迹,以这种方式表达一个宣化人对宣化的热爱。

“我最遗憾的就是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开始制作木雕,如果现在能让我年轻20岁,我一定会走遍中国的名胜古迹,雕刻出我心中的中国。”杨煦说。

除了微雕外,杨煦的妻子还做了不少豆画,牛马猪羊,惟妙惟肖。杨煦则喜欢打扬琴、拉二胡,没事的时候拉上一曲,自得其乐。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精神文明创建」宣化杨煦夫妇十年雕出个家乡微型古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