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趁熱吃,容易讓食道癌找上你。

1

長期吃過燙的食物

損傷了食道黏膜,引發慢性食管炎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漢口的張大媽,57歲。兩年多前,偶爾會有胃部反酸的習慣,但也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到了近期,這症狀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每次只要吃完飯,胃裡就反酸難受,還乾嘔、上腹痛得厲害。發展到最後,甚至吃什麼就吐什麼,感覺像是要把五臟六腑都吐出來。

趕緊跑到醫院去檢查,做CT,一看就嚇壞了!醫生髮現她的食道裂孔,撕開了一個直徑6cm的口子,導致她有一部分的胃,竟然通過口子,從腹腔竄到了胸腔,已經在胸腔中和肺、心臟搶地盤,還擠壓了心臟。

醫生說,這種病叫“食道裂孔疝”。張大媽怎麼就患上這種病了呢?原來,張大媽有個不良習慣:吃東西喜歡“趁熱吃”。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趁熱吃不好嗎,怎麼就成了不良飲食習慣了?尤其是在冬天,在火鍋店滿頭大汗吃著火鍋,享受熱辣痛快的感覺,難道不爽嗎?

是的,還真是這樣。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韓磊表示:“吃飯的溫度應該在35℃到40℃,溫度高了容易燙傷,如果溫度到了50℃,黏膜嬌嫩的會出現黏膜損傷。”口腔、食道、胃部的黏膜,都要跟著遭殃。

2

過燙食物誘發黏膜質的變化,以致癌變

一旦長期吃過燙的食物,造成了黏膜損傷,那接下來造成的病症,可就不是鬧著好玩的了。

01 可能導致食道潰瘍、胃糜爛

義烏一位60歲的大媽,一家人到火鍋店聚餐。她從煮得滾燙的火鍋中,夾出一塊豆腐,直接一口吞了下去。

當時也沒感覺到太大的異樣,結果兩天以後,她感到上腹疼痛難忍。趕緊去醫院檢查,做了個胃鏡,一看,發現她食道中下段全是潰瘍,表面上佈滿了膿苔,胃糜爛,十二指腸也有很多小潰瘍。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02 引發慢性咽喉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年近7旬的許老漢,身體好、胃口也好。

這天,他自己做了香噴噴的青菜飯,舀出來盛上一碗,馬上就一口吞下,當時他就被燙慘了,“就像是一團滾燙的火苗,從咽喉一直滑到胃裡”。

這一下燙得不輕,食管、喉嚨都被燙傷。而且最可怕是,還進一步引發慢性咽喉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03 可能導致食道癌

37歲的田女士,雖然是江蘇人,但是尤其喜歡吃麻辣燙。一天三頓都是麻辣燙,剛燙出來的食物,哪怕再燙嘴她也狼吞虎嚥吞下。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陳海泉,曾在《醫藥食療保健》雜誌撰文指出:“進食過燙食物與食道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反覆燙傷可構成黏膜淺表潰瘍,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長此以往,就會誘發黏膜質的變化,以致癌變。”

而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在《柳葉刀·腫瘤學》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例如,在廣東潮汕地區,食道癌高發,食道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雙高。這種情況,恐怕與潮汕地區功夫茶盛行,喝茶講究要“燙”,脫不了干係。

3

細嚼慢嚥,熱茶熱湯冷點再喝

“趁熱吃”,毀了多少中國人的胃

要避免因食物過燙導致的黏膜損傷,和更進一步的食道癌等病症,你應該這麼做:

01 熱茶熱湯要冷點再喝

用那種七八十度水剛泡出來的茶,不要立馬就趁熱喝下,最好能等上幾分鐘。

科普作家張傑說:“研究發現,若滾燙的茶水倒出後2分鐘內就喝完,患食道癌的風險會比等4分鐘後再喝上升5倍。”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喝不了健康的茶水。

02 吃飯要慢慢吃,不要吃得狼吞虎嚥

中國的美食千千萬萬,你數也數不過來、吃也吃不完。但有一點要記住,再好吃的東西,都不要狼吞虎嚥,才熱乎著、特別燙嘴就囫圇吞下,這樣既是對美食的褻瀆,也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負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