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國際足聯計劃出招打擊天價轉會的現象。這些都是天價轉會出現後,國際足聯所採取的行動。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天價?為什麼交易一位球員,所耗費的資金,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掙不了這麼多?

我們今天就一起追溯一下這些歷史淵源。

這要追溯到一項法案的訂立,叫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是一個人,一名比利時足球運動員。看看他帥氣的個人照片: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法案的由來

出生於1964年10月30日的讓-馬克-博斯曼是一名比利時的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整個職業生涯表現平平,但卻因為一起訴訟被整個足球史所銘記。1990年的夏天,當時效力於比甲列日RFC俱樂部的博斯曼與球隊的合同即將到期,由於球隊計劃削減他年薪的60%,以當時比利時足協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每月1000美元與他續約一年,不甘心的博斯曼本人拒絕,並希望轉會法乙的敦爾克俱樂部繼續生涯。

但在當時的轉會體制下,球員即便合同到期,當其他球隊想要引進球員時也必須向球員的原俱樂部支付轉會費才行。列日RFC俱樂部要價100萬美元導致轉會流產。轉會不成又遲遲不肯與列日RFC續約的博斯曼在同年7月份被比利時足協處以無薪及不得代表列日RFC隊以外任何球隊踢球的處罰,形同失業。不願意向球隊屈服的博斯曼最終用一紙訴狀將列日RFC、比利時足協和歐足聯告上法庭,並最終鬧到了歐洲法院。訴訟成為了博斯曼與列日RFC俱樂部、比利時足協和歐足聯之間的博弈,法院也受到了來自歐足聯施加的壓力。

經歷了反覆的訴訟過程,整個事件直到最後敲定結果持續了5年的時間,期間博斯曼由於足協的干涉和壓力一度沒有工作,甚至申請不到救濟金。為了生存他不得不為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丙級隊或丁級隊效力。直到1995年的12月15日。歐盟法院作出了有利於博斯曼的裁決,所謂的博斯曼法案誕生。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法案的內容

28歲以下球員(不包括28歲)自從簽定合同的當日內合同3年受到保護,之後2年可隨時接受其它俱樂部的出價,一旦球員答應加盟新球隊,那麼新球隊將支付一個相當於他剩餘合同上的工資作為賠償。

28歲及年齡以上球員的相應的合同保護期為2年,所有合同的最後半年屬於合同結束階段,任何俱樂部只要能夠給出該球員滿意的合同,球員可以在合同最後半年結束之後自由轉會去新的俱樂部且新俱樂部不用支付任何費用給原俱樂部。

16歲以下的球員的青訓合同只能一年一簽,並且可以自由轉會去其它俱樂部,而新俱樂部則要支付給原俱樂部一筆賠償金,以鼓勵青訓培養。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對歐洲足壇產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博斯曼法案成立之後,歐洲的足球隊伍就可以通過砸錢來在任何時刻購買好的球員,而不像以往那樣要等到球員跟俱樂部的合同期滿才能進行轉會。也就是說,球員的轉會比以往更方便了。

原本比利時以及荷蘭這些國家,國內的聯賽是有很多好的球員,聯賽的水平跟現在的五大聯賽水平相當。但博斯曼法案的實施,讓英、法、德、意、西這五個更富有的國家,其國內的球隊大肆購買好的球員,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而且這五個國家,他們的城市規模更大,城市的建設更成熟,一方面能吸引好的球員定居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的富有商人對俱樂部投入資金,球隊得以迅速發展。於是就在博斯曼法案實施後幾年內,就出現了五大聯賽這一現象。

整個歐洲足壇裡的資金一下子集中到了五大聯賽裡,對英、法、德、意、西這五個聯賽來說,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充足的資金能夠讓他們球隊更快更好地發展,球隊日漸強大,球隊越強大,就能吸引更多球迷及商人關注,得到的投入資金也就更多,這是一個良好的循環。

但對於比利時、荷蘭等這些國家,他們過往也有優秀的球員,擁有有能力稱霸歐洲的球隊,例如:阿賈克斯、安德萊赫特、巴塞爾、標準烈日、費耶諾德等等,如今他們卻因為留不住球員甚至留不住球迷而陷入經營困境。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讓球員身價日益上漲

博斯曼法案的面世,讓球員的權益得到了更大保障,球員可以在合同期滿之際,自由尋求新的東家,而在合同期內,球隊可以通過支付費用來將球員立即簽下,也使得球員轉會市場一下子活躍起來。

球員流通速度加快,球員的自由選擇權增加了,這樣球員在遇到有球隊想簽約他的時候,談判的籌碼也就增加的,經紀人開始發揮更大的作用,甚至催生了一個個大鱷的誕生。

買方球隊為了簽下心儀的球員,不得不開具更加豐厚的待遇給到球員(因為買家可能不止你一個,你必須是開出最好條件的那個)。轉會費、工資、簽字費飛漲。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在1992年,曼聯以當時幾乎世界最高身價120萬英鎊簽下了坎通納;

而博斯曼法案出臺一年後,也就是1996年,阿蘭·希勒就以當時世界最高身價1500萬英鎊加盟紐卡;

再過了5年,2001年,貝隆以創記錄轉會費加盟曼聯;

再過了8年,於2009年,C羅成為世界第一身價,8000萬英鎊;

2017年,內馬爾2.2億歐元加盟巴黎聖日耳曼;

博斯曼法案出臺不到25年,世界足壇的轉會費記錄瘋漲180倍!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博斯曼法案同時也引起了球員薪資方面的瘋漲,目前英超的頂級球員,週薪是30萬鎊的級別,最高薪資的曼聯球員桑切斯更是達到了35萬英鎊,而在博斯曼法案成立以前,球員的週薪僅為5千英鎊。

國際足聯打擊天價轉會(續),追溯歷史淵源:博斯曼法案

無可否認,博斯曼法案曾在足球歷史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現今球員身價過分膨脹的時期,我們似乎嗅出了改革的硝煙。博斯曼法案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但足球運動要繼續發展,也許它是時候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