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9月13日蘋果新手機發布,全球用戶苦等一週後,iPhone XS、iPhone XS Max終於在9月21日也就是今天正式上市了。但是,根據首銷情況看,人們的購買熱度並不高。例如北京蘋果王府井門店,在早上9點前排隊的預約用戶大概有25-30人,後續有十多人陸續到現場,沒有疑似黃牛黨的身影出現。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圖片來自於網絡

動點科技的記者在北京三里屯 Apple Store、上海國際中心 Apple Store 蹲點觀察,也同樣發現,今天新iphone開售的情況已不復幾年前大排長龍的盛況了,雖依然有人排隊等候開門,但圍觀人群似乎比排隊的還要多。有圍觀者表示,iPhone 發售日已經越來越不熱鬧了。

此外,iPhone XS/XS Max才剛開始賣,國內經銷商已經拉開了降價的序幕,其中64GB/256GB iPhone XS/XS Max的報價均已跌破官網價,最高降幅甚至達到300元。有意思的是,512GB版本普遍高於官網價,而主要原因是蘋果前期生產512GB版本的數量較少。

總體來看,iPhone XS/XS Max的量產都較為充足。據瞭解,蘋果的新機量產工作已從去年開始準備了,截至目前,已經下了3200萬部iPhone XS Max以及1300萬部iPhone XS的訂單,從數據上看,iPhone XS/XS Max基本能保證供給。但是,新機的定價過於高昂、新手機創新度不足等蘋果自身的因素,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網傳第三方渠道商對新iphone發售的價目表

當然,這也直接導致了轉手炒賣的現象消失。有黃牛直言,今年新iPhone並不好倒手,因為本來就很貴,加價二次轉賣許多人都覺得不值當。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iPhone第一次在中國市場遇冷了。

2017年9月15日,iPhone 8在中國展開了首銷,與小米MIX 2展開了正面博弈。在三里屯的 Apple Store,除了幾位死忠“果粉”願意趕在破曉時分就守在專賣店門口,到首銷日七點,門前的顧客還不到兩位數。

“沒有黃牛,沒有排隊,”有網友將現場早間拍攝的一段小視頻上傳社交媒體,並配文寫道:“一樣的歡迎儀式,王府井店總共就四個人”。

各大實體店都是門可羅雀。黃牛們打著電話抱怨著“跌破發行價”,開始降價出售。而與之同步發售的小米MIX 2,在開售幾分鐘內各大平臺就已售罄。

相比國內用戶公認“外觀設計沒有突破”、“只是做了一次更新”、“電池容量仍不樂觀”的iPhone 8來說,iPhone X無疑才是大家翹首以盼的重頭大戲。接下來的局勢也許能讓庫克鬆一口氣:2017年11月6日,iPhone X正式發售僅3天過後,其訂單量已經超越歷代iPhone手機。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不得不承認,這一輪救市很成功。全面屏、更出色的AR處理能力,都令iphone X贏得了不少國人的青睞。但與此同時,也代表iPhone 8成為蘋果手機大屏化以來銷量最糟糕的產品,頗有“炮灰”之意。

在此之前,蘋果還未遭遇過此等頹勢。據統計,2007年iPhone誕生起,每一年的新品都能夠打破上一年保持的首周銷售記錄,從2007年6月到2017年3月,蘋果十年間共計賣出:11.6億臺iPhone,創造了7380 億美元收入。經估算,iPhone 6/6PLUS銷量約為2.224億部,約為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將蘋果與三星對比,iPhone 6/Plus僅用了3天就突破了千萬大關,而Galaxy S5則用了25天,足足多出了8倍時間。4年前,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中仍舊一枝獨秀,每每發佈新品,業界總是讚歎多過指摘。


新iPhone要涼?渠道價跌破官網,連黃牛也跑了



然而到了今天,似乎已經不再是這樣的格局。在iPhone X的盛況之後,iPhone XS又迎來了首日遇冷的局面,與一年前的iPhone 8以一種不容樂觀的形式遙相呼應。

一方面,隨著iPhone更新換代,定價也水漲船高。突破五位數的價格在中國互聯網上已經被傳成了“梗”,可創新力度不盡人意。

據外媒 macrumors 提供的評測小結,今年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 並沒有比 iPhone X 好多少,或者說只是簡單的例行更新。《連線》雜誌認為,面部識別、後置攝像頭、性能、電池續航時間等方面都給人不錯的印象。但總的來說,談不上革命性。“你必須真正喜歡攝像頭所能幹的一切事情,才能感受到有所突破。”他們這樣評價道。

另一方面,如今的智能手機江湖已經到了需要重新洗牌的時代。國產品牌如華為、小米等質量提升迅猛,且性價比越來越高,大家的選擇多了起來,購買蘋果的符號意義也在不斷弱化:不能代表最高的性價比,也無法產生凌駕於其他品牌的優越感,如果竭澤而漁在自己的財力之上去買下最新一代,很可能還會落入一個被嘲諷為“土豪”的境地。

總的來說, iPhone 雖有定高價的底氣,且依舊保持著“擠牙膏”般的迭代策略,但隨之而來的是嚴峻的挑戰。對於那些手上已經有 iPhone 的人來說,它們對於創新和驚喜有著更高的期待,而在飽和市場下撬動老用戶的換機慾望仍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對於已經將目光投向別處的許多中國用戶而言,蘋果要做的不再僅僅是人臉識別、擴大屏幕和雙卡雙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