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 總第1105期

直擊痛點才能製造爆點。

上一期駝富邦推出了關於“老鄭州打卡地”的系列專題,後臺我們收到了很多很多的暖心留言。

有人對拍過婚紗照的西里路念念不忘,有人為國棉廠奉獻了整個青春,有人唏噓曼哈頓沒能騰飛的商業,還有人為當年一手打造了鄭州綠城的老創客心痛不已......

老鄭州的過往裡,有你、有我,有數不清的愛恨情仇,道不完的家長裡短。偌大的城市裡,我們可能昨天還笑著揮手,今天已經天各一方,可那些回憶卻永遠地留在了這片熱土上,和整座城市融為一體,化成血肉。

2018年即將過去,我們將為大家推出“2019年最具潛力新興行業”專題,新的一年希望大家一起發發發~感謝大家2018年的貼心陪伴,未來讓我們繼續攜手同行!

1

聊起新興行業,伴隨著“懶人經濟”爆紅的

智能家居一定是繞不過的一個。

最新出爐的《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將達到1.5億臺,同比增長35.7%。根據相關部門預測, 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2021年,其規模將達到5000多億。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那麼問題來了:智能家居為什麼這麼火呢?

想象一下,如果未來有一天你睜開眼睛,房間的窗簾自動緩緩打開,陽光傾瀉而出的時候,音樂和新風系統裡的香氛同時出現,洗漱間的牙膏已經備好,廚房裡的豆漿機也自覺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而你,只需要享受就好了。是不是想想就開心?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沒有了繁重的家務壓力,智能家居可以真正解放雙手讓居住者把精力放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有人可能會懷疑這一切都還停留在好萊塢對未來世界的描述裡,事實上現在以上這些已經有絕大部分得到了實現。

知乎上有位網友就分享了自己購買全套小米產品,實現智能生活的整個過程。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按照他的描述,完成全部安裝工作之後,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新風系統和加溼器就會自動開啟,同時門廊燈亮,空調自動測試溫度,超過28度將啟動冷氣。屋子裡的燈光能夠根據不同的場景自行調整光源,並且做到人走自動熄滅。所有開關全部由手機一鍵掌控,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某個機器的遙控器了。

生活質量的直線上升成為智能家居大火的重要原因。

2

市場形勢一片大好,資本也聞風而動。2018年綠米、博聯、雲丁、塗鴉等紛紛獲得鉅額融資,華為推出自有品牌智能家居產品,地產項目紛紛標配智能家居,TO C線下和線上智能家居增長明顯.....

這些品牌中,國內涉足最為深入、消費市場佔比最大的就是人稱“價格屠夫”的小米。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小到智能電燈泡、智能開關、攝像頭,大到智能空氣淨化器、空調、冰箱,小米幾乎已經完成了整個家居生態產業鏈的佈局。今年11月底,剛剛在149個城市上線電商業務的宜家也宣佈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宣佈未來雙方將在智能照明產品上展開深入合作。

這也意味著智能家居市場日趨成熟,品牌教育消費者的成本將進一步被降低。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業內人士表示,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將成為智能家居元年。行業獨角獸有望出現,小微創業公司以及一切定位不明、不瞭解消費者真正需求的品牌將面臨破產危機,優勢資源將進一步被頭部公司佔有。

3

當然,也有很大一種聲音在唱衰智能家居。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智能家居本身不是強需求

經濟學家指出,目前很多智能家居空有噱頭卻不能成為日常所需,和消費者產生“不能不買”的直接聯繫。比如曾經一度刷屏的溫控器和燃氣報警器。

從減少人身隱患的角度考慮,早前很多廠家爭相模仿開發類似NEST的溫控器和燃氣報警器,結果大部分都成了滯銷品。一方面是因為造價和實際使用價值不符,另一方面國內的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形成類似的消費習慣。比起高價買安全,大多數人更願意自己多付出一些精力防止悲劇發生。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花了更多的錢買了一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上的產品,單純服務個人、沒有社交功能的加持,這一切就意味著智能家居很難像某森那樣引起大規模的跟風購買。用戶需求不強,試水廠商就賺不到錢,沒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就無法倒逼行業標準的建立,產品自身的改革推進以及規模化生產都變得困難重重。

2

適用範圍有限

很多人認為智能家居的目標人群是90、00後這樣一批“新新人類”,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全網大數據統計,真正使用智能家居的70%左右為社會中高端人群。這部分消費者收入高,對生活質量要求也相對更高。智能家居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節省時間,另一方面滿足了他們凸顯階級的心理需求。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除去這部分高收入人群,剩下的30%中還有一半為科技愛好者。這批人在個人收入上不能和前者相媲美,購買產品的原因完全是出於興趣愛好,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造成這種現象出現,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的智能家居的功能想要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對居住環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小房間並不適用。另一方面,像洗碗、掃地這樣的工作只要不是幾代同堂,自己做有時候還可能比機器效率更高。

由此可見,目前的智能家居並不適用於普通大眾。

3

性價比不高

截止到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智能家居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技術壁壘。

像智能空調這樣的設備超過一定的溫度就會自動打開,但這個度數究竟適不適合當下這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能做出更智能化的反應的。另外像入門檢測儀,雖然可以檢測到有人進入家門但是對於究竟是誰走進了這道門,也是不能辨別的。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因此,有不少的消費者認為,智能家居只不過是可以用手機當遙控器的的高級玩具而已,而且還是非常昂貴的那一種。

不管是什麼行業既然出現就意味著市場有需求,但如果不能徹底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到頭來很可能還是白忙一場。


2018年1.5億臺,小米、華為紛紛加入!智能家居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