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汉朝刘恒坐上皇位之后,全力铲除了吕雉党羽,为何将张嫣留下?

ChungKeung


一、政治的牺牲品,自己亦是受害者

张嫣是吕后长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其母亲鲁元公主年轻时命运也算是多舛,在楚汉之争时其父刘邦在奔走途中遇见鲁元公主和刘盈, 共登一车仓惶而去。楚骑兵紧追不放追,刘邦见情势危急,竟将他们兄妹二人推下车去,幸好夏侯婴将二人收登于车,总算逃离虎口。

后来刘邦去攻打匈奴,遭遇白登之围,为了活命答应匈奴和亲,本来是嫁鲁元公主去匈奴,由于吕后不同意,最后作罢。

鲁元公主后来嫁给赵王张敖为妻后,生子张偃和女儿张嫣。

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同时也为了亲上加亲,竟不顾人伦将年仅11岁的张嫣嫁给自己的舅舅汉惠帝刘盈。

正是这一举动为张嫣带来了一生的悲剧,刘盈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对这种不顾人伦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再加上张嫣年少,吕后虽然想方设法的让其怀孕而不能,吕后于是设计教她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 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汉惠帝在刘盈在茅厕见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亲残害成“人彘”的惨状之后,借酒浇愁而致成宿疾,前188年刘盈在心灰意冷后抑郁而终,这时张嫣才14岁,张嫣到死之时仍是处子之身,在深宫中寂寞而死。

二、没有秉政做过坏事

吕后扶持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并仍称皇太后,张嫣仍称皇后。后来吕后废黜刘恭改立刘弘为帝,继续临朝称制,张嫣仍是靠边站没有得到太后之尊,张嫣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势力和实权。

吕后在其临终前还为她那些吕姓不肖子孙安排好了一切,巩固吕氏的天下。她安排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还严厉的告诫他们说:“高帝曾与大臣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大臣早已不满吕氏称王,我死后大臣很可能会发生病变,所以你们要牢牢的掌握军队,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而被人所扼制。”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遗诏以吕王产为相国,吕禄之女为皇后。诸吕知诸大臣不平,意欲乘机发难,诛诸大臣及刘氏诸王,因惧怕太尉周勃、颍阴侯灌婴等,未敢贸然行事。诸吕多是些无勇无谋之人,刘章之妻为吕禄之女,将这个内情告知刘章。刘章秘密派人联络齐王,使其统兵西征,图谋诛除吕氏,立齐王为帝。

自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诸吕没有搞死诸大臣,而周勃、陈平通过诈称皇帝有令夺得了禁卫军南北军的兵权,将吕产和吕禄杀死,然后周勃遣人分头逮捕诸吕男女,捕杀吕禄,其余人亦不分老少一律处斩。

诸吕铲除后,朝臣废掉少帝刘弘,又迎立刘邦四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后来又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未成年的吕皇后也遇害。

可见诸大臣对吕氏的痛恨,对未成年的吕皇后都不放过,但却放过了当了10多年的皇后张嫣。

三、亲情关系

汉文帝刘恒继位后,将张嫣安置在北宫居住,但除去了她的皇后之位。张嫣生活在北宫中,无声无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可见孤寂清冷。张嫣病逝后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谥号“孝惠皇后”, 终年四十岁。

汉文帝作为刘邦的四子,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张嫣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同时又是刘盈的正妻,从亲属关系来看,张嫣是刘恒的外甥女,更重要的是汉惠帝的嫂子。

汉文帝敢废掉少帝刘弘,但是汉惠帝确实正统皇帝,他如果杀害其妻子的话会落实谋逆之名,比较他的皇位本来得位不正。

四、身后事

到魏晋时关中人民尊她为蚕神或祀为花神,多立庙焉,据说今天的花朝节依然是祭祀她的。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张嫣,吕雉独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年仅11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的舅舅汉惠帝刘盈,成为大汉皇后。

张嫣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吕雉“亲上加亲”的想法下,成为了大汉皇后;但她又是不幸的,因为皇帝刘盈是她的亲舅舅,面对自己年幼的外甥女,刘盈怎么可能下得去手,因此,到了张嫣去世时,还是完整的“处子”之身。


张嫣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处子”皇后,张嫣长相与品德皆是极美,刘邦就曾评价到,成年后的张嫣,其容貌是戚夫人都不能比拟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刘姓诸侯趁机群起而攻吕氏家族,吕后的党羽尽数被诛,张皇后虽与朝政无关,却也受到了牵连,被废黜后安置在北宫居住。

《汉宫春色》载:夫古圣后贤妃多矣,然容与德皆极美而幽废者,惟汉张皇后一人。可见张皇后不光是容貌倾城,且其道德品性也是得到世人所认可的。


张皇后身份尊贵,容貌与品德皆是极美,然终其一生,清风雅静,死后都还是“处子”之身,消息传开,民间百姓均为其怀念痛惜,人们纷纷为张皇后立庙祭祀,并尊奉其为“花神”,而祭祀张皇后的庙宇,也被称作“花神庙”。

诸刘心中同样清楚的跟明镜一样,张皇后虽是吕后一手安排嫁给汉惠帝刘盈为妻,但至始至终,都与朝堂,朝政没有一丝一毫的纠缠瓜葛。

再说了,张嫣好歹是一国之母,岂能如诸吕一般对待?虽然留下了张嫣的性命,但还是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张嫣的后半生,都居于北宫之中,幽静,无声无息,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直到四十岁时病逝。

公元前163年3月,孝惠皇后张嫣病逝于北宫之中,不另起陵墓,与汉惠帝合葬与安陵。

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哦。


Mr种茶家


张嫣其实是一个命运异常悲惨的可怜女子,历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做了那么些年皇后,还玉洁冰清、不染一尘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她守身如玉,而是在于汉惠帝刘盈根本就下不了手。

因为她是汉惠帝刘盈亲姐姐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也就是说刘盈是她的亲舅舅。所有人都会倒抽一口冷气,这不是乱伦么?确实,不但是乱伦,而且还是在张嫣不足十一岁就被强行嫁给她的亲舅舅刘盈为妻。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盈才始终没有兴趣对她下手,让她做了一个带着处女身子孤独老死的皇后。

而违背人伦纲常安排这一切的人,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毒后:吕雉。

吕雉为了一直把控朝政,就把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强制安排给儿子刘盈,其目的就是因为看到刘盈太善良,不能苟同自己的很多做法,期望张嫣给刘盈生个儿子,一来是亲上加亲,二来有助于自己继续外戚干政,三来也想早点要一个完全是自己血亲的小孙子,自己可以继续掌握在手里,把持朝政。

谁知道刘盈才23岁,因为看不惯母亲的种种非人性作为,忧愤而死。至死刘盈也没有让张嫣如吕后的愿,没有给她生一个孙子。但是心机深沉的吕后可没有闲着,她设计让张嫣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 将刘恭的生母杀死, 并立刘恭为皇太子。史称“前少帝”。因为刘恭年幼,便由吕后临朝称制, 并仍称皇太后;张嫣则不称太后,仍称皇后。

吕后终于得遂心愿,继续掌控刘汉江山。 吕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刘恭渐渐长大,得知自己的生母已被杀死,自己并非是张嫣的亲生儿子,于是口出怨言说:“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生母而把我当作她的儿子?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复仇!”吕后知道了很担心,于是废掉刘恭,并秘密处死。

吕后另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 继续由吕后临朝称制。吕后去世 不久,大臣们共同铲除诸吕(吕后的吕氏家族),废黜刘弘,拥立汉惠帝四弟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吕氏亲故虽然尽数处死,张嫣却幸免一死,但是也受到牵连,废黜其太后位,安置在北宫居住, 仍称皇后。

严厉清除吕氏势力的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要放过张嫣呢?

那是因为张嫣自己从来没有作恶,也没有非分之想,她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苦命女子。才十一岁不到就逼迫嫁给舅舅为妻,也没有生个一儿半女;其二、严格意义上讲,他不算是吕氏血脉,而是刘氏血脉;其三、她既是刘恒的亲外甥女,又是刘恒的亲嫂子,惠帝一生善良,得位于刘邦,惠帝的皇后,刘恒不得不尊重。

汉文帝后元年(公元前163年)三月,张嫣病逝, 终年四十岁,宫女们在给她净身入殓时才发现她还是处女之身,天下人闻言,无不唏嘘叹息,同情之余,肃然起敬。张嫣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不另起坟,谥号“孝惠皇后”。


谢金澎


张嫣是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也是著名“花神”。刘邦曾对大美女戚夫人说:你的美虽然无人能及,但是此女(张嫣)十年以后的美丽,不是你可以比的。

史料上是如何记载张嫣的呢?

“生而妩媚”、“容貌娟秀绝世”、“善气迎人,举止端重”、“温默贞静,未尝见齿,足不下阁”。

张嫣身高:汉尺七尺三寸,1.68米,刘盈比她高2寸多,也就是1.73米左右。

婚前体检资料的描述:

引女嫣至密室,为之沐浴,详视嫣之面格,长而略圆,洁白无瑕,两颊丰腴,形如满月 ;

蛾眉而凤眼,龙准而蝉鬓,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颡广圆,而光可鉴人;

厥胸平满,厥肩圆正,厥背微厚,厥腰纤柔,肌理腻洁,肥瘠合度;

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及口鼻腋足诸私病 。

张嫣入宫出于吕雉谋权需要

汉朝的外戚集团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势力,所谓最大并不是指人数,而是指足以影响朝政的话语权。

吕雉把儿子刘盈扶上了皇位,应该比较放心了吧?不能够。对吕雉,亲儿子刘盈是抗拒的,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刘盈无法接受:“这事不是人干的,而我是你儿子,我没办法再处理政务了。”,从此沉迷酒色,年纪越大也就越不听话,这时起,吕雉就开始筹谋接班人以便加强对权利的掌控。

亲上加亲也是原因

吕雉自己就是著名外戚集团首领,深知其害,另外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想创造铁打的外戚营盘,所以就亲上加亲,让外孙女张嫣嫁给儿子刘盈。

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弟弟算怎么回事,特别疼爱张嫣的刘盈也不乐意,但在吕雉的雌威下,他们不得不妥协。

张嫣与皇帝刘盈的关系

刘邦当初逃命从车上踹下去俩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女儿,这个女孩就是刘乐,男孩就是刘盈。

张嫣是刘乐之女,那就是吕雉的外孙女;

这么算下来,张嫣是皇帝刘盈的亲外甥女,刘盈是皇后张嫣的亲舅舅,从小看着长大的,刘盈虽然极度好色,而张嫣也确实美艳不可方物,但是对亲外甥女,刘盈确实下不去手。

娃娃高于一切

“姐,皇帝把你买了······”张嫣定婚时才10岁,他的弟弟更小,只是知道皇帝送来金灿灿一屋子东西,然后就把姐姐要走了。

对此,张嫣根本不在乎,在哪儿还不是玩娃娃,于是带着无数陪嫁和300多个娃娃进了皇宫。张嫣很忙,没工夫搭理刘盈舅舅,300多个娃娃都要上妆扑粉,每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偶尔抽出宝贵时间去找皇帝,也是为了要更多的娃娃。

不满现状的吕雉

10岁定婚,12岁迎娶,又宫中2年,转眼张嫣虚岁15,在那个时代生娃已经很常见了,可刘盈和张嫣相敬如宾的“夫妻”状态逼急了吕雉,她开始监视二人的私生活,逼迫皇帝皇后同床,如果能有所出,那通过控制张嫣的孩子就可以继续把持朝政,但是张嫣还是一如既往的玩娃娃,刘盈的逆反心理更盛,不但不行房,连同房都免了。

刘盈心里苦吖,娶进门的皇后没法入手,每天还得倒贴几个妃子陪皇后玩娃娃、过家家。吕雉不能容忍这些,于是她老人家发飙了,后宫嫔妃全去死,只留张嫣在人间。

掳其子杀其母立皇储

但这个目标实现难度有点大,这得多少条人命,无奈,在吕雉的授意下,未经人事的张嫣只能玩起了后宫剧的经典桥段,假怀孕,等到刘盈和妃子所生的孩子降生,直接抢过来说张嫣所出,并立为皇太子。

刘盈死于未央宫的时候,张嫣也才14,吕雉将张嫣所“生”的刘恭立为皇帝,刘恭年纪还小,所以吕雉就理所当然的执掌大权。

嘴比脑子快的结果

后来刘恭长大了,可能是头脑不够灵活,或者说傻,直接就谈起了自己的家仇,自己的母亲被杀,自己被当做别人的儿子,等我成年,一定报仇。吕后很快就知道了,火速废了刘恭并处死,又扶起了刘弘称帝,大权还是吕雉掌控。

吕氏终遭清洗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马上遭到清算,皇帝刘弘也被废黜,刘恒登基,也就是汉文帝,张嫣免死,但被幽禁。

张嫣没有受到清算,因为宫内宫外,朝堂上下都知道她是无辜的,从来也没跟吕雉一起搞事情,再说了,吕雉宠臣审食其都没死,张嫣那么无辜又怎么会倒霉呢。

多年后,张嫣郁郁而终,与舅舅刘盈合葬一处,算是解脱了。

母亲的宽慰&百姓的尊崇

鲁元公主活着的时候,同情自己女儿的遭遇,曾经说过:

以你这么好的容貌和身姿,却终生处子之身,每当我想起你的遭遇,总是肝肠寸断;

你是天仙嫡降,所以始终都不能被凡尘所染;

刘邦也对大美女戚夫人说过:你的美虽然无人能及,但是此女(张嫣)十年以后的美丽,不是你可以比的。

张嫣美貌无人能及,再加上处子之身和一系列早就有的传闻流传民间,所以死后的张嫣被人们奉为花神,张嫣庙就是花神庙。


古今通史


吕雉去世后,陈平和周勃除去诸吕之乱,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而作为吕雉一手安排自己的外孙女张嫣皇后,在汉文帝刘恒做上皇帝后,就废了张嫣的皇后位,迁居北宫,但张嫣仍称皇后,刘恒也对这个皇嫂非常礼遇。张嫣为在北宫静静的生活了十七年。



那汉文帝刘恒登基为帝后,为什么会留下吕雉的外孙女张嫣皇后而不杀呢?

张嫣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说汉惠帝刘盈是张嫣的舅舅,但吕雉为了让刘盈和鲁元公主亲上加亲,同时不想皇后的宝座让别人做,就决定让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做皇后。

所以吕后不顾汉惠帝刘盈的反对,坚决让汉惠帝娶张嫣为后,因为汉惠帝是张嫣的舅舅,刘盈不能接受,但因为吕后的坚持,最终年仅十一岁的张嫣被封为皇后。

刘盈因为自己是张嫣舅舅,同时张嫣那时还小,在刘盈心中,张嫣始终是个孩子。所以刘盈始终不愿伤害张嫣。而张嫣因为年幼对于眼前发生一切也弄不太明白。

后来汉惠帝刘盈英年早逝,张嫣虽然名义上是少帝之母,但她当时还是不能左右当时的时局,当然对于吕氏家族所做的一切她也没有参与。

后来吕雉去世后,陈平和周勃除去诸吕之乱,大杀吕氏宗族之人。而张嫣虽然是吕雉的外孙女,但张嫣被封皇后时,张嫣才十一岁,而后来她也没有参与吕氏之事。

因为当时大臣都知道张嫣和诸吕乱政无关,所以汉文帝刘恒会留下张嫣皇后而不杀。

而当时汉惠帝刘盈已经不在,新皇是汉文帝刘恒,所以作为曾经的皇后张嫣再居后位已经不合适,因此张嫣被废去后位,迁居北宫。但因为张嫣始终是刘盈的皇后,刘盈又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所以汉文帝对他这位皇嫂还是非常礼遇,并且张嫣仍称皇后。


就这样张嫣皇后在北宫安静生活了十七年的时间,在张嫣四十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当时宫女在张嫣去世后,给她净身竟然发现张嫣还是一个冰清玉洁之身,这个消息被传除去之后,人们非常怜惜张嫣,于是纷纷给张嫣立庙,尊张嫣为花神。


中孚鉴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汉文帝刘恒的嫂子,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吕稚的外孙女,其实说起来张嫣也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在诸吕之乱后,刘姓宗室和功臣对吕稚党羽进行铲除,而张嫣没被杀死,是有几种原因。

张嫣的身份其实挺尴尬。

张嫣是吕稚的外孙女,也就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吕稚只有鲁元公主和刘盈这一对儿女,在吕稚嫁给刘邦后,是很贤惠的,刘邦不事生产,比刘邦小15岁的吕稚没有怨言,在生下一对儿女后还带着他们到地里干活,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而刘邦整天戴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对儿女没什么管。


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杀的大败,在逃命过程中遇到鲁元公主和刘盈,带着他们一起逃跑,后来看到楚军追的很急,就把他们俩踢下车,夏侯婴不忍心,停下车把他们抱上来,这一路跑下来,鲁元公主两姐弟被刘邦踢下去几次,被夏侯婴抱上来几次,最后一行终于逃出生天。

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刘盈和他姐姐鲁元公主应该是感情很深,两人可以说是相依为命,鲁元公主对刘盈是照顾有加,刘盈对鲁元公主是尊敬有加,在刘盈登上天子之位后,吕稚为了“亲上加亲”,居然让刘盈娶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为妻,亲舅舅娶外甥女,这桩婚事有悖人伦,再加上刘盈两姐弟的感情,让刘盈很难面对这桩婚事,不过性格软弱的刘盈不敢反抗,只能无奈的接受吕太后的安排。

张嫣在嫁给舅舅刘盈的时候才11岁,仁弱的刘盈很喜欢张嫣,不过这种喜欢应该只是舅舅喜欢外甥女,刘盈娶了张嫣之后,始终无法接受两人的关系,所以没有碰张嫣,张嫣未得汉惠帝临幸,故一直未有身孕,吕稚急在心里,就让张嫣假称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和宫女所生之子刘恭,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对外谎称刘恭是张嫣所生。

汉惠帝刘盈因为吕稚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觉得这不是人做的事,深受刺激的刘盈借酒浇愁,不理政事,最后抑郁而终,当了七年皇帝,和张嫣才结婚四年。刘盈死后,吕稚立刘恭为帝,吕后临朝专制,自己仍称皇太后,张嫣则不称太后,仍以皇后称呼,世人称孝惠皇后。

刘恭稍长,得知自己生母被吕后所杀,口出怨言说长大后要复仇,被吕后得知后将他囚禁并废黜,最后杀害立了汉惠帝另一子刘义为帝,后改名为刘弘。

诸吕被诛除时,为什么张嫣被留下?

因为吕稚的专权,大封诸吕,使得吕氏家族势力庞大,开了外戚专权的先河,在吕稚死后,诸吕想要叛乱,最后被刘姓皇族和功臣集团联手干掉,群臣们在铲除完诸吕后,还把汉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全部杀死,群臣们宣称刘盈的这几个儿子并非亲生,乃是吕氏的血脉,吕后立吕氏子孙为太子及诸侯王,这样将来的天下就姓吕了。


其实这两派把刘盈的儿子全部杀死,主要是怕将来吕家还会壮大,刚开始诛除诸吕的时候,群臣们还留着刘弘,不过刘弘是吕稚扶持起来的,再加上刘弘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因为这两层关系,刘姓皇族和功臣们觉得这不安全,害怕以后会遭到报复,于是就商量要改立其他的刘氏子孙为皇帝,最后选择了外戚单薄的刘恒,立了新皇帝后,就对刘盈的几个儿子动手了,这一是怕留着刘弘哥几个长大后报复,二是作为大礼送给刘恒。

而张嫣得以幸免,与她的身份有关,还有她的所作所为有关,张嫣既是汉惠帝的皇后,又是刘邦的外孙女,还是功臣张耳的孙女,也算是功臣派系的。


还有张嫣为人柔顺,并没有参加诸吕乱政,严格来说张嫣还是吕后干政的牺牲品,而《汉室春色》中说到张嫣对汉室有三大功:

其在汉室,有三大功。劝太后勿诛诸功臣,与谋害代王,及敛诸门钥,使相国产不得入殿门,吕氏就诛,此其功之最盛者也。

这里说的相国产就是吕产,吕产进入未央宫,准备作乱,来到殿门前却无法入内,只能在殿门外徘徊往来,朱虚侯带兵进入未央宫,见到吕产在廷中,于是率兵向吕产杀去,吕产慌乱中跑到郎中府的厕所中,被朱虚侯等人杀死,诸吕的势力很快被铲除。


可见张嫣对铲除诸吕还是有功的,刘恒即位后,张嫣皇后位被废除,刘恒把她安置到未央宫后面极为幽静的院落,是为北宫,张嫣生活在北宫,无声无息,公元163年,张嫣病逝,终年40岁,死后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入殓时,宫女们发现张嫣仍是处子之身,消息传出后,天下臣民怜惜她,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


历史红尘


其实,吕后死前曾料到,自己百年之后,吕家人或许会被清算。于是,吕后临终前,对吕禄千叮咛万嘱咐,叫吕禄一定不要去给自己送葬,免得为人所制。

可吕禄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吕禄最终还是被人算计,乖乖地交出兵权,而后吕家被灭门。功臣和刘氏诸王对吕家人多狠呢?且不说吕禄、吕台、吕媭这样实权派人物,就是刘章的妻,也被刘章亲自派人杀掉了。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刘章和妻子原本挺恩爱的,刘章妻虽为吕家女,但本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原则,已经彻底倒向了刘家,还是免不了被屠戮的命运。

在权力斗争面前,儿女情长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多巴胺制造的幻觉吧?

吕家人遭遇如此严重的灭顶之灾,但跟吕家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孝惠皇后,却在诛诸吕的行动中平平安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通常认为,孝惠皇后是鲁元公主和原赵王张敖的女儿,而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后的独生女,所以孝惠皇后身上流着吕家的血,符合吕后为孝惠帝挑选皇后时采用的亲上加亲原则。

但是,别忘了,虽然孝惠皇后身上流着吕家的血,但孝惠皇后身上同样流着刘家的血,而且流着的是高皇帝身上的血,这跟单纯的吕家人完全不同。

功臣和刘氏诸王再怎么大开杀戒,也不敢轻易动弹对他们地位没有任何威胁的高皇帝骨肉。

为什么我要特意强调威胁呢?

当时的孝惠皇后,只是一个没儿没女的寡妇,她这一生,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完结了,所以根本不会对功臣和刘氏诸王有任何的威胁。

其实,在诛诸吕行动中,同样逃过一劫的,还有孝惠皇后的弟弟张偃。

实际上,张偃远比孝惠皇后具有威胁性,张偃的母亲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的母亲是吕后,张偃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被封为鲁王,这跟吕禄、吕台被封王的原因一样。

但功臣和刘氏诸王竟然放过了张偃,只是把张偃从鲁王的位子上给拽了下来,随后给张偃封了王。

所以这就涉及到孝惠皇后在诛诸吕行动中安全无恙的最主要原因了,孝惠皇后和张偃都是张家人,而非吕家人或刘家人,他们也并没有真正依附于吕家,所以就逃过一劫了。

而诛诸吕行动,实际上是一场权力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殒命的,并非只有吕家人,而是威胁以诛诸吕为借口的刘氏诸王,所以,孝惠帝的几个儿子,都在刘恒继位的当夜,被诛杀了,这几个苦命的孩子,身上流着的也是刘家的血,他们也姓刘,他们并没在诛诸吕的行动中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连性命也丢掉了。

所以,诛诸吕的行动,从头到尾都不是针对吕家的,而是以齐王刘襄为首的刘氏诸王的抢班夺权。至于吕家,不过是刘氏诸王的绊脚石,所以被踢开了,而孝惠皇后,并不是刘氏诸王的绊脚石,所以就被留着了。

参考资料:《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遥望燕园


张嫣是吕后的外孙女,也就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后来被吕后强制塞给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当皇后,刘盈根本就没有碰过她,后来惠帝驾崩,刘氏宗亲在诛吕过程中,没有杀死吕后的外孙女。究其结果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张嫣为人温和

张嫣11岁嫁给刘盈,但惠帝对她只有亲情没有感情,所以刘盈一直没碰她,张嫣也就没有怀孕。在政治上,张嫣对权力没有一点欲望。平时为人温和柔顺,行事低调。所以在吕后去世后,人们在诛杀吕氏后人中,自然的就放过了张皇后。

二,刘恒的皇位来路

刘恒的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在诛吕过程中,可以说是一点力气都没出。而且在他当代王期间,吕后并没有为难他和他的母亲,所以他对吕后并无恨意。后来大臣看他挺老实,以为好掌控,就选了他当皇帝。刘恒登基为帝后,全国实行仁政,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好皇帝,所以对张嫣一定和他的为人是有一定关系的。

三、刘恒与张嫣的关系

张嫣虽然是吕后的外孙女,但她也是汉文帝刘恒的外甥女,刘恒是非常顾及亲情的,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并且张嫣完全对刘恒的皇位没有威胁,所以刘恒就把她安置宫中,继续生活。

公元前163年,张嫣过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在北宫病逝,终年四十岁,与汉惠帝合葬在安陵 ,谥号“孝惠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为她入殓时,发现她竟然还是处女之身,消息一出,天下百姓无不怀念怜惜她。纷纷为她立庙祭祀,他的庙宇被后人称为“花神庙”


景观历史


以前看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计》,我印象最深的的就是关于“人彘”的描述了。吕雉在刘邦死后,执掌朝政,虽然做了一些于民有利的事,但她对待敌人的确是心狠手辣竟然把如花似玉的戚夫人砍掉双手双脚,剜掉眼睛,剃光头发眉毛,扔进茅厕里,实在是太残忍了。后来刘恒坐上了皇位,才改变了这种恐怖的统治。

吕雉执政时,为何将张嫣嫁给刘盈?

关于吕雉,还是要讲讲她那传奇的故事,吕雉十五岁时下嫁刘邦,十分的贤惠,还为刘邦生下了一子一女,后来刘邦与项羽对立,吕雉与刘邦的父亲都被扣押在项羽军中,直到三年后才被放回,等到吕雉重新回到刘邦身边,却发现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

汉朝建立之后,因为刘邦宠爱戚夫人,就想废掉吕雉的儿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虽然这种想法受到大臣们的反对,但也没能打消刘邦的念头,后来还是吕雉请来了“商山四皓”(其实就是在当时十分有名望的四位隐士),才让刘邦彻底放弃废太子的想法。

公元前195年,刘邦逝世,刘盈继位。但实际的朝中大权确是掌握在吕雉手中,吕雉十分看不上那些刘邦的宠妃,就下令将她们都圈禁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戚夫人,随后就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人彘”事件。

这种高压残酷的统治,使得吕雉获得了汉朝的终极权力,就连他的儿子皇帝刘盈畏惧自己的母亲,也不愿再沾手朝政,因而朝中政事被吕雉全权掌控。

孝惠四年,吕雉将鲁元公主年仅11岁的女儿张嫣许配给刘盈当皇后,这个鲁元公主是吕雉的独女,深受吕雉的宠爱,在西汉初期,公主的势力也很大,当初刘邦的长子刘肥得罪了吕雉,干脆自降辈分,认鲁元公主为干妈,这才幸免于难。

吕雉让张嫣嫁给刘盈,为的就是“亲上加亲”,牢牢把握政权,不让别人插进来。

由此可见,鲁元公主有多强势,这门亲事尽管刘盈很不愿意,但是却也无计可施。三年后,刘盈忧思过度、抑郁而终,后世史学家都说刘盈是被吕雉吓死的,这一点不置可否,总体来说,吕雉还是给刘盈带来很多负面因素。

吕雉将刘盈的庶长子刘恭立为了太子,自己是太后,临朝称制,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专政的的第一个女人。

这里面又有一个小插曲,因为张嫣不能生育,为了让刘恭认张嫣当亲妈就毒杀了刘恭的亲妈周美人,刘恭逐渐长大后,有人告诉了刘恭真相,刘恭对别人说,等我长大,一定要为母亲报仇,吕雉得知后,随即废黜了刘恭的帝位。

刘恒登基之后,全力铲除了吕雉党羽,为何将张嫣留下?

吕雉专权,吕氏一族成为朝中新贵,严重打压了刘姓子孙的地位,在吕雉的高压政权下,也有人幸免于难,那就是不太受宠的薄姬,她被允许和儿子刘恒一起到封地代国去。

吕雉一死,吕家其他的人也就不成气候,因此刘邦的一些旧臣与刘家子孙就联合起来对抗吕氏一族,最终将吕氏外戚权力集团彻底驱除。

在此之后,大臣们认为吕雉所立的少帝刘弘并不是真正的刘家子孙,于是决定重新选择一个刘家子孙来继承皇位。而且考虑到吕氏外戚专权的原因,他们认为新帝的母亲的家族势力一定不能太强。于是他们精挑细选,选中了代王刘恒。不得不说,他们的眼光的确不错,刘恒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刘恒起初并不相信来接他去长安的使者,害怕其中有诈。臣下们也都是各执一词、意见不一。最后刘恒决定占卜来预测吉凶,最终卦象显示,刘恒此去会有大作为。于是刘恒一行人向长安进发。

刘恒到了长安之后,住进了未央宫,之后正式继位,史称汉文帝。刘恒当了皇帝之后,大力扶持被吕雉打压的刘姓子孙,又清除了不少残余的吕氏家族的势力,但在这一连串的行动中,却有一个人没有受到打压,那就是刘盈的皇后张嫣。

张嫣是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吕雉的亲外孙女。按说刘恒清除吕氏党羽,张嫣也应该算在其中,但她却好好地活到四十多岁。分析了几点原因,和大家分享一下。

原因一:张嫣也是个可怜人,吕氏家族的事她也并没有参与。

张嫣嫁给刘盈时也只有十一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对于这场婚姻她也没有拒绝的权力。最终就算成为了皇后,过得也并不如意,还要在吕雉的操控下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吕氏集团势大的时候,做下的坏事也与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关系,大家对她也都是持一种怜悯的态度,因而刘恒登基后,也不能执意杀了张嫣,否则可能会对刘恒的名声有碍。

原因二:张嫣的皇后之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

张嫣虽然是被逼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在伦理上有不妥之处,但是张嫣的确是刘盈明媒正娶的皇后,合乎礼法。

古代人将礼制看得十分重要,张嫣在名义上还是刘恒的嫂子,所以汉文帝刘恒要是杀了张嫣,那可就是弑亲了。

所以,刘恒对自己这位皇嫂还是礼遇有加的,将她安置在北宫,派人好生伺候。

最后:

张嫣一直活到了四十岁去世,死后与汉惠帝刘盈合葬于汉安陵,谥号孝惠皇后。在张嫣下葬入殓前,宫女为她沐浴净身,却发现她还是冰清玉洁之身。消息传出之后,在民间引起不小的震动,百姓都对她十分怜惜,于是尊她为花神,纷纷为她立庙纪念她。

十几岁的小女孩,却被逼变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搭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也真是很可怜了。


史论纵横


01 花神生在帝王家

刘邦的戚夫人己经美冠后宫,独得恩宠,但刘邦却对戚夫人说:张嫣十年后将惊艳无比,汝不可及。

但是,上天给她惊世的容颜和温婉的个性,却没给她安排幸福的一生!只是在她香消玉殒后,张嫣被后世奉为花神。

(张嫣剧照)

张嫣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吕后外孙女,为了巩固外戚势力,把张嫣嫁给自己的儿子刘盈!

吕后太过于强势,真不知道她心里有没有一点人伦的观念?

02 新婚之夜

《美人心计》里,张嫣结婚那集,让人无比心痛,尤其是刘盈,一生都让亲妈给毁了!

张嫣缩在床上,刘盈进房间后看到11岁的张嫣眼里全是惊恐,刘盈沉痛的说:你还是个孩子,他们怎么下得去手?刘盈又道:

嫣儿,别怕,我是你舅舅,你记不得我了吗?过来,舅舅陪你玩!

于是,皇帝陪小皇后玩耍了一个晚上!善良正值的刘盈,从不曾碰过小张嫣。

(小皇后)

刘盈具儒家风范,生性善良,戚夫人被他母亲残害以后,他时刻保护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最后也没能救刘如意一命!他母亲的歹毒和对他的控制,使得正值的他23岁就抑郁而终!此时小皇后14岁,仍然是个孩子。

03 质本洁来还洁去

吕后死后,受迫害和压制的刘氏及朝臣对吕氏家族进行反扑,刘恒上位,将嫂子张嫣幽禁。

此时张嫣仍然是一个孩子,也是刘恒的外甥女,也是刘氏家族的血脉,更何况张嫣生性纯良文雅,没有参与吕氏的任何事情,更何况刘恒也算是一个明君,自然不会杀害无辜又可怜的外甥女!

("小张嫣″己长大)

张嫣40岁时郁郁而终,她和舅舅一样,一生被吕后所毁!成了吕后的政治牺牲品!

张嫣一生极尽孤独,不染俗世,如洁白的山谷幽兰,质本洁来还洁去!

文:陈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