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这里曾是热火朝天的工业基地,在济南活成了记忆

;这里曾是一片不夜的钢城,2006年钢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济钢就此跻身全国十大钢厂行列,记录着一代人的豪情和梦想;这里曾有过难以割舍的情愫,2017年6月29日,随着3200立方米高炉正式停炉,拉开了济钢钢铁生产线停产工作的序幕。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济钢主厂区真的要说再见了

来自济南时报的报道称,作为济南曾经的骄傲,1958年建厂的济钢主厂区真的要说再见了。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据报道,炼钢厂120吨转炉及配套3.5米中厚板产线、4.3米宽厚板产线厂房正在拆除中,厂区东部的堆料场已平整为净地。随着更多资产包陆续摘牌,钢城行将和济南人告别,而“新济钢号”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3200立方米高炉是济钢容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高炉。据悉,济钢“凯旋门”、厂区内的雕塑“大拇指”等地标建筑、3200立方米高炉、45吨转炉及2.5米中板厂等厂房设施有可能作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

塑造区域文化地标

在主厂区拆除过程中,3月初济南市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济钢片区城市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会上称济钢片区的发展规划要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塑造特色建筑风格。

其实早在2017年,济南规划局就已经发布《济南市济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

咨询公告文件显示,济钢片区规划范围北至济青高铁和梁王车辆段用地边界,南至胶济铁路、工业北路,西至新东站核心区东边界,东至东绕城高速的范围内进行城市设计,总面积约10.49平方公里;并在该范围内依据城市设计方案研究确定3平方公里左右的核心区域进行深化设计。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据齐鲁晚报报道,该片区城市设计以生态为要旨,对接区域生态网络,系统打造绿色空间,与新东站片区、白泉湿地公园绿廊积极联动,构建了以产业遗址公园为区域绿芯、多轴放射、一环串联片区、三大公园点亮特色的总体架构。同时,注重产城融合,合理功能分区,打造活力社区;选择绿色出行及多模式公共交通,打造宜人的街道;融合自然元素和产业文化,

塑造区域文化地标。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济钢片区是新东站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新东站片区是泉城济南的五个城市次中心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济钢片区是这个城市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咨询文件提出,我市将依托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契机,对片区进行整合,通过征集具远见、富创意且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方案,明确片区功能定位、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打造产城融合的东部城区新亮点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双修”示范区。

规划研究将立足城市区域,强化与北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临空经济区、白泉湿地,南部高新区、济南CBD、奥体中心等城市重点地区,以及周边新东站、郭店、雪山、王舍人等片区的规划统筹研究,重点研究该片区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功能衔接、重要交通联系、生态环境体系格局等,建立新城特有的整体意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未来的济钢片区将会是什么样子,有粉丝发来了几张网传图片,看样子还是很不错的。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网传图片

济钢,再见!未来这里将塑造文化地标,新东站片区地位被夯实


网传图片

据济南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规划局正密切衔接编制单位,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济钢片区城市设计或不久就要公布了,未来崭新的济钢片区马上就要跃然纸上!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