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工人身份通过进修已转干,以后可以提拔副科吗?

捷克儿


一切通过转干、代干、聘干身份提拔的,都已经停止了。

在上个世纪末,工人身份以干部身份提拔,就已经开始清理,不管是代干、聘干还是转干,已经提拔的,不能再提升为更高级别,除非是处级以上干部。在行政部门和参公单位的工人身份的领导干部,要求逐渐退出实职,除个别省份以外,工人身份不管是在什么岗位,都不能转为公务员或者参公身份。只有极少数省份,按照人社部的一份《解释》,长期在管理岗位任职的代干、聘干、转干的工人领导人员,可以转为参公人员。

党政机构改革之前,就要求行政部门和党委、群团机关的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工勤编制随退随销。党政机关的工人身份的领导,也要退出实职,要么任非领导职务,要么调整到事业单位任职,参公事业单位也是同样的。事业单位由于干部和工人都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不存在混编问题,对工人身份的管理人员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同样也不能得到提拔任用,已经提拔的也不能提升到更高级别待遇。

事业单位改革以后,首先是行政执法单位明确要求,辅助人员不能参与执法,堵死了工勤人员参公和提拔到行政执法单位管理岗位的机会。而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对工人身份的事业人员来讲,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全员聘用制,完全消除了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区别,按岗位确定身份,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就是干部,按干部享受应该有的待遇。比如工人按条件竞聘在管理岗位,就执行管理级别待遇,按管理干部级别晋升;竞聘成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职称工资待遇。而且包括退休年龄、退休待遇,都按岗位对应的干部身份执行。工人应聘在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的,男60岁退休,享受干部待遇;女55岁退休,同样享受干部待遇。

综上所述,党政、事业单位目前都是凡进必考,再也没有了转干、聘干、代干的说法,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只是保留已有的待遇,不能进一步提升。工勤人员逐渐退出了党政机关的历史舞台,即使依然保留的退役军人安置,也绝大多数直接安置在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考虑安置在行政部门。从改革动向来看,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淡化、模糊了干部工人身份的差别。


职言管语


1997年1月之前,我是洛轴生产一线工人。那时候等级很严格,工作证件有3种:纯蓝皮的是干部,归口党委组织部管理;纯绿皮的是国营正式工,归口人事处工人管理科;还有一种棕色的工作证,二种人持有——合同工和集体工,也就是身份最低下的一类工人了,集体工归口劳动服务总公司管辖。

工人身份即便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身份永远是工人,最高能考到工人技师,书报费享受助理工程师待遇,身份还是工人,不能转干。

那时候我的理想是通过努力,能够到分厂办公室、工会、团委工作,当个干事就可以了,可是梦想破碎了,一个搞人事的长辈说:你一辈子就是工人了,顶多以工代干就是最好的前程了。

我19岁进厂当工人,获得过分厂技师比武车工第一名,20岁获得总厂宣传系统表彰优秀通讯员,还是报社的通讯员,我还有很多梦想,不想一辈子就当个工人,于是辞职离开了特大型国有企业。

2000年,我又回到国企,在按照《劳动合同法》管理的国企,我被聘用在公文秘书岗位;2年后被派往全资子公司,聘为主任科员,也算是正科级的非领导职务了。但是,我的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身份依然是工人!


老胡写实


你说的这是老黄历了,现在根本没有聘干转干、以工代干的说法了

早在2001年8月,中组部,当时的人事部和中央编办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8月21日人发[2001]88号),俗称88号文,其中第三条就明确规定:严格执行不准“以工代干”、“转干”的规定。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1983年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整顿“以工代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坚决停止个别地方仍在使用的“以工代干”、“工人转干”的错误做法。在职“五大”毕业生需要调整工作的,要一律按照规定条件,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进行,不再搞身份“转干”及相应的工作安排。政府人事部门和其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再进行“以工代干”和“转干”的审批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需工勤人员,必须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内,一律采取社会招聘和合同管理办法。

也就是说,从2001年开始,聘干、转干、以工代干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既然没有这个规定,就不存在通过进修方式转干的讲法了。

至于工人身份能不能提副科,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你:不能!现在事业单位已经不是身份管理,改为岗位管理模式。工勤岗位人员符合条件,可以通过竞聘等方式转到管理岗、专业技术岗位任职,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但是,

转岗不转身份,工人身份转岗其它岗位后,其工人身份不会发生改变转为干部,自然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已经提拔的,按照规定,也必须退出岗位,只保留相应的待遇。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问题是:工人身份,通过进修已转干,可以提拔副科吗?

答案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早已打破身份管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更不用说了;干部身份早已经消失。

如果在仍然保有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作,转岗聘用在管理岗位工作,提拔为副科级,当然是可以的。

一、下面主要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来简略阐述。

所谓干部身份,主要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延续几十年的人事劳动管理制度中,党政群团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农村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工作人员按照干部、工人身份实行管理;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国家统包分配为国家干部;

工人提拔为领导、或通过一定途径,可以转为国家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军官、士兵,相当于干部、工人身份。

二、干部身份,早已已经成为历史,不复存在!可以这样说吧,过去的干部身份,现在演变成:

党政群团机关,原来干部身份,现在称为公务员;

国有企事业单位,原来党务、行政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为干部身份,现在称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



三、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干部身份废除,称为国家公务员;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后,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党务机关,行政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机关,干部身份废止,称为国家公务员。

党政机关、包括群众团体机关干部身份退出历史舞台。



四、1992年,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后,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干部、工人身份不再存在,代之而来视同干部身份的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人岗位员工。

2009年,事业单位也进行人事劳动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同时,企事业单位实行转岗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间,转换岗位工作。

所以,选人用人,只要符合岗位任职条件要求,并没有什么身份限制。


五、至此,党政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全部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但是,人们仍习惯称呼党政群团机关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为干部,“习惯成自然”而使然。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作,符合管理岗位任职资格和条件,如果转岗聘用在仍保有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当然可以取得副科级职级。


z山海


早已停止了一切转聘干和以工代干审批手续。2001年,国家组织、原人事部、国编办,即三部委联合发文,严禁各地转聘干行为,停止一切转干聘干和以工代干审批手续,从此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废除了过去实行多年的转聘干政策。

有人问,为啥?因为事业单位2001年以后,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出台了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即35号文,国有企业改革已实行劳动合同法管理。

那么又有人问了?事业单位不搞转聘干,实行聘用制度,干部身份还算?这个问题非常热点和关键,答案既简单,又需要具备掌握最新政策:事业单位不再以身份管理,而以岗位管理,已经没有身份管理之说了。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其实上面的这句话,我希望大家至少要反复说上一百遍,一定有收获,且语气万慢,仔细思考每一个字。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过去长期的身份管理,根深蒂固,对老人、新人,体制内和体制外,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企业,影响太久太沉重了,从意识里不会想到事业单位不再按照干部身份管理,那么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后,如何管理?

事业单位实行了岗位设置管理。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后,于2006年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及其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87号文件,各省市制定岗位设置管理配套文件及办法。


从此,事业单位管理以岗位为目的,以事设岗,以岗聘人,设置了三类岗位即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在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转岗聘用,互相转岗,让工作人员在三类岗位之间流动,让岗位选择人,让人按照才能聘岗,做到岗人适配,激活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例如,从工勤岗位转岗到管理岗位,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需要具备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当然,从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转岗到工勤岗位,当一名大国工匠,也是可以的。其他互相转岗的情形不一一举例。

到这里,恐怕又有人问了,工勤岗位人员转岗到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怎么像是转干?是不是还是过去的转干?所以,我上面让大家把那句话说上一百遍,是有道理的,没有把这句话看明白,让固定思维和身份思想持续干扰。为了让大家理解这句话,我说得更加简洁和直白点:转岗不转身份,不对身份进行任何操作。


既然转岗聘用,又不转变身份,还有啥用?当然有用了,排除身份干扰后,按照人的才能去能动地竞聘上岗,实现自己人生职业发展和特长爱好,这是多好的美事,过去因为身份限制,想去干的岗位不能去任职,现在好了,只要你有能力有资格,就同所有人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时竞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岗位,对于展现自己的人生职业价值,是多么好的机会。同时,转岗聘用到哪个岗位,就兑现所转岗位的工资待遇,退休待遇也按照所转岗位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以上所述的政策内容较多,有兴趣的朋友要结合事业单位历来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大概几十个文件,系统学习,彻底了解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规定等有关内容,做到知识更新和制度衔接。


园林之友


身份转换早在98年已经停止,后来实行岗位聘任,也就是工人身份的可以从事干部身份的岗位,如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但身份是不能变化的,你就当了领导也是工人。退休时待遇可以按照聘任的岗位领取退休费,但退休年龄依旧是工人的要求,男工人没有区别,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退休。


龙首渠


所谓的岗位管理,至今在事业单位没有铺开,毕竟决定权掌握在干部身份人手上,他们没有动力,而且会增加竞争人数。

工人身份干部身份,早应该取消,目前是阻碍人才进步的最大障碍,有些抱着高学历啥本事没有,还不如中专技校退伍人员有闯劲,干事创业,不应该再拘泥于身份。


春华秋实的岁月


可以的。这要区分是转干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根据我国政策归定,持别从2005年后,入职政府下设局级人员,等于入职工务员,硬性条件学历二本以上,以下是入不了的。由此,企业套用了这一要求,但企业必竟是企业,他没政府部门要求严,因他是可以提升科级的。


跃上人生新高度


工人身份转干这一问题落伍了。目前是岗位管理取代以前的身份管理。以前分工人和干部,今设管理岗、专技岗和工勤岗。工人身份离退休尚有十年,经本人申请可转管理岗或专技岗。现在的干部一般指公务员,领导干部指副科以上公务员


祥云在天4


说白了就是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和公平的晋升机会,再说其他的有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