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黃田村和諧文體廣場成了該村村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每天傍晚,蕉嶺蕉城鎮黃田村和諧文體廣場成了該村村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拉家常,小孩則在旁邊盡情地打羽毛球,再大一點則酣暢淋漓地享受在家門口打籃球的快感。這和諧的畫面,與廣場上“百善孝為先”的牆繪相得益彰。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廣場上“百善孝為先”的牆繪。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但沒想到,這個公益項目曾面臨資金短缺被擱置的尷尬,最後是村裡的“公益金”將它重新啟動。原來,這“公益金”是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結晶”。“在個人股股權的設置上,除了保留貢獻股(有田分佔股),基礎股(無田分村民佔股)是新增設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村民都能從中受益。”蕉城鎮黃田村黨委書記徐育賢說,該村還依據發展生產以及公益事業的需求,在集體資產淨收益中提取40%作為公積金、公益金。公積金就好比“買雞生蛋”的成本,用於今後壯大村集體收入,實現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公益金則用於集體公益福利及設施建設,包括興建學校、幼兒園、福利院以及道路交通、環衛綠化等設施。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公益金用於集體公益福利及設施建設公示欄。

改革後,村民心中自然也有一杆準星秤,今年86歲的張秀珍更是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她給算了“一筆賬”,她家上上下下可以拿到6股基礎股600元,8股貢獻股1600元,而且現在四大節日還能收到村裡送來的“高齡補貼”。相比以前,每年拿到手的分紅多了1400元,可支配的收入變多了。

當然,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黃田村並不是一帆風順,特別是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上碰到了“硬釘子”,爭議最大的是外嫁女及子女的身份界定。徐育賢說,以此次改革為契機,先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股東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外嫁女及其子女的身份認定問題。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蕉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黃田村和諧文體廣場成了該村村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根據蕉嶺縣實際,我們挑選集體經營性資產收入較高、資源性資產較多等不同類型的9個村作為股權量化的試點。” 蕉嶺縣農業農村局經管股股長陳建光表示,目前,9個試點村已完成“股份合作”制度改革,這標誌著蕉嶺縣集體經濟組織邁入股份合作新的經營管理模式,集體經營性資源、資產潛能將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下來,將完善試點村的資料歸檔,同時搭建成果應用平臺實現集體產權流轉交易,讓農村“沉睡資源”向“流動資本”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