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香港金管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

香港金管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佈消息,預計今年底或明年首季將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截至2018年8月31日,金管局已經收到約30家機構遞交的申請書,其中有部分機構遞交的申請資料比較齊全完整。

其中包括香港本土的傳統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內地的科技巨頭都盯上了這塊“香餑餑”。對於前者而言可以讓自己的業務更完善,進一步構建生態圈;對於後者,香港作為境內機構走出去的橋頭堡,可以為其後續佈局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積累經驗。

在虛擬銀行的背後,或許是香港對提升金融科技能力,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心理戰”,這一波金融科技浪潮中,內地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以及各大銀行、金融集團等巨頭都紛紛涉足金融科技,面對內地和其它地區的激烈競爭,香港是否落後了?

近年,香港力推七大金融科技措施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希望緊跟這一波浪潮。

香港金管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民教授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金管局推行虛擬銀行牌照更多不是內生的,而是外延式的目的,香港要跟最新的金融科技接軌,提升香港金融科技能力和維持自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現在內地的金融科技發展的很好,過去傳統金融機構通過交易去甄別個人信用,現在內地可以通過社交數據、消費場景應用等多維度甄別個人信用,相比香港來說是非常領先的。

香港金管局也強調,虛擬銀行的發展將可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的應用和創新,並能為銀行客戶提供新體驗,及有助促進普及金融。

2017年5月,香港金融發展局發佈了《香港科技的未來》,報告指出隨著後危機時代監管科技以及監督科技的應用,英國、新加坡、瑞士和澳洲等國引入了有利金融科技發展的政策法規,而在規模方面,中國內地已經是全球金融科技領導者。然而,香港大部分還是傳統的金融業務,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依然有限。

香港金管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

該報告指出,在開拓客源方面,香港只是一個小市場,並且已經由現存的金融服務公司佔據。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香港在制定金融規例和政策時並沒有顧及金融科技。

其他問題還包括公營部門欠缺整體協調、缺乏創新技術和成本高昂等。長遠發展來說,香港擁有強健的”金融“業務,但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香港正面對其他對手迅速發展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激烈競爭。

香港管理層似乎已經意識到問題的癥結。2017年底,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快馬加鞭推出七大金融科技舉措,除了修訂虛擬銀行指引外,還推出方便遙距開戶的“銀行易”、升級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2.0,同時計劃今年9月底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實現隨時隨地互相作港元或人民幣即時轉帳服務等措施。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致力發展金融科技及創新,推動香港變身智慧城市刻不容緩。她指出,政府將在數個範疇繼續工作,包括開放數據,以刺激社會創新,如開放健康數據,創新方案有助更有效監測傳染病,政府資料一線通將開放更多交通、教育及健康相關的數據。

香港金管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發放虛擬銀行牌照!

另外,她認為創科基建同樣重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落成後將會是香港最大型的創新及科技中心。金融服務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18%,佔就業率的6%,影響相當大。

現今業務模式中,很多工作和業務流程間的摩擦都可以透過金融科技得以消除。這意味著客戶將得到更好和更便宜的金融服務,但同時亦會影響現有的就業機會和收入流。尋找新的就業機會和商機(包括新的金融科技服務),對香港來說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