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太上皇”,一般是指皇帝職業,老子不幹了,退居二線,讓兒子幹,是皇帝的皇帝。情形有:一是自己老了,精神體力不支;二是兒子迫不及待,搶班奪權;三是幹得膩了,自己不想幹;四是推卸責任,忙不迭地交權;五是外在因素,陰差陽錯;六是兒子打下江山,老子跟著沾光。這六類太上皇的嘴臉,翻出來,放一塊,排成隊,一副“歷史人物”撲克牌似的,有好牌,也有臭牌,各式各樣的,像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一樣。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一是自己老了,精神體力不支。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等。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幹了六十一年,實在是人老眼花,直至駕崩。他也是我國古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皇帝幹了六十年,覺得自己不能逾越,超過祖父任皇帝的時間,於是在幹滿六十年便退位,自己清閒,做太上皇。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二是兒子迫不及待,搶班奪權。“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長兄皇太子李建民和四弟齊王李元吉,逼著老子李淵皇帝立他為新任皇太子,隨後繼承皇位。李淵只好幹太上皇,一邊涼快去了。

三是幹得膩了,自己不想幹。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周皇帝宇文贇,這位小傢伙皇帝才幹一年就嫌煩了,下詔讓六歲的長子宇文闡幹,自己一頭扎進後宮,吃喝玩樂當“太上皇”。要知道這位荒唐小傢伙,年紀輕輕的才二十一歲。結果是縱慾過度,一年後便一命嗚呼了。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四是推卸責任,忙不迭地交權。畫家皇帝宋徽宗趙佶,皇帝職業幹得不太專業,畫畫寫寫搞藝術這類活兒可以,但“瘦金體”和“花石綱”是擋不住金人的鐵蹄。金人過了黃河,兵臨開封城下,宋徽宗便忙不迭地交權給太子趙恆,自己做太上皇,跑到後宮藏在女人堆裡,想推卸亡國的責任。金軍不予理睬,依舊與欽宗趙恆一塊抓了,雙雙成了金人的俘虜。最後客死在金地五國城。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五是外在因素,陰差陽錯。明英宗朱祁鎮,屬於活寶一個,也是幹太上皇中的一個特例之一,不是父子關係,而是兄弟之間的事情。朱祁鎮自以為了不起,親信太監王振,結果土木堡之變,被敵方瓦剌人抓去當了俘虜。瓦剌人把他作為寶貝似的,以為抓在手裡,能討換個大價錢。可是,大明朝不予理會,你抓走一個,我們就另立一個,其弟朱祁鈺登基稱帝。明英宗朱祁鎮成了二百五,掉了價,臭狍屎,你拿著唄。瓦剌人沒有了發大財的機會,最後只換得了一些小錢。朱祁鎮又回來了,這可難壞了大明朝,一國不能有兩個皇帝。妥協的辦法是封朱祁鎮為“太上皇”,現任皇帝就將他鎖在南宮裡幹“太上皇”。這是兄弟間的皇權交易,但傳奇的是什麼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傢伙與外敵鬥爭落不了好處,窩裡鬥中倒是佔盡便宜和好處。七年後,其弟明代宗朱祁鈺幹皇帝幹上癮了,想讓自己的一脈繼續幹,導致宮廷發生“奪門之變”,即南宮復辟,朱祁鎮又重新成了新皇帝。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六是兒子打下江山,老子跟著沾光。這是特殊的例子,歷史上只有一次,那就是漢高帝劉邦的老爹劉太公,唯一未曾做過帝王,而被尊為太上皇的。還有一個在這兒提一下,太上皇稱號首次出現是在秦朝,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生前只是小秦國的王,死後被追尊為大秦帝國的太上皇。

瞧一瞧,六類太上皇的嘴臉

皇帝職業,選手若能像百米接力,一棒一棒的向著目標飛奔,那就是天下之幸,百姓之福。但如遇上二百五,可就遭了,殃及的不僅是他本人,而是天下和黎民。想想龔自珍的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對國,對家,對民,一個地方,一個單位,該是多麼的重要。(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