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執政的封建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於公元1644年,以末帝崇禎吊死在煤山為標誌而結束,崇禎帝朱由檢在明朝十六帝中,論勤政恐怕只有開國皇帝朱元璋才能相比,論生活簡樸,也是史上少有。

在他執政的十七年中,基本是睡的少,吃的差,穿的儉,一個大國君主,每頓飲食的標準僅僅相當於農村一個小地主,葷素四菜一湯而已,穿的衣服連皇袍上面都有補丁,如此一個皇帝,完全就是一個明君,可是如此一個具備明君素質的皇帝,居然成了亡國之君,實在是令人想不到。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明太祖朱元璋圖像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明成祖朱棣圖像

但是縱觀崇禎執政那十七年的一系列作為,又是一個昏招迭出昏君,明朝正是在他急功近利,朝令夕改的錯誤折騰下,才快速的走向了滅亡,可以說崇禎是一個有明君潛質但無明軍能力的明君中的昏君,崇禎的死令人感傷,明朝的滅亡令人嘆惜。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後金士兵圖

明朝滅亡到現在已有近四百年了,回顧歷史,明末那一段悽慘苦難的歷史又不由出現在眼前,明末之亂,歷史少有,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歷經十一世十五個皇帝,到公元1627年朱由檢自堂兄天啟皇帝朱由校手中接過執政大權時,此時的大明經過二百五十年的歲月,已經是暮氣沉沉,千瘡百孔,猶如重病之人在苟延殘喘,土地兼併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土地阡陌無邊,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瘋狂地兼併土地,大多數的農民相繼失掉土地。在四川,一個普通的地主就佔有幾十家佃戶。在浙江和福建,有田的佔十分之一,為人種地作苦力的佔十分之九。北京、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廣等地的絕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勳戚和地主豪紳侵佔。

河南的縉紳富室,佔田少者五、七萬畝,多者至十餘萬畝(鄭廉《豫變紀略》卷二)。

政治腐敗導致百姓有冤無處申,社會充滿了戾氣,軍隊腐敗導致了遼東後金的叛亂尾大不掉越演越烈。

而崇禎繼位後,西北地區大旱因國家無力賑災,致使災民轉變亂民,對西北地區的國家政權機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那時的大明,外有後金叛亂割據勢力在遼東與明廷的對峙和破壞,內有幾十萬災民演變而成的暴民,朝廷裡還有龐大的文官集團,出於各自私心私利有意無意對惡化的國家形勢推波助瀾,這種錯綜複雜而又危機重重的危急局面,是大明立國二百多年從沒有過的。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明軍將士圖

面對明末的這種種危機,許多人在嘆息崇禎死的悲壯的同時,認為明末亂局無人能破大明的滅亡是天意,果真如此嗎?

其實對比一下元末的亂局,就可發現,這種說法很不靠譜。

朱元璋以一個和尚之身投入推翻元朝的農民起義運動中,歷經十五年的奮鬥,掃平群雄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朝,其間歷經的艱難和困苦,可以說百倍於崇禎,朱元璋投身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時,手下並無一兵一卒,也沒有什麼名氣和人望,更沒有什麼家族勢力做依靠,完全就是臭手空拳憑藉自己的本領打出了偌大的大明王朝。

而崇禎皇帝朱由檢則比朱元璋條件好多了,其兄朱由校死前,雖說留給了他一個千瘡百孔危機重重的大明,但是這個大明那時還沒到不可救藥的地步,最起碼還留下了百萬的軍隊,以及包含關寧鐵騎在內的十來萬的精銳邊軍,一個從地方到中央、基本能夠正常運轉的官僚機構,這些軍隊和官僚機構,對崇禎的指令基本還聽從,這就比其祖朱元璋的赤手空拳打天下好多了,如果不是崇禎的一次次出昏招,大明最少在他這一代亡不了,維持與後金以長城為界的南北對峙是可以的。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劉威飾演李自成劇照圖

明末的亂局,如果不是崇禎這樣的蠢人,不說是朱元璋那樣的牛人,朱棣那樣的狠人,就算是天啟皇帝那樣平庸之人,也可以和後金保持對峙局面而不至於亡國,如果是朱元璋樣的牛人或朱棣那樣的狠人,更是可以把危機全部消滅。

明末崇禎的敵人主要是三類,李自成張獻忠等暴民,割據遼東的後金叛亂勢力,朝廷內從地方到中央的龐大的文官貪腐既得利益集團,這三大類敵人中,以朝廷內文官貪腐既得利益集團最好對付,按照朱元璋朱棣父子的狠勁,首先會對這個集團開刀,從地方到中央殺得人頭滾過,血流成河。

明末的皇帝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那樣的人,滿清還能入主中原嗎?

崇禎皇帝圖像

通過殺戮大批貪官汙吏,收回大批被兼併的土地和貪官屯集的糧食以及鉅額的金錢,利用這些糧食和金錢可以賑經濟西北的災民,招撫參與暴亂的災民,切斷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兵源,只要貪腐官僚集團被滅,民心就會再次迴歸大明朝廷,通過招撫和軍事圍剿,李自成張獻忠肯定被滅,國內局勢一穩,遼東的後金叛亂割據集團還能有力量與大明對峙嗎?

到了那個時候,憑藉大明的人力和國力、軍力,後金那十來萬軍隊,百來萬的部落人口,不要說入關了,就是生存下去都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事。

可惜朱由檢的幼稚和無能,才導致了清軍的入關,朱由檢,治世的明君,亂世的昏君朱由檢,一個在錯誤的年代,錯誤繼位的、一直在犯錯誤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