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派遣公司的勞務派遣工以後該何去何從?

悅小天


勞務派遣工以後該何去何從?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一、轉為正式員工。2014年,人社部出臺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勞務派遣員工不得超過單位用工總量的10%,因此不少央企開始對勞務派遣員工進行轉正。當然,這種轉正也不可能對所有人員進行轉正,只能通過考試等方法選拔其中優秀的人員。

二、轉為勞務外包。勞務派遣受限後,勞務外包又在許多企業裡發展起來。這種用工方式對於勞動者來說,比勞務派遣更沒有保障,因為外包人員只是和外包公司簽訂合同,與用人企業完全沒有關係。

三、辭職。勞務派遣人員因為同工不同酬,因此對於企業歸屬感不強,所以如果找到差不多的工作,辭職是必然的,這也是大多數勞務派遣人員的選擇。

四、被辭退。用人企業只是用人而不管人,因此當企業希望精簡人員或者對某些派遣員工不滿意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將勞務派遣人員退回派遣公司。

總而言之,派遣人員要有危機感,提升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尋找更好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未來。

歡迎關注工道APP,想要了解更多建築資料及相關資訊,關注並私信“建築資訊”即可獲得


工道APP


在我們附近有這樣一起案例,我們這邊的一個工廠裡面,門衛上的保安都是勞務派遣,工廠裡面正式工對保安只要有言語不和,就會經常到門衛尋釁滋事,對門口的保安非打即罵,保安對他們完全沒有辦法,也許有人說可以報警,說實話,在這方面警察有些時候是很無奈的,即使有些時候報了警,警察也確實過來了,但是單位領導一般會以息事寧人態度把警察攆走,導致我們這邊警察對於工廠內部問題,只能讓領導解決。而領導對於正式工有有些畏首畏尾,最終導致了這個工廠內部有些正式職工甚至耀武揚威的可以說“被領導罵了,欺負保安,心情不舒服,欺負保安,保安被領導招過來,就是被我們欺負用的。”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簡而言之就是隻能找氣受,職工特猖狂,領導還管不了。

我認為勞務派遣的本質是壓榨,勞務派遣帶上什麼樣的面具,他的本質都是壓榨,他所帶的面具中就有合同制交保險之類,我要問勞務派遣,最終走向哪裡,那麼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走向勞務外包,這種方式雖然被勞苦大眾所不能接受,但是對於獲利者對於經營者而言是有很大利益的,現在網上很多人都在呼籲應該取消勞務派遣,其實我要說的一點是法律比較無奈的一點就在於,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取消勞務派遣,那麼勞務派遣就會帶上各種各樣的面具,什麼勞務外包,勞務入駐,勞務協管等各式各樣,花裡胡哨的招數都會出現。


乄問水居山


我們就說有時候啊,勞務派遣工所受的苦,所遭的難,和錢無關,錢當然是一方面,可是啊,比錢更惡劣的,是非常不人道,不科學的管理方式。這是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就拿衝在一線的是派遣工來說,他們當中啊,也分墊背的和不墊背的。能力沒那麼出眾的不用墊背,能力強一些的,就會被拿去墊背。

2012年,我有個友仔,比我大10歲,那時候太缺錢了,(主營崗位的)工資到手是2200多,她女兒讀書沒錢了,他就去做保安,派遣公司給不給呢?當然是給的,而且還鼓勵他這麼做,這樣一來派遣公司就能夠多收一個人的人頭費。

後來怎麼樣?後來我友仔頂不住了,辭掉了那份主營業務的工作,就安安心心的做保安。

這裡有個疑問:為什麼不辭掉保安的工作,而是辭掉了[主營業務]的崗位呢?據我所瞭解,他在用人單位乾得很好,領導對他很滿意。

原來,一方面的原因是,主營業務這邊,派遣公司吃的太多,我友仔到手只有2200多,而做保安呢,到手有3500。另一方面,是主營業務單位,對派遣工的管理不人道,不科學。我友仔的能力很強,可是能力強的人啊,用人單位就越是要用他,讓他整天加班。最長的時候是連續17天都在單位。

別的崗位漏出來的工作,不想做的工作,都由他一個人補上。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加班費一分都沒有。反觀那些做的不好的,懶的,反而就很輕鬆。

這種管理方式叫什麼管理方式呢?沒有賞罰分明,做得越出色,反而受到的傷害就越多,領導層根本就不管這些,領導層只管工作有沒有人完成。不管是不是有人受委屈,連續奮戰多少天,只要完成了,領導就不追究。

所以對我友仔而言,做保安反而更好,不用到原先的用人單位從事主營業務,還多拿了1000多的工資,煩惱少多了。

我這裡沒有職業的歧視,我認為什麼職業都不應當受到歧視,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友仔原先的用人單位是一個十分光輝的行業,我友仔在那個單位,可以創造出與正式工同等的價值,為社會做的貢獻與正式工一樣多。像他這樣的人去做保安,對原用人單位來說,當然是一個損失。

可是用人單位卻不覺得,用人單位說我還可以再招。我就是要你乾的好的與乾的不好的拿一樣的工資,你能把我怎麼樣?

時至今日,還有人說同工同酬就是大鍋飯,他也是有眼睛的人,他怎麼就沒有看到,做的好的派遣工與做的不好的派遣工拿一樣的工資就不是大鍋飯呢?

為什麼有的企業的產品競爭力不強?為什麼有的事業(行政)單位創造的社會價值,不能令人滿意?就是因為他們採取了大鍋飯的方式來管理派遣工。

一個派遣工,由希望走到絕望的過程,就是他的業務能力成長的過程。年輕的派遣工剛進去,還是抱有希望的,認為做得好就可以成長,可以在各方面進步。可是當他做得越來越出色的時候,他發現,他成了一個背鍋俠,並且,過了中年以後,極有可能被變相辭退,功勞和福利只能是正式工的。

我曾說過勞務派遣泯滅人性,就是因為他人為的干預了按勞分配的原則,使得多勞的人,換來的只是眼淚。


夢裡瀾濤


現在勞務派遣工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很重要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務派遣工就像是鐵打的盤營流水的兵,有人中途離開,有人增補進來,只要勞務派遣公司還在,用工形式還在,勞務派遣工就一直存在。這些勞務派遣工的最後歸宿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一、工作上進,能力很強,在用工單位受到重用,最後與用工單位簽定勞動合同。

我們單位剛剛出臺了新的用工制度,其中一條就很明確的指出:在單位工作三年以上,表現優秀的勞務派遣工,因為工作需要,可以擇優選拔,與單位簽定勞動合同。

這在我們單位的用工過程中,也算是一個飛躍性的變化,以前的臨時工,現在的勞務派遣工,和正式在編員工之間是涇渭分明的,勞務派遣工想轉為單位的正式員工,幾乎是毫無可能的。而現在,雖然單位給出的條件很苛刻,但在理論層面上,這個通道已經打開。

能從勞務派遣工轉為與單位簽定勞務合同的,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國家規定勞務派遣工不得超過單位正式員工的10%,以前監管不是很到位,很多單位都沒有嚴格執行,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大,會逐漸走向正規。二是勞務派遣工確實表現優秀,這個崗位離不開他,如果重新招人,不見得比他更合適。企業為了留住人才,會考慮直接與他簽定勞動合同。

二、交納養老保險的,怎麼也會熬到退休。

國家是要求勞務派遣公司要給勞務派遣工交納五險一金的,我們單位用的勞務派遣工是交納五險的,不包括公積金。我們的人力資源部門,每個月都要求勞務派遣公司把勞務派遣工的五險交納清單拿給我們,以進行監督,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很多勞務派遣工都是來自農村,遇到能給交納養老等社會保險的單位,也是很幸運的,等到退休之後,可以享受一份保障,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堅持幹到能拿到養老金。

三、沒有交納養老保險的,可能會中途退出了。

很多勞務派遣工並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派遣公司沒有給自己交納養老保險,他們可能並不知道,再加上在用工單位同工不同酬,他們很可能幹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轉戰到其他地方去了,反正都沒有保障,當然是哪裡拿錢多去哪裡了。


錦瑟談職場


勞務派遣員工的未來是如何呢,小雷認為有以下幾種:

一、轉為正式員工。2014年,人社部出臺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勞務派遣員工不得超過單位用工總量的10%,因此不少央企開始對勞務派遣員工進行轉正。當然,這種轉正也不可能對所有人員進行轉正,只能通過考試等方法選拔其中優秀的人員。

二、轉為勞務外包。勞務派遣受限後,勞務外包又在許多企業裡發展起來。這種用工方式對於勞動者來說,比勞務派遣更沒有保障,因為外包人員只是和外包公司簽訂合同,與用人企業完全沒有關係。

三、辭職。勞務派遣人員因為同工不同酬,因此對於企業歸屬感不強,所以如果找到差不多的工作,辭職是必然的,這也是大多數勞務派遣人員的選擇。

四、被辭退。用人企業只是用人而不管人,因此當企業希望精簡人員或者對某些派遣員工不滿意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將勞務派遣人員退回派遣公司。

總而言之,成為勞務派遣並不是長久之計,派遣人員要有危機感,提升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尋找更好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未來。


流雷電


派遣公司的勞務派遣工以後該何去何從?

我覺得派遣工除了工資福利待遇比正式差一些之外,只要是交了五險一金的應該影響不大。如果因故離職了,再找別的單位應聘,應聘上了又可以將養老保險、公積金等關係轉到新的單位。

只要養老保險按國家規定繳足了年限,到了年齡退休是不成問題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不管你找的工作是不是派遣工,關鍵是要看單位給不給你交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才是對你的影響最大的。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有五險一金的單位就是比較正規的。公積金對買房有好處,養老金直接影響退休,醫療保險平時看病必須,其他就不一一說了。

現在考不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又進不國企的一般都是以派遣工的形式來找工作的。如果你對派遣工心存顧慮,那就只能去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正式工了。私企的正式工除了待遇高一點,也不一定穩定。國企穩定但不好進。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何去何從這個叫不準,但是等待大規模改革,擁有和正式工一樣的待遇,估計你有生之年看不到。

我是做過勞務派遣工的,所以單從這方面來看,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

一,勞務派遣工是門檻不低的過渡性工作,隨時都有可能被解僱。

勞務派遣這種工作,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個能磨練自己的地方,因為事業單位的等級劃分非常明顯,“官大一級壓死人”,在這裡能最完美的體現出來。

毫無疑問,勞務派遣工就是最底層,幹著最累的活,拿著最少地工資。有編制的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吹著空調,玩著手機,勞務派遣的就得在外面累死累活,還沒有高溫補貼,所以我為什麼說在這裡真的很鍛鍊人的耐性。

分享一下我的真實經歷,在剛剛進入單位時,都有體能考核,有的人體能不行,給領導送禮吃飯花了好幾萬,就為了這一份月薪只有2000左右的工作,最後也是幹了幾天就走了,吃不了這裡的苦,那幾萬塊也就打水漂了。

還有一次是督察組下來檢查,領導派人出去買飲料,就因為飲料不是涼的,在辦公室當著那麼多人的面破口大罵,後來也是被開除了,理由是不服從命令,別以為不可能,這是真的,屁大點事都能給你弄出個沒覺悟,政治立場不堅定之類的帽子扣上。

二,勞務派遣本質上是緩解行業人員缺口,不是用來培養選拔人才。

勞務派遣說白了就是活太多了,有編制的幹不過來,所以在社會上招一些人,用來分擔一些工作,很多人一看是事業單位,什麼部門,什麼政府,工資雖然不多,但是光這名字說出去也有面子,再加上門檻也不低,除非有點背景,不然可能連消息都不知道。這就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人想進來,消息的不靈通的還以為只要長期幹下去,都會有轉正的那一天。

實際上想轉正式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在勞務派遣工作三年,從來沒聽說過誰誰誰因為成績優秀,被轉正的,如果覺得三年少,我還認識個工作十年,剛被提拔為小隊長的朋友,他也只是聽說可以轉正,但從來沒見過誰轉正了。

前幾年有個合同制消防員“抱火哥”,抱著著火的煤氣罐走紅網絡,因為全社會都在關注,輿論控制不住了,所以他才有轉正的機會,並不是他做了這件事,才被嘉獎的。

三,待遇相差太多,付出與回報嚴重不成正比。

上面也說了,勞務派遣工是為了緩解行業人員缺口而存在的,但是國家給的編制就那麼多,資金也就那麼多,怎麼辦?

只能是地方政府按照當地的平均工資,甚至是最低水平撥款。因為要節約成本啊,本來是1個人的活,現在要3個人去做,但編制只有一個,剩下兩個人待遇餓不死就行了唄。

所以說勞務派遣工何去何從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過三年的勞務派遣工,從第一天開始,就有漲工資的消息,到現在也是,光打雷,不下雨。

我能理解題主的狀況,不過還是勸你一句,能走就走吧,一旦你習慣了這個地方,想走可就難了,會廢掉你的。


朋也


如果你從事的勞務派遣工作沒有轉正渠道,那麼不建議你把青春年華都奉獻到這份工作中,否則等到了你年齡增大,競爭力下降時,換來的只會是悔恨

勞務派遣工跟正式工相比待遇差別明顯,勞務派遣的工作多是價值低、可替代性強的低端崗位,這些崗位隨時可被遣散,穩定性不足,所以這些工作只適合短時間歷練,不適合長久從事。那麼勞務派遣工的出路在哪裡?

1、轉為正式工

目前我國的勞動法對於勞務派遣的工作給予了肯定。目前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有派遣類員工轉正的名額。所以員工多關注一下公司的這方面消息。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也儘量找那些有轉正渠道的企業,只要你表現優異,未必沒有轉正的機會。

很多公司單位規定,兩年以上的員工,工作出色,考核過後就可以轉為正式員工。工作能力出色,說明你具備了成為正式員工的條件,這是一條最靠譜的出路。

2、重新找工作

勞務派遣一般從事的是邊緣性、輔助性工作,甚至某些工作無需學歷、專業性技能,這類工作能夠短時間緩解你的經濟壓力,但提升空間不大。如果你是個有骨氣的年輕人,何不謀求一份正式工作,這個社會工作那麼多,你怎麼肯定一定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去私企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我看不一定比勞務派遣的工作差。

3、繼續堅持

有的派遣工作並沒有那麼差,目前勞動法規定勞務派遣工與正式員工同工同酬,部分派遣工作需要簽訂兩年以上合同。有些派遣工作其實平臺很出色,只不過因為個別原因需要派遣合同工形式存在,但這類工作一般不會輕易取消,購買的也是正式的五險一金,除了類型是派遣以外,跟正式工沒什麼區別。

如果遇到這類極品的派遣工作,哪怕沒有上升空間,也值得堅持下去。私企工作同樣不穩定,堅持下去未必沒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沐雲成長日記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筆者總結一下國家在法律法規層面對勞務派遣工的約束及目前勞務派遣工的現狀:

勞務派遣工的法律約束

1、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工不能超過用工比例的10%;

2、只能在輔助性、臨時性、替代性的工作使用勞務派遣工;

3、與用人單位的正式員工同工同酬。

勞務派遣工的現狀

對於企業來說:目前很多企業會選擇通過勞務派遣的形式僱傭工人,這樣即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又可以避免勞動風險及可靈活用工,

對於勞務派遣工來說:因為管理方不同的原因,很難實現與正式員工同工同酬,不同的工作環境及管理方式,區別對待比比皆是,再者勞務派遣工的工作崗位與工作地點也不穩定,隨時有可能面臨被用人單位遣回勞務派遣機構。

勞務派遣工的未來該何去何從?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1、轉為正式員工。這種情況,在很多大型企業裡都有指標,工作年限超過多少年,是可以轉為正式員工的;

2、提升自己的能力。作為勞務派遣工可能很難接觸到用人單位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學到核心的技術與能力,但任何一個崗位都是可以學得到東西的,通過在勞務派遣期間主動去學習崗位的技能和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可能這家企業本崗位是用勞務派遣工,但在其他公司就是正式員工,所以學到了東西后,可以嘗試找與用人單位同行業的相同崗位。

最後,總結一下,不管在勞務派遣公司還是用人單位,歸根結底還是得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的能力達到了,就算在勞務派遣公司,也會有實現價值機會。

歡迎留言討論,關注後可隨時諮詢勞動關係事宜。


職場老劉


勞務派遣公司作為一種非實業性的勞動服務機構,確實不是求職者特別是年輕人理想的平臺,他們希望能進入機關事業單位成為一名正式編制的公務員,或者進入以知名企業為用人單位,成為一名合同制員工。但是,在現今勞動法規環境下,由於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以及企業用人用工遇到的現實困難,目前在勞動力市場實際用人的單位,大多是勞務派遣公司,用工單位不願直接用人,原因大致如下:

1、不少用工單位,鑽勞務派遣制度空子,既想用人,又想少化錢,無視政府同工同酬的三令五申,我行我素,惹得天怒人怨,這是勞動監察部門監管的重點。

2、不少國企不敢用合同制員工。哪個單位不想把能力強,技術高,有紀律,潛力大的青年俊才牢牢地抓住。有句話,21世紀最值錢的是人才。但是,在人才尚未破土而出前,誰都不知道這名員工是人才還是攪屎棍 ,人才需要時間成長,勞動關係時間過了一定年限,有期限合同工就變成無固定期限員工,萬一是枚攪屎棍,那企業管理這類員工的成本將是無法估量的。

3、有關部門在監管這些用工單位時,特別是考慮企業和員工長期短期利益的兩難處境,這在勞動法規相關政策制定也存在不少放和收的矛盾。既要防止企業損害員工利益,又要防止企業不堪重負而倒閉所形成的對員工利益的損害。

所以,身處勞務派遣公司的派遣工,你的出路,就在你腳下。中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財富積累無法像有幾百年工業化積累的西方福利國家。優勝劣汰,效率優先還是職場生存之道。你得充分利用在用工單位的平臺,把自己的經驗技術充分的提升,只有自己強大了,成為企業流程中難以替代的角色,即使用工單位無視你,獵頭公司、職業中介也會把你給抬進你心儀的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