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长江老农


现在已经是过完年了,可以说年轻人都跑城里上班去了,只会留下来一些妇女老人了。不过在农村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既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说实话这类人每个村都是有的,整天在农村就不干好事,要么打麻将,要么就是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要说他们哪来的钱,其实多数都是偷鸡摸狗得来的。

这些人多数都是赌徒,很多时候都是啃老的,反正活不干就打牌,没钱了就问家里面的老人给,有些三四十岁照样如此,父母不给的话就是打他们,可以说是农村典型的不孝子。遇到这类人也是挺无奈的,靠教育是教育不过来的,已经不走正道了,只知道在农村瞎混而已,更是天天打光棍的。

当然这类人也会自己去找钱的,他们找钱的方式肯定用的不是正道的,就比如说打麻将来钱吧。毕竟他们天天打麻将也不是白打的,自然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了,很多时候都可以赢一些钱回来的,村里面的人一般都打不过他们,所以说他们就是靠着打牌赢钱,从而继续打牌。

而如果实在缺钱的话,那就是直接跟别人一起做局了,就是合伙坑牌友,一场下来赢个几万块钱,也是够他们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至于说没人愿意跟他们打牌了,那就直接去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了,晚上去偷狗,更是直接去摘农民种的菜去卖,都是来钱的方法。

有一些人更是去农民的没人住的老宅里面搬些值钱的老物件,也能够卖一笔钱的。反正他们只要能够搞得到钱的渠道都会去干,真的是属于无恶不做了,只不过农民对此却是敢怒不敢言的,毕竟家里都是老弱的妇女老人,哪里敢惹他们呢。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呢,都说说吧。


深山老农民


我村就有一位农民,既不出去打工,也不种地,每天打麻将,但是不缺钱花。

这位仁兄今年四十一岁,从年轻就职业打麻将。后来结婚了,老婆不允许他打麻将。经常闹矛盾,后来因为打麻将离婚了。这个哥们情商高,离婚不到一年就找了一位比自己小八岁的小媳妇。到今天已经再婚七八年了,这位夫人支持他打麻将。媳妇出去打工赚钱,他在家打麻将,两个女儿有他父母照顾。

他家现在是棋牌室性质了,大家都去他家玩麻将。如果有人自摸了,就给他十块钱的喜钱。他自己也下场打麻将,他有一个原则,输三百就不玩了。点子好就多玩一会,赢更多的钱。

我经常去他家看热闹,我在他身后看他打麻将。我知道他会码牌,会记牌。他记忆力好,记牌记的清楚。这是本事,也不算出千。

过年这几天,在外边的有钱人都回老家了。很多也喜欢打麻将,过年期间他就可以赢三四万,基本年年如此。回家过年的人、流动性大,也比较富裕,都不太在乎。

平常,他一天经常性的赢个千八百的,输就是三百。多于三百就不玩了,掌握的很好。二十多年就是这样过来的,白天打麻将,晚上下饭店喝酒,就是这样的混日子。

打麻将不是什么正经事,把这个当作职业。是失败无聊的人生,哪有什么人生价值。赢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


农村里的逍遥


你还别说,这样的人,不少,我每次回到老家农村,没有出去打工的几个人,每天都是在打麻将,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基本都是围绕麻将转,我堂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多岁了,基本没有出去打工过,时不时干点农活,还干不好,每天除了打麻将就是打麻将。



对于这些人,他们钱从哪儿来?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

1、打的小。能够凑在一块的,都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之人,大家都是穷人,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甚至连女人都没有,老光棍一条,即便有,女人也跟别人跑了。所以,大家穷,又好这一口,那就打小一点,一块两块的打,很少有打5块的,可能一天下来,运气比较背,最多也就输不到100块。


2、欠债。因为没钱,那就赊账,欠着,有的开始不同意,但你不同意,就没人陪你打了,那好吧,有,总比没有强。

3、有输也有赢。想想,这些人,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技术比谁牛,都差不多,所以,你今天输了,可能明天就赢了,有输有赢,算下来,其实是不输不赢。

4、虽然穷,但毕竟还是个人,总有一点收入。如出去打零工,或者种地也会有点收入的,够打牌用的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说起这打牌,小周是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有一个非常喜欢打牌(桂林字牌)的妈妈,小时候没钱打1毛一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我也成家立业,这牌打的越来越大,1毛、2毛、1块、5块,10块!到现在有时一晚上能输上千!

小周打小就特别不喜欢打牌的人,这些人打牌成瘾,输了的总想回本,有时能整夜整夜的打。为打牌这事,父母经常吵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回想起来真的特烦。

农村今天打牌打麻将的人依然很多,麻将馆里哪时去看都是满人,仔细看还有有些老面孔,几乎每天必到,这些人一不打工,二不种地,整天打,哪来的钱?小周根据自身以及身边的朋友,分析可能有下面一些原因:

一、子女长大成人,家庭负担小,地承包了

现在农村一些上了五十岁的,种田种地,有心无力,子女在外不放心老人种地,干脆就荒废的荒废,承包的承包,承包的一年有一两千,平时子女逢年过节拿一点,有时有什么杂活短工,也会出去挣一点,身上打麻将那点钱总是有的。


而据小周观察,这喜好打麻将之人,一年到头有输有赢(打太大翻不了身的另算),一堆牌友之间可能就是那一两千彼此之间打转,换句话说,类似小周妈妈这样的,一年输赢其实基本持平,唯一浪费的就是时间和精力。

二、老江湖,赢新手

每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两个打牌打的炉火纯青,算得上是“术业有专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打牌营生,靠打牌养活自己。这些人最喜欢打牌的新手,十有八九新手会输,特别是那些常年在外打工,过年过节回来的,财大气粗,遇上这些老油条,输的一点脾气没有。

这些人难不成出老千?非也,像字牌和麻将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对于常年打牌的人,会猜牌会记牌,几乎每手牌都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而对于不怎么打牌的人来说,错误百出,牌局上看的不够远,想的不够多,而运气,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你会发现,老手都稳,侥幸你赢了,老手也会以输了有理,赢的不给走接着打下去,时间一长,你还是会输。


对于这些老江湖来讲,不用太多启动资金,就可以浪迹在麻将馆了,有些人可能会问,这些人是不是特潇洒?这么说吧,一日三餐不规律,泡面一顿,白米饭加点辣椒酱又是一顿,眼睛暗淡无光,生活邋遢。偶尔遇上高手,一夜回到解放前,整个人的经济状况也是在奔溃的边缘,毕竟牌场狼多肉少,送钱的新手不多见。

三、好吃懒做,借东墙补西墙

麻将馆还有这么一群人,一年可能打个把月工,有点钱就打牌了,平常好吃懒做,牌打的不大,就是消磨时间,输了没钱了就东借一点,西借一点凑合过日子,实在凑合不下去,又出去做点工,一生就这样循环着,这类人多半还痴迷彩.票,总做着一夜暴富的梦。

四、少奶奶型

农村现在谁都知道娶媳妇难,所以娶个媳妇回来就差供在桌子上了,在家里绝对的少奶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打牌那点钱自然是有的,输了就问工地上打工的男人要,输了家婆家公也会给,实在输大了就跑路啊,家不家的哪有那么多想法,再嫁一个可能更好。真是一股歪风啊,小周对这种农村少奶奶是哑口无言。



总结:年过五十打牌过于痴迷,费神又伤身;想从牌桌赢下人生的那是痴人说梦;东借西借总有一天你会诚信丧失殆尽;少奶奶型终究不得圆满。奉劝一句吧:远离打牌痴迷,踏实过日子,生活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等着大家去发现。


农人解说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不知不觉,已经是2019年的三月份了。农村朋友该打工的绝大多数的都背上行囊离家了,种地的也挽起裤脚下田干活了。可是,你只要随意在小镇的牌友区走一圈,你就会发现有些人整天就是打麻将,甚至整年打麻将,牌桌上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他们整天游手好闲,哪里来的钱呢?

一、有社会补助。一点就认识一个老爷子,真真嗜赌如命,打牌可以连饭都不吃。老爷子也是命苦,年轻的时候因为意外失去了一条腿,一辈子没有结婚。后来,领养了一个女孩,既当爹又当妈地抚养女孩长大,去年也嫁人了,应该也给了老人不少的彩礼。

现在家里就剩老爷子一个人了,家里也没有盖新房,就在镇上租房住,没有别的嗜好,就喜欢每天在牌桌上打牌。因为老人的情况,村里为老人申请了“五保户”,每月也能领不少的社会补助,老人就靠一点积蓄和补助过活。

二、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子女供养。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老来就喜欢打两圈麻将,子女们一般也不会干涉,偶尔还会寄些钱费老人娱乐。

三、带孩子上学的宝妈。如果你到去过牌友圈,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年轻女性。她们一般都是年轻妈妈,在农村家里带小孩上学。子女上学后,趁着这个空档就会跑来打麻将。至于她们的钱哪里来的?肯定是在外打工的丈夫挣回来的!

四、靠“技术”在牌桌上混吃混喝的人。你还别说,还真有人能够靠着打牌养家糊口的。他们往往浪迹牌场多年,靠着不正当的小手段赢取牌友的钱。当然,这类人绝对是少数,毕竟有“十赌九输”说法。

总结:对于年轻人来说,靠打牌来养活自己总归是不靠谱的。而老年人,赌资小些,以娱乐为目的打麻将还是可以的,可以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以上是一点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于上述案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吐槽、批评指正和补充。

——END——(完)


一点三农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我们农村也有这样的人,我邻居已经好几年没有去工作了,整天在家什么都不做,见的最多的就是他去打麻将。我们也很好奇,他几年不工作,那里有钱买饭吃。原来,听别人说他每次打麻将都能赢钱,一次赢个一百几十,有时候还能赢个几百块。不知道真假了,反正,我叫他赌神了。可能人家就有这个赌命吧。


还有另外一些人是经常找家里人拿钱打麻将。而且有些农民打麻将玩的金额数目是比较小的。打一天麻将要么赢一百几十要么输个一百几十。所以,他们的钱每天就是这样来来去去。

还有,我村里有位农民。家里有老婆和有两个孩子,又有父母要养。自己只是偶尔去打一下散工,平时也是经常见他在麻将台上。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没有钱,家里孩子生活都过的很寒酸。要说他为什么会有钱去打麻将,那是因为他把家里所剩无已的生活费都拿去打麻将了。


一个男人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懒惰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我觉得一个男人要以家庭为重。不要为了一时开心,而不顾家庭。


三农天地


我们隔壁就有一个棋牌室,一共有六个麻将桌,一个打扑克的桌子,一年四季打牌人最多时分两个季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就是夏天,也就是这段时间,每年的七月份。

我们这集中居住着三个组共一百户左右近四百人,每年春节大家都知道的,外出打工的都回家了,春节前后十天基本上是满的。另外我们这年轻人基本上以做服装为主,年龄大点的也是从事服装业这块的,服装厂每年的七月份正是淡季放假,也就导致外出务工的回家休息,棋牌室就成为了这批人最好的休闲场所,但没春节人多,每天也就三四桌。至于平时打工的都出门之后,每天也就一到两桌,有时一桌都没有,打牌的都是以年龄大的妇女为主,另外偶尔下雨时有些就在本市附近打工的年轻人也来凑凑热闹,基本上没有什么无业游民吃低保之类专门打牌的情况。


老财余


在农村确实有这类人,我老公大哥就这样,老婆得病死了(活着的时候也一样的生活方式),现在一家三口都有地,儿子在派出所上班,自己连自己都混不住,别说成家了。姑娘上高中,全家都有低保,加上地租。他一有空就打麻奖,儿子摔伤,他扔下不管,让我们垫付医疗费,到现在一分钱没还,我家就靠打工,只有老公一人的地。这几天不知上哪出去躲帐,一声不吭把侄女推到我家,我家本身就养着没人要的婆婆(公婆的地早被老公两个哥哥分走了)。关键是侄女跟他父母一个德兴,十九的人了吃完饭连饭碗都不能挪一下,老是仇恨我家买了房子开了店。这类人是国家惯坏的,你把这类人的低保停了,他出去打工挣钱,全家或许会珍惜钱的。


lucy180


可以这样说,他们手里根本就没有钱,充其量不过是勉强糊口度日罢了。

我在农村时有个邻居。两口子都是常年玩麻将的高手和专业户。平时他们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利索,胳臂上夹着厚厚的褥垫手里拎个精致的包,不知内情的外人还真以为他们是在哪个单位上班,我有时问他们下班了,他们还真一本正经的答应说是下班了,有一天,我看他们俩有说有笑的往外走,也笑着对他们说,今天肯定是赢大钱了,要不然怎么能那样高兴,他俩见我问,也就实话实说,昨天晚上确实是赢了点钱,但都还了前几天借别人的钱,又说,要是玩麻将能挣钱,就都不去种地了,我拍着大腿对他们说,你们再赢钱的时候送到我这里给你们存着,他们俩笑而不答,急匆匆地走了。

这些人玩麻将是不分黑白天,想去就走,一旦赢了钱,那是生怕别人不知道,逢人便说见人就告诉,又是装酒又是称肉,大吃二喝一顿,可输钱时就互相埋怨,互相指责,甚至互相谩骂了,家里几天都不烧火做饭,清。锅冷灶,有时候家里米供不上吃了,还要回娘家去借,平时不但打麻将要东挪西借,就是孩子开学生病也要靠借高利贷应付,他们的钱就是这样来的。

还没有听说,也没有看见谁是靠打麻将发家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也没有看见过这方面的经验报道,而因常年玩麻将赌博落得个妻离子散,无家可归的人倒是时有耳闻。

其实每天打麻将,论输赢就是赌博是不务正业的,是不受人赞成和尊重的,同时也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有这样爱好的朋友还是早日收手为好。毕竟靠辛勤劳动才能走上富裕之路,过上小康生活才能真正有钱花。


文笔新兵


农村有些人,即不去打工,又不种地,整天打麻将,他们哪来的钱呢?

这种情况,钟情三农每次回家都能够深有感受,据我观察,出现在这种场合的农村人主要有两类,

第一种就是靠国家救济补贴度日的所谓“贫困户”(这类人以中青年人为主)
第二种就是有钱养老的农村有钱人。(这类人以老年人为主)

打牌的贫困户:这些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有的则属于自暴自弃,索性过上了不劳而获的日子。我们村就有好几位,有的是由于因病致贫,干不了体力活和农活,天天在家养病,每月定期到县城医院透析两次,其余的时间大多都是在牌场度过。

打牌的老人:还有一些牌场的常客大多在年轻的时候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或者家中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比如说孩子在外能够挣大钱,就让老人在家赋闲养老,打打牌找个消遣。据我仔细观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村还是比较多的。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农村“隐形富豪”。

农村地区牌局成为常态。

虽然这些年老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家户户都将原本的旧瓦房翻盖为了如今的两层或者三层小楼,而且大家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老乡们的精神娱乐追求却显然还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还是以几十年前的打牌为主。

你说的这种情况,笔者也是深有体会。因为每次返乡探亲的时候,总能够在村口的小卖铺看到一堆人围在一起,人群最当间就是一张麻将桌,分坐四人要么在打麻将,要么就是炸金花,周围有十来个闲人在围观。而且这样的情况几乎常年都会出现,这些牌局上的常客大多是中年人为主,极少数的则是以农村留守妇女。
而且我知道,一斑足以窥豹,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是如此,许多人赋闲在家,以打牌度日,浑浑噩噩余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