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夏军队靠什么抵挡住了蒙古大军的多次进攻?

阅览古今事


西夏能阻挡蒙古前进有点言过了,只是顶住了蒙古的四次征伐。

西夏之所以阻挡蒙古,主要是政治斡旋和军事彪悍有关系。

西夏国土面积小,但是军队数量大。

据史料记载,西夏当时军队五十万人,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小小的西夏,也就现在宁夏和甘肃一带,没多大地盘。但是为了存活下去,军事上一直被统治者尤为重视。因为周边不仅有蒙古,还有前期强悍的金国,还是南边的宋朝。几方之中,只要西夏最弱。

第一次蒙夏战争,发生在铁木真消灭西夏盟友游牧民族克烈部。长期以来,西夏和克烈部保持盟友关系,共同对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消灭克烈部后,紧接着就来洗劫了西夏。

西夏政治斡旋,于夹缝中求生存

第二场蒙夏战争,发生在成吉思汗欲征伐金国的时候。当时,蒙古帝国刚成立,金朝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崛起后的强大蒙古。为了瓦解西夏和金朝的同盟,铁木真毅然决定扫除西夏。这场战争遭到西夏的强烈抵抗,最终蒙古军队失败而回。

第三次蒙夏战争,发生蒙古占领高昌。蒙古军进攻斡罗孩,大败西夏将领李承祯,拿下斡罗孩城,逼近西夏都城中兴府。西夏军设计伏击蒙军,最终还是被蒙古军围城,夏襄宗求和,与蒙古结盟,对抗金国,并缴纳岁贡。

第四次蒙夏战争,发生蒙古西征。当时,蒙古要求西夏协助蒙古一起西征花喇子国,但是西夏朝廷拒绝。成吉思汗立马率军征讨西夏,西夏神宗逃走,传位于夏献宗李德旺。李德旺为了抵挡蒙军,再次与金结盟。可惜被蒙古将领孛鲁发现了西夏的企图,立刻攻夏,拿下了银川。

西夏灭亡

第五次蒙夏战争,是成吉思汗亲自征讨,最终灭了西夏。蒙古大将阿答赤先后拿下甘州、沙州和肃州等要城。夏献宗忧虑致死,传位于夏末帝李睍。紧接着蒙古相继攻下夏州,灵州,围攻都城中兴府,夏末帝出城投降,西夏灭亡。

党项族灭亡

遗憾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死于这次战争。史书记载成吉思汗是染病而死,死前尚未攻下西夏都城。据传蒙古人因铁木真之死迁怒于西夏,拿下西夏都城后,即执行灭城。西夏也因蒙古的屠杀,众多文献,城池,人口,文化,毁于一旦。现今,再也找不到党项人的踪迹了。据说侥幸活下来的党项人也隐姓埋名,或者逃往金国,南宋,逐渐淡出了历史。

西夏能阻挡蒙古二十二年的征伐,已是万幸。面对强大的蒙古帝国,弱小的西夏,凭着外交,军事手段,一次次化解了危机。但是,最终还是被灭了。

历史虽然血腥,但是真实,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历史,我是热爱历史的同学。


热爱历史的同学


读过元史的人都知道,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6次出征西夏,终于在第6次将西夏灭国。因此有人就会有这样的问题,西夏是靠什么抵挡住了彪悍勇猛的蒙古大军的前5次进攻呢?但是在我个人看来,与其说是西夏军队击退了蒙古大军的进攻,还不如说是西夏被动成为了蒙古军队的锤炼场地。当时对蒙古有真正威胁的是金国,而刚刚建立的蒙古国实力弱小,粮草军马明显不足,蒙古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国力,就必须要磨炼军队,抢夺粮草,而西夏国就恰恰成为了蒙古大军的目标。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蒙古大军对西夏多次进攻的成败。

1204年三月,成吉思汗以西夏接纳蒙古仇人为借口,派军攻打西夏的北部边疆,此为蒙古大军对西夏的第一次征战。在进攻定州和乞邻古古撒城时,蒙古军连续围困西夏守军两个多月,两城最终不攻自破,蒙古军在城内大肆抢劫后又向东进攻。然后一直打到龙州,攻破了重镇落思城,又在龙州一带大肆掠夺,把老百姓、粮草、骆驼马匹等全部虏回了草原。第一次进攻,以蒙古人的完胜而告终!

1207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在突破了西夏的边境防线后深入西夏统治区的腹地,对西夏进行了第二次试探性进攻。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经黑水城到达了西夏连接东、西两厢的战略要地兀刺海。西夏军见蒙古人来了,急忙退入城内死守。久日围攻不下,成吉思汗想到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火攻破城的办法,用点燃的燕子烧城,这些燕子满城乱飞,不一会全城便都着了起来。守军忙着灭火,城里顿时大乱。蒙古军乘机攻城,将城内大肆抢劫一顿,随后又在西夏境内耀武扬威一番后回到草原。此次进攻,同样是以蒙古军队的完胜告终!

1217年,成吉思汗又亲率蒙古大军第四次进军攻打西夏。同年12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军渡过黄河,木华黎也积极配合成吉思汗,从侧面长驱直入,两军会师很快便包围了中兴府。西夏皇帝一看蒙古大军来侵,拍拍屁股一溜烟跑了。城内的西夏守军看到皇帝都跑的没影了,于是作作样子后就向蒙古军投降了,而成吉思汗见到西夏向自己投降了,也就率军回师继续打花刺子模国,木华黎也率部继续攻打金国。西夏见蒙古各部都撤走,不禁又为自己的诈降高兴了一把。事实上,很快他们就要为自己的愚蠢想法付出代价了!此战蒙古军队不战而胜,还是完胜!

1224年9月,勃鲁亲率蒙古军突袭西夏,蒙古军队第五次攻打西夏。西夏军猝不及防,东北部重镇银州被蒙古军攻陷,西夏军守将塔海被杀,10万西夏守军全军覆没。西夏皇帝急忙派人再次向蒙古表示投降并派遣了人质作抵。由于当时蒙古军在各战场都很紧张,各部都无法集中力量,勃鲁见西夏投降,在安定了局势后,便又重返金国战场。第五次征讨也不了了之,西夏人庆幸自己又躲过了一劫。而事实上,西夏已经是一败涂地了!

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渡过黄河,对西夏发动全面进攻。蒙古军陆续攻克了盐州川、积石州,西夏军崩溃。之后蒙古军又顺势南下,接连拿下金军驻守的临洮府肃临及洮、河、西宁、德顺等州,取得了在西北地区的大捷,随后攻破中兴府,至此建国189年的西夏王朝,终于被灭亡国。第六次征战,蒙古大军以西夏的灭亡而宣告完胜!


盛说纷纭


蒙古崛起和国运有关。我们来看看他的运气好到多么令人发指的地步。先说西夏蒙古崛起西夏已经衰落到不堪的地步最主要的是他的最大靠山辽已经不存在了。而辽的残兵败将建立了一个看似庞大实则空虚的新帝国。这个西辽帝国不仅仅已经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昔日的马仔而且两方还多有死掐。而失去辽的保护西夏什么也不是。在北宋的时候西夏就多次借助辽的威胁而成功躲过宋发起的灭国战。再看宋金之间宋多次北伐消耗了金的实力和注意力。同时金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了战略中心也从白山黑水间移到了中原。也就在以后很快丢了自己的老家被蒙古堵在本属于北宋的几个孤城。在这里民心可想而知。而且在宋和金的多次死磕中北方的汉人因为得不到南宋朝廷的认可纷纷加入了蒙古大军。多则数十万少则数千。因为他们的心态就如同金庸笔下的郭靖。蒙古自此发达了抖起来了。蒙古的西部国家也在捉对厮杀。而蒙古不仅可以轻松对付他们同时也能大量收编来自辽,金,汉人以及各种西部国家的归顺者。直到这个帝国达到盛极一时的巅峰。有此可以看出西夏不是抵挡了蒙古。而是最初蒙古的主要精力在对付金国的同时根本不可能一口吃掉西夏。所以蒙古采取的是消耗策略,一点点把西夏推向死亡。这是一个处在上升期帝国对付日薄西山的王朝采取的最经济最合理也最有效的战术。所以西夏每次盼来的蒙古撤退都不是一种胜利而是蒙古达到目的后的短暂休整。就如同被毒蛇咬了一口的老鼠看上去跑开了但事实上它已经死了。


夕惕若厉23


在当时西夏当然是有实力抵抗新兴的蒙古帝国,可强悍的蒙古军也并不是虚名。但是对于多次攻打不下,也是蒙古的一种战略。

成吉思汗想成就霸业必须消灭金朝,但是实力悬殊,所以必须先孤立金朝。西夏同金朝是盟友,灭西夏使金朝不仅失去一个盟友,也是金朝失去西方一缓冲,导致金朝后来的灭亡命运。而蒙古就能够进一步逼近中原,奠定日后统一中原的根基。

再者,蒙古帝国初建,财力物力并没有之后的那么强大,攻打西夏也不会太轻松。虽然蒙古一时间灭不了西夏,可是西夏也打不过蒙古。蒙古数次攻打西夏是战略部署,循序渐进一步步逼近,而且每次进攻就会锻炼军队战斗力、消磨殆尽西夏的意志;攻打的地理位置也是精心计划。经过数次对战,此消彼长,蒙古与西夏的实力悬殊就不存在了。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四次大战,直到第五次,战机到来之际,蒙古一举将西夏灭国。





溪水西流


蒙古总共对西夏进行了6次征讨,前前后后纠缠了22年,第六次的时候成吉思汗死在了征讨途中。

至于为什么会纠缠这么长的时间,主要的原因还是西夏所处的地形易守难攻,而前期的蒙古人是不善于攻城的。

前两次进攻都是在蒙古建国之初,那时候根基不稳加经济文化方面肯定是跟已经一百多年历史的西夏有一定的差距的。

从第三、四、五开始都是以蒙古的胜利告终,直到第六次蒙古才下定决心灭掉西夏。这一次成吉思汗也死在征讨途中,这也导致西夏灭亡之后蒙古开始对西夏进行疯狂屠城。


小宋品历史


西夏民族非常顽强。城失了巷战、屋失了地道战...连王妃也不屈而死!


寒雨59435182


第一,蒙古在进攻西夏前,战争主要针对游牧民族,对于西夏这样定居文明战争没有多少经验,

第二,西夏本身是羌人的一只,也属于游牧民族,只是在李元昊时统一建立国家。唐末党项人战斗力也是非常强的。这一点可以从它跟宋朝与辽的战争中看出。

第三,西夏人在打不过的情况下,奉献一个妹子和大量财物给成吉思汗,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灭亡的进程


黑白史地理牧


西夏处于西北贫瘠之地,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西夏的几个城市就像军区一样,全民皆兵,蒙古人每打下一个城市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蒙古人能够灭了西夏,还是靠多民族的敢死队(炮灰),如果互相之间比拼实际人口,输的绝对是蒙古。


静夜思160519196


拿打游戏来说吧,西夏有六格血。蒙古的装备不好,还没有满级,一战下来,消耗西夏一格血,打了六次,最后把西夏耗死了。打完西夏的蒙古,换了装备,升级加了技能,退倒了金和宋。蒙古强在同时期的对手都弱,能做为对手的金已经开始腐化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