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1. 播種時間 (5-10cm 地溫指標)

玉米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6-7℃,但發芽需較長時間,容易黴爛;當耕作層地溫在10-12℃時,種子發芽較快而且整齊,一般需要12天才能出土,生產上把這一溫度作為播種的最低溫度指標。

5-10釐米的地溫穩定通過10-12℃時為播種的最佳時期。地溫與氣溫的關係為地溫比氣溫低2℃。鹽鹼地播種期延後,即地溫穩定通過13-14℃時為播種最佳時期。播種過早溫度過低種子黴爛,播種過晚成熟度不好,影響產量及質量。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2. 播種深淺度

目前常見問題為:播種深淺不一,並且覆土厚薄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種子出苗慢,淺播覆土薄的出苗快,但播種淺的種子易被雨水沖刷和太陽直曬難以發芽,直接影響出苗率。

播種時應避免過深或過淺,覆土應均勻一致。 土壤質地粘重,墒情好的可適當淺些(土壤相對含水量65-70%),3-4釐米,土壤質地疏鬆,易於乾燥的砂壤土地,可適當深些,4-6釐米。如果土壤板結要及時破除,可以在未出苗前用鎮壓器鎮壓,鎮壓強度根據發芽程度確定。

3. 用種量

小壟栽培的模式,稀植品種一般保苗3500-4000株/畝,用種量大約是1500克,密植品種一般保苗4000-5000株/畝,用種量大約是2000克;用種量可根據播種時的土壤墒情地溫適宜程度酌情增減5%-10%。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4. 品種選擇

選擇當地通過審定的合法經營渠道提供的玉米品種,沒有種植過的新品種可少量嘗試種植。

5.底肥選擇

底施肥的標準。根據玉米生長的需肥規律和需肥特點,應選用高氮、低磷、高鉀的複合肥,不宜使用氮、磷、鉀均衡的複合肥料作底肥。另外根據玉米的需肥規律和需肥特點,選用高鉀的肥料,可以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促進玉米後期增重,以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重施底肥和玉米生長期追肥相結合。一次施足底肥,因為玉米生長期較長,會不同程度上造成玉米後期脫肥,影響產量;另外一次性施入底肥,用量大,易燒苗,會給玉米一播全苗造成影響,所以應玉米底肥和追肥相結合。一般每畝施用優質複合肥20~25kg。

6.種肥同播標準

最常見的是種肥隔離不夠及底肥太淺,偏施情況下種肥隔離距離為6-8釐米,正施底肥與種子的距離為12-15釐米。所以在整地施肥時應深施,即在滅薦前趟一下然後施底肥,保證深度。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7. 拌種防治苗期病蟲害

玉米苗期病蟲害一般有金針蟲、蠐螬、地老虎、螻蛄,根腐病等病害,建議對玉米種二次拌種。防蟲子拌種劑成分一般有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等,防病殺菌劑一般有咯菌腈,苯醚甲環唑,精甲霜靈及其復配製劑等,一定要選擇專業的種子處理劑。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8. 適時早間苗定苗

適時早間苗的好處:

①.玉米早間苗可以避免擁擠遮光,利於植株生長。②.節省土壤中有限的養分和水分。ƒ協調植株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的矛盾,使二者互相促進,地下部分根系健壯發達,地上部分植株粗壯而不徒長。④.減少間苗時的傷根斷苗。

間苗定苗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①.適時早間苗,定苗,防止苗慌。玉米間苗一般在3-6葉期間苗,5葉期最佳,春玉米最遲不能超過6葉期。②.注意天氣情況。最好在晴天下午進行。ƒ.根據苗相決定取捨。間苗定苗要掌握“去留存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的原則。對矮苗密葉苗下粗上細而彎曲遭病蟲侵害的苗以及有明顯差異的雜苗徹底去掉。選留那些大小一致植株均勻莖基扁的壯苗。④.保證密度。對缺穴斷壟處,可在相鄰穴(行)留兩個苗,但雙苗要儘量大小一致。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9. 及時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目前常見情況為:盲目增加用量、品種使用單一、各種農藥混配、用藥時間不合理及與有機磷的使用間隔期短等。

除草劑施用環境:土壤溼潤,相對溼度80%;溫度適當(≥15℃),避免高溫(≥ 30 ℃ )、大風天氣及土壤乾旱時禁止噴施除草劑。

玉米田苗前除草劑最佳施藥時期:玉米播種後4-6天至出苗前5-7天。豐信玉米大託管方案,苗前封閉除草劑丁草胺異丙甲草胺莠去津配方。

玉米田苗後除草劑最佳施藥時期:玉米出苗後3-5葉期。苗後除草劑配方一般是煙嘧磺隆莠去津或硝煙莠配方除草劑,如有特殊抗性雜草,如打碗花,可以用氯氟吡氧乙酸,如香附子,可以用二甲四氯唑草酮配方,無論選擇哪種除草劑,最好要在雜草2-4葉期使用。

春玉米播種及播種後管理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