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走进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蓝白相间的幢幢楼房映入眼帘,在深秋时节更显得宁静、祥和。这里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中心区人口2万人,辐射区人口10万人,目前,已建成楼房4790套,且已全部分配到户。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A20号楼301室是一套“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房子,窗明几净,一家人住在这里宽敞舒适。今年68岁的主人郑奎元和老伴陈多莲2018年秋天从横梁乡团庄村搬迁下来,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两口感觉真的很幸福。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居民陈多莲:“住的楼房确实又暖和、也干净,天下雨我们也不怕把我们滑到、拌翻,这就是习主席的好政策啊,想不到我们还住上楼房了,确实也就好啊,我们老人们就真正的好,确实就路又平,走路起就好啊,各个方面都好”。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近年来,我县把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自2012年以来,先后建成12个移民新村和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同步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累计搬迁移民6.24万人,实现横梁、干城、新堡3个乡镇整乡搬迁。如今,山上山下两重天,移民群众的梦想终于成真。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74岁的老党员刘强,以前住在横梁乡磨石沟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很不好,去年搬迁到绿洲小城镇,住上了宽敞的楼房,过上了惬意的生活。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居民刘强:“在这个地方,绿洲绿洲,绿化的也好,设计的也好,楼房也住好了,水啊、电啊,啥都供足着哩,好着里。比着山里就真正好着哩”。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我县按照超前规划、政府主导,自主选择、统一建设的原则同步推进移民住宅建设,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为移民农户补助建房资金。根据搬迁群众的经济条件和意愿,设计多种户型,由群众自主选择。建房过程中,群众还能亲自参与建设、参与监工。对无搬迁能力的低保户、特困人群实行政府兜底,由政府免费提供小户型住房并配备基本的生活用具。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安居方能乐业,优居增进和谐。我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统筹做好移民搬迁住房建设的同时,还大规模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安置房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长期以来,我县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多层次、多方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让广大征迁户早日搬新家,实现安居梦。 随着一批批项目的完工,一幢幢高楼的落成,许多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搬新居,住新房的梦想也即将实现。截止2018年底,全县集中在古浪镇、土门镇、大靖镇、裴家营镇、黄羊川镇等区域共完成棚户区改造 10686户;改造农村危房30805户,全县住房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县城镇房屋拆迁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车兆旭:“我县自2012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截止目前共计改造10686户。其中,2018年新建安置房2500套,分别在县城、大靖镇、土门镇建设。2019年在大靖镇新建安置房300套。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随着棚改项目实施,拆除原来破旧的房屋,搬进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步改善了相关基础设施”。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记者:周光耀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扫描二维码 ↓ 下载【看古浪】手机APP

安居工程安民心 千家万户更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