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華為電視依靠創新不可行,選擇降價與其他電視企業競爭

華為在今年8月以榮耀品牌率先發布了電視產品,不過產品不叫電視而是起了個獨特的名字--智慧屏,其實說到底還是一款電視產品,當時它強調要以創新改變電視市場,然而兩個月過去其電視產品銷量不佳,選擇降價800元(電商平臺顯示降價500元+送300元購物券)促銷,還是迴歸到了價格戰的老路。

華為電視依靠創新不可行,選擇降價與其他電視企業競爭


電視行業創新難

電視產品的核心部件是面板,面板佔其成本的比例超過六成,這也是人們購買電視產品所最看重的部分,畢竟人們日常面對電視首先就是電視的顯示屏,而眾多電視企業也主要針對顯示屏進行創新。

在面板技術方面,韓國企業居於領先地位,LG主推OLED電視,三星則主推QLED電視,而這兩種電視產品目前在高端電視市場已佔據大部分比例。中國電視企業針對顯示屏部分的創新主要在於外觀方面的創新,例如將電視做得更輕薄、曲面屏等待,這是因為中國電視企業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

由於中國電視企業20多年來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因此它們一直以來都是主要依靠價格戰奪取市場,即使是先後掀起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等概念的樂視、小米也主要是依靠價格戰取得優勢。小米在去年四季度奪得國內電視市場份額第一名並保持至今,隨著小米在國內電視市場取得優勢,國內電視均價在進一步下滑,凸顯出價格戰進一步趨於激烈。

中國電視產業鏈當然認識到自己的弱點,為此十多年來以京東方為首的中國面板企業竭力在面板行業進行努力,到如今京東方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華星光電已成為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它們在液晶面板生產技術方面已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它們投產的10.5/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為全球最現先進的生產線,中國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地。

京東方、華星光電在液晶面板生產技術方面實現趕超後,開始在面板技術方面加速追趕韓國面板企業,其中京東方已成功投產中小尺寸OLED面板並以成為全球第二大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產企業,它們也在研發8K液晶面板顯示技術、大尺寸OLED面板技術,不過還需要時間在面板技術方面跟上韓國企業的腳步。

華為電視難創新被迫迴歸價格

華為進入電視行業的時候曾高調宣稱要以技術創新改變中國電視行業主要依靠價格贏取市場的局面,其希望依靠自己在5G、AI、芯片等技術方面所擁有的優勢增強自己的電視產品競爭優勢,提升產品價值。

然而回歸到現實,5G與電視產品的結合會導致電視的成本提升,如果電視使用5G數據連接服務將導致日常使用成本劇增,故對於電視來說顯然是有線寬帶更適合;至於AI和芯片技術方面,目前AI應用於電視產品主要是語音輸入,這並非是華為所獨有,芯片技術方面華為電視芯片並不具有獨有的技術優勢。

華為似乎也認識到了上述的問題,華為目前發佈的電視產品均沒有搭載5G芯片,其所強調的核心技術優勢並沒在這些電視產品上得到體現,然而其定價卻遠遠高於傳統電視企業的產品,最終導致上市至今銷量寥寥。為了改變這種窘境,就看到了這次雙十一促銷降價的活動,其55英寸的榮耀智慧屏在優惠後的價格是2999元,已與TCL等傳統電視企業的同尺寸產品相當,可以說它已回到了與傳統電視企業依靠價格戰奪取市場的老路。

當然華為的電視產品即使在降價後依然在性價比方面不如小米電視,小米電視55英寸價格低至2099元,考慮到以往華為手機、華為手環追隨小米進行價格戰的前例,如果華為電視這次降價後依然未能取得預期的銷量,不排除它會進一步降價,以接近小米電視的性價比來爭奪市場。

華為電視在剛開始階段將電視產品定價高昂,或許是藉此打響品牌,但是它往往會根據市場現實迅速調整價格策略,它對電視市場有很大的野心,它曾提出電視的出貨量要達到千萬,這樣的出貨量規模與小米電視相當,要實現這一目標更是離不開價格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