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新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新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同名微博:@銀行螺絲釘

今年A股市場,新增了很多的指數基金,也有很多朋友諮詢螺絲釘,新的基金能不能買呢?

通常來說,新基金,螺絲釘都是建議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基金的追蹤情況再考慮。

如果量化一下這個時間,通常是1-2個季度,也就是幾個月到半年左右。

那為啥新基金不太適合在開始階段就去投資呢?


建倉需要時間

首先,新基金還沒有建倉。

有的時候,我們看一個指數基金在剛成立的階段,它的走勢跟不上指數。

比如說,這段時間裡,指數上漲了5%,但基金的淨值只上漲了1%。

這是為啥呢?

這是因為,新基金剛成立的時候,手裡持有的是現金。而基金公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現金配置成股票。

這個過程,就是建倉。

建倉的時間長度有長有短。

有的基金公司,會在幾天到一兩週裡就完成建倉;但有的基金公司,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逐漸建倉。

在建倉完成之前,這個新基金的表現,就很可能暫時跟對應的指數表現有出入。

所以,通常我們是等新基金建倉完成之後,再考慮是否要配置。


何時建倉完成

如何判斷指數基金是否建倉完畢呢?

通常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看基金的季度報告,季度報告裡會有說明。

新基金上市後,第一份季度報告是值得關注的。

季度報告可以在基金公司的官網裡找到。

第二種方法是自己估算。

比如說這周指數上漲了3%,對應的指數基金也上漲了大約3%,那就說明新基金的建倉可能差不多了。

不過,相比較而言,第一種方法更可靠一些。

新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場外認購費用高

其次,不建議購買新基金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對於場外的新基金,有一個缺點:認購費比較高。

新基金剛開始是認購期。

認購期內認購基金,繳納的是「認購費」。

認購期過去之後,基金開放申購贖回,申購基金繳納的是「申購費」。

認購費和申購費,通常在1%-1.5%左右。

  • 不過,對於申購費,各家基金銷售平臺,例如蛋卷、螞蟻、天天等,通常是打一折,也就是0.1%-0.15%左右。
  • 而認購費,通常不打折,也就是保持1%-1.5%。

那這個差距就很大了。

一個新基金,認購和開放申購之間,間隔的時間並不長,所以沒必要太著急用高成本來認購的。

省一點是一點。


場內認購風險

第三,如果是場內的ETF新基金,還會有一個額外的風險。

上面說到,我們認購場外基金,是用現金來認購的。

而場內的ETF新基金,認購時,是可以拿自己手裡持有的成分股去認購的。

比如說,我們手裡持有某上市公司A的股票,這個A,正好也是滬深300的成分股之一。如果有一個新的滬深300ETF成立,那我們就可以拿手裡的A股份,去認購這隻新的滬深300ETF。

基金公司,會把收到的股份,重新按照滬深300的比例配置好。

但這個過程裡,有個問題。

如果在認購初期,有一個大戶,用很高金額的A公司股份,去認購對應的新ETF。

那麼在這段時間裡,這個ETF持有A的比例會格外高。

如果正好遇到A股份大跌,那這個新ETF在短期裡的跌幅,就會超過對應的指數。

比如說,最近有一個新ETF在認購。

認購期,對應的指數沒怎麼下跌,但這個新ETF最近的淨值卻跌了不少。

這倒不是基金公司自己追蹤的不好,而是認購期本身就容易出么蛾子。

新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總結

所以新基金成立之後,觀察一個季度到半年左右。等季報出來了,建倉完成了,再配置也不遲。

好飯不怕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