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2011年,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發生過一起“錄音門”

患兒小涵的家長認為醫生有過度治療的嫌疑,於是全程錄音錄像,還找院外醫生求證診療方案,給醫生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患兒父親說:

“之前我感覺醫生說的一些情況不怎麼合適,畢竟是嘴上說的東西,我要對孩子負責,就做了錄音。我還就此事與兒科王主任進行過溝通,醫院也認可了我的做法。沒想到後來變成這樣,我也覺得很悲哀。”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此事經羊城晚報報道後,一度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那麼,對於問診過程中患者錄音,你怎麼看?

患者為什麼要錄音?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個事實——患者錄音是合法的。錄音雖然合法,但醫生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甚至有醫鬧風險。小小一個錄音,就能瓦解掉醫患之間的信任。

那麼,患者為什麼要錄音呢?餃餃總結出三種原因。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1、“有不懂的地方,回家再聽一遍”

其實,大多數患者在錄音時並沒有惡意。大家都知道,門診醫生非常忙,經常語速較快,問診過程中信息量很大,很多患者剛離開診療室,就忘記了醫生告訴他們的大部分內容。有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很多,聽一遍記不住,記住了也無法充分理解,錄音回去反覆聽是最好的方法。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2、“有需要家屬配合的地方,醫生的話才有說服力”

有的患者文化程度低,或者年事已高記性不好,看完病回家之後,家屬總覺得患者錯聽漏聽了什麼。而且,有些病的護理需要家屬配合,在這種時候,醫生的話才最有說服力。把醫生的話錄下來給家人聽,省時省心又準確,聽起來倒也沒什麼不妥。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3、“萬一發生醫療糾紛,留個證據”

有的患者怕診療過程中出現糾紛,索性全程錄音,認為這樣能讓醫生有所忌憚,不敢“胡作非為”。

且不說這種想法對不對。首先,法院對於醫療過失的認定,更傾向於採信第三方鑑定機構所作出的鑑定意見。患方提供的影像資料難以體現客觀真實,雖然可以作為“旁證”,但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其次,如果患者擅自將醫生的診療過程發到網上或進行直播,就會涉嫌侵犯醫生的知識產權和肖像權;如果錄音錄像斷章取義,歪曲事實,還會涉嫌侵犯醫生的名譽權。

醫生:"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

有的醫生吐槽道:

“患者或家屬經常會威脅醫生說:‘我告訴你,你說的話我錄音了!’一般我聽到這種話後,心裡都會一震,努力回想自己是不是曾說錯過什麼話,感覺到不寒而慄。”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有的患者就說了:“身正不怕影子斜,醫生要是沒做錯什麼,幹嘛這麼怕患者錄音?!”

那麼,醫生知道自己被錄音時是什麼感覺呢?

1、“心裡不舒服,感覺自己不被信任”

“我是醫生,肯定會想盡辦法把病人治好。有時候,我在給病人認真分析病情,病人卻在口袋裡偷偷按了一下,我就知道他在錄音了。我一下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這種事事防備的感覺太不舒服了。”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2、“影響自己下診斷”

醫生被錄音的感覺,就像高考時監考老師一直站在你旁邊,你明明沒打算做壞事也做不了壞事,卻被人一直監視著。不影響發揮?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當醫生意識到自己在被錄音時,出於保護自己的想法,醫生會用一些“外交辭令”一樣的詞句——話不說死,責任分明,不摻雜個人意見,能少說一句是一句。有些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甚至會被錄音搞得很緊張,怕自己說錯話做錯事,注意力被分散掉,影響自己下診斷。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3、“害怕被誘導回答或惡意剪輯,到時候百口莫辯”

餃餃和一位口腔醫生聊天時,他無奈地說:

"唉,患者怕遇到黑心醫生,醫生也怕遇到黑心患者啊!有的患者真的是‘兩面派’,看病時客客氣氣,告訴他治療風險和費用,他也都接受了,整個治療過程都很愉快。結果治好以後,扭頭就把我投訴了,什麼‘過度治療’啊,‘誤診’啊,‘亂收費’啊......有的患者甚至會誘導醫生說錯話,然後把自己剪輯過的錄音交到醫務處,我真是百口莫辯。”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前面也提到了,患者錄音是可以作為旁證的。即使事先徵得醫生同意進行錄音,醫生心裡也會犯嘀咕:“到時候萬一真有醫療糾紛,錄音被惡意剪輯了怎麼辦?”

看病錄音窘境,該如何打破?

不僅國內醫院面臨著“患者錄音”的窘境,世界各發達國家的醫院同樣為此感到頭疼。

美國的一傢俬人診所,採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你錄音,我也錄音,這樣就不怕惡意剪輯了。這種做法雖然麻煩,但聽起來好像還比較有效。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不過,如果醫患關係發展到必須事事錄音的地步,醫患之間還有什麼信任可言呢?

餃餃認為,患者不要偷偷錄音,醫院也沒有必要“先發制人”。患者實在需要錄音時,事先告知醫生並說明理由就可以了。當然,醫生也有權拒絕患者的錄音要求。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後記:

對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廣東“錄音門”,時任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的廖新波提出一系列發人深省的問題。餃餃想以這些問題作為結尾:

“為什麼醫患要‘戰’呢? 誰是誰的敵人呢? ”

“看病錄音、會診錄音,最後是誰的損失呢?”

“ 醫生沒有‘見病勇為’的敬業,處處‘明哲保身’,句句‘外交辭令’,事事‘簽字為證’,是誰的悲哀?”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

看病時,患者可不可以錄音?

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