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造成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應該怎樣預防、調理?

寶寶消化功能不完善,大便乾燥,爸媽心疼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相信對於每個新手爸媽都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


造成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應該怎樣預防、調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1、母乳不足

如果寶媽乳汁不足,那麼寶寶總是處在吃不飽的飢餓狀態,寶寶可能兩三天才會大便一次,而且大便乾燥。除了大便次數少外,還有母乳不足的表現。

2、母乳蛋白質含量高

寶媽的飲食直接影響著母乳的質量,如果寶媽頓頓喝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乳汁中的蛋白質就會過多,寶寶吃後,大便偏鹼性,硬而幹,不易排出。

3、寶寶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鈣鹽含量也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結成塊,不易消化。

4、寶寶進食少

有的寶寶進食量太少,食物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剩下的食物殘渣少,在結腸內產生不了多大壓力,所以不會有便意。

5、寶寶偏食

有的寶寶胃口很好,喜歡吃肉,吃肉太多,蔬菜、水果卻吃很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多,纖維素含量較少。蛋白質成分多,大便呈鹼性,容易幹。植物纖維素含量太少,結腸內容物少,腸道缺乏刺激,不易產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歡吃幹食,飲食太少,腸道刺激不足,也易發生便秘。

6、沒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如果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時間一到就想排便,這又糞質在結腸內停留時間短,大便不會太乾,容易排出。有的寶寶因大便幹,排便時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寶寶因為怕痛而不敢排便,間隔時間越長,便秘也就越嚴重。

怎樣預防寶寶大便乾燥:


造成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應該怎樣預防、調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1、飲食清淡

如果寶寶和母乳,那麼媽媽平時飲食就需多注意,油炸煎烤、甜食、辣椒等易上火的食物不宜吃,需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桂圓、芒果等易引起上火不宜吃)哺乳期媽媽也不宜多吃。寶寶如果是奶粉餵養,倘若發現其所吃的配方奶粉易引起寶寶上火,建議寶媽及時更換另一品牌產品,或是在醫囑下給寶寶服用一些降火沖劑。

2、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培養寶寶每天起床後喝杯溫開水的習慣,這樣即可以補充晚上睡覺流失的水分,又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白天多喂寶寶喝水,讓寶寶養成喝水好習慣。如果寶寶不喜歡喝白開水,那寶媽可以在水中加一些葡萄糖吸引寶寶喝。

3、安全用藥

如果寶寶上火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可以選擇一些兒童專業藥。

寶寶大便乾燥調理:


造成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應該怎樣預防、調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1、避免零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會因為過度溺愛而給孩子準備各種各樣的零食,如方便麵、糖果、薯片、巧克力等,雖然能解一時嘴饞,但過量使用的話,裡面所含有的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有害物質便很容易對腸胃造成刺激,影響到正常的代謝。建議大家平時控制好零食。

2、定時排便

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排便一次為最佳,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若因為排便困難而有意的憋著不排的話,不僅不利於腸道健康,容易增加患病幾率,還會使大便變得更加乾燥,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大家平時應儘量讓孩子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一有便意就及時排出,以使腸道保持潔淨性,使大便乾燥的情況得到改善。

3、補充水分

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可見其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若孩子平時總是以各類飲料來代替開水的話,一來會影響到牙齒的正常生長,使其出現變色,脫落等情況,二來會使代謝功能出現紊亂,不利於毒素和垃圾的儘快排出。建議大家平時應儘可能的保證孩子的每天飲水量不少於五杯水,其不僅能夠對大便起到軟化作用,促進排出,還有利於改善肌膚狀況。

4、纖維食物

除去體質原因外,食物的是否合理也是影響孩子排便的原因之一,若孩子平時的飲食過於辛辣刺激的話,也是容易使大便變得乾燥和患上其他腸胃疾病的。所以建議大家平時應保證飲食的清淡性,多給孩子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果,粗糧等,以幫助促進腸胃蠕動和潤腸通便。

5、進行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會出於安全考慮而有意的減少孩子戶外活動的次數,長時間下去不僅極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使排便受到影響,還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議大家平時應時常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下,如跑步,跳繩等,既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還可以起到開闊眼界和放鬆身心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