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繼續解析王羲之《十七帖》,在前面一節觀察了點畫的起始收筆、隸意橫勢與篆引用筆。那麼,它與唐代的草書有什麼區別呢?當代書壇普遍以《書譜》入手,認為可以通達“王道”,到底對不對呢?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題圖:王羲之《十七帖》宋刻原石

#3

筆法大異

《十七帖》中的用鋒特點與筆法間的組合,與唐以後的行草書用筆有著很大的不同,就是與唐代孫過庭《書譜》中的用筆也有很大差異。為了解釋這一情況,我們不妨把《十七帖》與《書譜》在用筆上作一詳細的比較和分析。

臨習《十七帖》上手容易,但越來越覺得與原帖的氣息大相徑庭,其原因就是用筆的習慣性與魏晉時的用筆產生了很大的偏差,這也是我們臨習王羲之其他字帖時很難臨像的原因之一

《十七帖》的用鋒主要以鋪毫為主,少絞轉用筆,而宋以後的書家一般都是鋪、絞並用,以至於古法盡失。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十七帖》“時”字

以前林散之老人講,學草書要多臨篆隸,這初看似要學習篆隸的形體,從形體上得其“古意”。實則不然,學習篆隸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得其古法用筆,從而來改變草書的結字等等諸多方面

對於篆隸的用筆方法,我們可以從大量的出土簡牘中可以看到,鋪毫多,並不像現在的很多寫篆隸的作者那樣應用“絞轉”,不過,對於書法的創作來講,這確實是一種獨特的創造(這是有關書法創新意識的問題)。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十七帖》“在”字

由於鋪毫用筆,致使筆尖、筆桿“平動”居多,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運腕、運肘,而不是像很多現代人那樣習慣地“運指”。以“運指”來書寫《十七帖》不是不可以,但是面目就完全不同了,對於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從臨摹過渡到創作中來感受。由於運腕、運指的結果,筆畫間的彈性連接、筆法與筆法間的彈性組合就是在相對平緩的層面上進行,有著平面趨向。

而再看《書譜》的用筆,它是立體的,運用了大量的“運指”,從而導致用筆出現上下震盪、細碎斷裂的特點。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有什麼根本不同?

這種作上下震盪筆法的用筆特性是,筆畫之間的連接有著明顯的跳躍性或上下的震盪感,這種震盪其實與王羲之的用筆不是一碼事。

弄清了這一點,對於臨習《十七帖》就順利了許多,這也是前面再三強調該帖“橫勢”、有“隸意”,使轉註重“篆籀”,而不是“震盪”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