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周氏三兄弟:周树人(鲁迅 右二)、周作人(左一)、周建人(右一);左二为许广平)

鲁 迅 兄 弟

讲到周豫才先生,这个绍兴土老儿,与近代中国文坛关系很大,他为中国文艺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风格。众所周知的鲁迅,就是周豫才先生,名树人。他本来是一个预备学幕友(绍兴师爷)的人,后来弃了绍兴人世传的旧业,改习水师,又弃水师赴日本学医。最后到北京教育部当佥事,并在北京大学教几点钟课。

他住在绍兴会馆,收入不多,因为穷,就写点文章,以稿费补助衣食费用的不足。他很健谈,但一口绍兴官话,除了同乡外,旁的人听了有点费力。碰到谈得投机的,他便无话不谈。一付绍兴师爷的态度,那深刻而锋利的谈话,极尽刻薄、幽默与风趣之能事。

我所知道他的早年作品,如《狂人日记》(民国七年)、《阿Q正传》(民国十年),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这种文学,在当时是受人欢迎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多半不满于现实,心中苦闷,他便代表大众以文字发泄出来了。

鲁迅有个兄弟叫周作人,号岂明,也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他的写作风格很轻松,对人生看得很淡泊,有些所谓道家气味,他曾在日本研究希腊文,可用希腊文读书。两兄弟彼此训练不同,意见也相左。哥哥常在弟弟家里闹架,弟弟讨了个日本太太,跟鲁迅格格不入,闹得更厉害,由此可见他们家庭的一般情形了。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1912年周家合影,后排左为周建人、右为周作人,前排左起:羽太芳子(周建人妻子)、周母鲁瑞、羽太信子(周作人妻子,怀抱的婴儿是周作人长子周丰一))

提到鲁迅的笔法锋利与深刻,我们可以他的《狂人日记》为例。多年前我读过这书,至今还记得书中那狂人看见间壁邻舍赵家的一只狗,竟认为那只狗不怀好意,不然为什么看他几眼。他这种描写,使我感到自己也和那狂人一样,想象着那只狗的眼睛,便觉得可怕。这就是鲁迅文字写得深刻的地方。

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阿Q正传)

现在让我把《阿Q正传》写作的背景谈一谈。

当辛亥(民国前一年)革命的时候,革命军到了绍兴,当地的土豪劣绅,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党人,作了革命党的新官吏。这班新官吏,比清朝官吏更坏,加倍鱼肉乡民,阿Q就在这种新的统治之下牺牲了生命。

阿Q代表无知乡民,被人欺侮,受官吏压迫。在广大的农村里,成了全国被压迫者代表人物。鲁迅把他描写出来,成为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一派文艺。对于乡村现状,作锋利和深刻的批评。其中却包含了不少挖苦词句,和幽默口吻,这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诀窍。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作者幼时常听绍兴师爷们谈天或讲故事,其锋利、深刻、幽默、挖苦,正与《阿Q正传》相似。若把那些片段的故事凑合组织起来,也会成为类似《阿Q正传》的作品。

酒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绍兴黄酒,味醇而性和,人多喜爱。现在我们在台湾所喝的黄酒,就是仿造绍兴酒的。阿Q有时喝了几杯黄酒,胆就壮了,话也敢多说了。有时却在这种情况之下闯了祸,酒醒后,一切仍归幻灭。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电影《阿Q正传》剧照,阿Q(严顺开饰)大庭广众下伸手摸小尼姑(张幼云饰))

“刑名钱谷酒,会稽之美。”这是越谚所称道的。刑名讲刑法,钱谷讲民法,统称为绍兴师爷。宋南渡时把中央的图书律令,搬到绍兴。前清末造,我们在绍兴的大宅子门前常见有“南渡世家”匾额,大概与宋室南渡有关系。

绍兴人就把南渡的文物当吃饭家伙,享受了七百多年的专利,使全国官署没有一处无绍兴人,所谓“无绍不成衙”,因为熟谙法令律例故知追求事实,辨别是非;亦善于歪曲事实,使是非混淆。因此养成了一种尖锐锋利的目光,精密深刻的头脑,舞文弄笔的习惯。相沿而成一种锋利、深刻、含幽默、好挖苦的士风,便产生了一部《阿Q正传》。


选摘自《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蒋梦麟 著,九州出版社

蒋梦麟谈鲁迅兄弟: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内容简介:

蒋梦麟以饱含风趣和人生智慧的笔触,娓娓道来他成长的故事,同时也映照出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

从传统浓厚的余姚到开放繁华的上海,眼见社会的种种变化;再到留学海外,感受文化的差异,思考国族的未来;最后回国投身教育事业……他始终秉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掌握着北大之舵。

在抗战时期,他站在历史台前,用温和有力的双手保护学生;在和平时代,又把五四精神成功推广于农村建设。他是那时青年人的启蒙者,影响一直到现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