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他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且曾经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他被国际学者公认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中国新文学、哲学、史学的开山之人。至今为止,国际影响力第一人。

在他还未满26岁的时候就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之后还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

陈丹青说他「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

唐德刚说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罗尔纲说他「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

也许你已经知道,以上都在述说同一个人:胡适。

可是,胡适是谁?

01.

我的朋友胡适之

世间如果只有一个真君子,他一定是胡适。

胡适交友不论贫富贵贱,当年的民国,很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

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在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没想到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断炊,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适。

「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

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

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蒋校长感到意外「哪两千块钱」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

而且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过。

还有一年,大学者陈之藩寄支票感谢胡适,他留学美国时受过胡适400美元的资助。

胡适回信说:

「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陈之藩后来说:

「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胡适资助的不仅只有林语堂,陈之藩,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他不仅仅资助才子,也资助贩夫走卒。

一次,卖烧饼的袁瓞来胡适家闲聊。胡适说他自己喜欢游泳,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起来不方便,所以一直没能去游泳,袁瓞听完说他的鼻孔也长了一个瘤,自己总是担心怕是鼻癌。

胡适听袁瓞说完立即提笔写了封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这样慷慨解囊,义薄云天的胡适之,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写照,是民国群像中的「及时雨」。

02.

婚姻中的诚信君子

比救人于水火更不容易的,是在新旧更替的时代中,保有相敬如宾的态度对待婚姻。

胡适和江东秀相伴相守一生,是旧式婚姻中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民国期间,包办婚姻很多,但是大多数过的不是很幸福。

比如,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要和朱安完婚,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多年之后,鲁迅赴上海与许广平同居,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在那个年代,喝过洋墨水的年轻男女们纷纷追求「新式婚姻」、「恋爱自由」的新观念。抛弃包办婚姻与糟糠之妻逐渐成为新潮流,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胡适与妻子江冬秀

胡适14岁时在家庭的要求下和15岁的江冬秀定亲。定亲之后,胡适就外出求学,先是去的上海,后经辗转又远赴美国,一直到26岁才学成回国。而江冬秀在家中,整日学习女工,刺绣,大字不识一个,后来俩人成婚之后,胡适对这段婚姻也曾有过想要反悔的意思,但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从未真正要悔婚。

因受母亲的影响,胡适从来没有看不起大字不识一个的江冬秀,反而能看到她身上很多的优点。在胡适留学美国期间,胡适与江冬秀就一直有书信的往来,有一次知道胡适身体不舒服,江冬秀写信说:

「望你多多保重身体,就是顶爱我的一件事了。」

「杜儿见你的信,他叫祖望读给他听,他又哭了,我也哭了。」

胡适生病,她关怀地写道:

「我今天听他说你今天不狠(很)好,我心里好比刀割一样……」

胡适很喜欢江冬秀给他写信,一直催她多写。有一次胡适生病了,这时接到了江冬秀的信,心里很高兴,写下了「病重得他书,不满八行字;全无紧要话,颇使我欢喜」的诗句。

胡适与江冬秀夫妻相处中,有一点是非常好的,就是凡事都能敞开来谈,保持沟通。纵然是吵架,也比冷漠要好。胡适曾动情的说:

「别人的太太都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做官,自己就可以当个官太太,但是我的老妻却鼓励我回到学术上去,真心觉得敬佩他。」

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前排为江冬秀和胡适,后排左为长子胡祖望,次子胡思杜


婚后六年,胡适生病前往杭州修养,表妹曹诚英负责照顾他,日日下棋,没想到两人陷入热恋,每日下棋,读书,散步,真神仙眷侣也。胡适甚至写文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京,第一次起了离婚的念头。有传言说,江冬秀得知胡适要离婚,拿起菜刀,拉着三个孩子,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和孩子们先自杀,一向温柔的胡适被这种阵势给震住了,于是此后再没提过离婚。此后后半生,虽然偶有红颜知己,但也从未越轨了。

对于丈夫与红颜知己的关系,江冬秀也处理得比一般女人理智,所谓抓大放小,分轻重缓急。

这对外人眼里及其不般配的夫妻——一个大才子、学者、教授,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小脚老太太,却过得还算幸福,互相陪伴终老。

「明白」特推出「我的朋友胡适之」经典导读书单。

「容忍和自由」是胡适先生生命的底色。胡适曾说过「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的一生,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都在不断容忍中成就。他的人格也因此而伟大不朽。

导读名师

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贺卫方

法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

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他是大才子,却和乡下小脚姑娘相伴一生,100年前发生了什么?

徐庆全

著名学者

讲读《胡适口述自传》、《容忍与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