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宁夏海宝塔

海宝塔寺,历史上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坐落在宁夏银川老城北郊的海宝塔寺内,离城两公里许。塔的始建年代不详,传说是在公元五世纪初期西夏国王赫连勃勃重新修建的,根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黑宝塔,赫连勃勃重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于受到地震的破坏,又曾经两次重修。

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宁夏海宝塔

海宝塔是一座有著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它不仅是银川唯一的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也是旅游观光的名胜风景点,院内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悠悠钟声,传数公里之遥。

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宁夏海宝塔

院内的主要建筑海宝塔,它端庄而又秀丽,简洁而富于变化,形制独特,风格别致。作为我国优秀的古代建筑遗产,它巍然耸立在银川平原上至少已有1500余年,被人们称颂为"古塔凌霄"而列入"朔方八景"之一。为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宁夏海宝塔

海宝塔寺坐西向东,正门是三间歇山殿堂式山门,门楣匾额上"海宝塔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进入山门,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它们与南北侧厢房共同组成一个天井院落,为寺院前院。这里是从事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后高台上是海宝塔,再由塔座之后,跨过天桥,可通向另一高台上的韦驮殿、卧佛殿,二殿与两侧厢房又组成一个天井小院,是塔寺后院。台下是僧院。海宝塔寺建筑都排列在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宏伟壮观。自寺院开放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此举办盂兰盆会,四面八方的群众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红墙黄瓦,古朴典雅,宁夏海宝塔

高耸在大佛殿和韦驮殿之中的海宝塔,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又名"黑宝塔",俗称"北塔"。这是一座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通高 53.9米。塔建在一处方形宽阔的台基地上,台高5.7米,边长19.7米。台上四周有青砖砌花墙,东面正中有石阶可以登临塔座门。塔身平面呈方形,四壁出轩,每层四面设券门,均向外略有突出,构成鲜明的十二角形。塔身内为上下相通的方形空间,各层之间以木板相隔,沿木梯可登至顶层。塔身四面转角处均悬有风铃,风吹铃响,更觉宁静悠扬。塔上端为砖砌四角攒尖顶,顶上置方体桃形绿色琉璃塔刹。海宝塔建筑风格独特,方形的塔身,四面的券门,众多的棱角,四角的尖顶,为中国古塔所罕见,被视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海宝塔的始建年代不详,据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记载:"黑宝塔,在城北三里,不知创建所由。"明《万历朔方新志》记:"黑宝塔,赫连勃勃重修。"赫连勃勃是南北朝时期大夏国国主,此人尊奉佛教,崇尚建寺修塔。因此,海宝塔又有"赫宝塔"之名,清代《乾隆宁夏府志》又记:"海宝塔……盖汉、晋间物矣。"

海宝塔曾因地震被多次毁坏,多次重修。现在十一层的海宝塔就是乾隆年间重建的。重建时,少修了两层,并改以木梯从塔室内盘旋登临达顶。在塔之上,放眼四望,可一览银川塞上江南风貌。

1983年海宝塔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海宝塔是宁夏古塔建筑史上的代表作,在中国佛教古塔建设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海宝塔寺已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并成为银川市著名的游览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