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什麼是主動管理型信託!

八大信託業務分類:債權信託、股權信託、標品信託、同業信託、財產信託、資產證券化信託、公益信託和慈善信託、事務信託。

以上的信託分類和我們即將要講的主動型信託產品和被動型信託產品的分類方法不一樣。主動管理與被動管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信託公司對信託項目的管理方式,有所謂主動和被動的區別。

一、自主管理的由來與政策指引:

“自主管理”這一概念於2010年提出,是管理層(銀監會)對以往信託公司以“銀信”“平臺”角色所開展的銀信合作、信證合作的一種警示性否定;更是站在信託公司長遠發展角度的一種前瞻性指引。

2017年4月中旬,銀監會下發《信託業務監管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隨該文件一併下發到信託公司的《信託業務監管分類說明(試行)》(簡稱“《分類說明》”)中,監管機構首次明確了信託主動、被動管理業務劃分標準。啟動八大業務分類試點改革。9月開展試點交流,外貿信託、安信信託、中建投信託、重慶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中航信託、交銀國際信託、陝國投信託和百瑞信託等10家公司成為此次試點公司。

二、監管為什麼引入主動管理概念?

【《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銀監會【2014】99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99號文中重要內容:

(1)、信託公司股東盡責:“關於股東建立流動性支持和資本補充機制”,即“信託公司股東應承諾或在信託公司章程中約定,當信託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時,給予必要的流動性支持。”

(2)、信託公司盡責:信託公司必須從產品設計、盡職調查、風控監管、產品營銷、後續管理、信息披露和風險處置等環節入手,全方位、全過程、動態化地進行管理。尤其針對項目的投後管理方面,要時時跟進和風險監測,對於房地產等重點風險領域需要定期進行壓力測試。對於風險的處置方式必須市場化。

(3)、項目經理盡責:“99號”文明確了對所有信託項目,應安排專人跟蹤,責任明確到人。項目風險暴露後,信託公司應全力進行風險處置,在完成風險化解前暫停相關項目負責人開展新業務;

(4)、監管部門盡責:將產品風控的重心轉移到事前風控,規定要求對信託公司業務範圍實行嚴格的准入審批管理;對業務範圍項下的具體產品實行報告制度。凡是入市的產品都必須按程序和統一要求在入市前10天逐筆向監管機構報告。

三、至於到底什麼是主動管理類信託

官方給出的定義是這麼說的:

“主動管理類信託,是指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在信託管理過程中發揮主導性作用,在盡職調查、產品設計、項目決策和後期管理等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並承擔主要管理責任的營業性信託業務。信託公司將上述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外包給其他機構,但不致影響受託人主導地位的信託項目也可視為主動管理類信託。”

從主動管理類信託的官方定義來看,在此類業務中信託公司的受託管理行為貫穿了從頭至尾的每一個環節,至於所謂主動管理責任的背後,不但是信託公司投資和資產管理能力的全力呈現,更是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的進一步強化。

而這受託責任的強化不僅僅體現在對交易對手選擇、盡職調查、增信措施、投後跟蹤管理的各個環節,為表達足夠的誠意和信心,主動管理類信託往往設計成為能夠完全覆蓋風險的優先劣後結構——以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的機構投資者長期資金作為劣後份額,全面保障優先份額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主動管理信託的7大優勢

一、主動管理型信託項目迴歸信託公司本源業務

主動管理類信託項目是各大信託公司彰顯自身資產管理能力的產品,項目的優劣直接考驗一家信託公司的品牌,口碑和市場競爭力,這才也是信託公司存在真正的意義。

二、主動管理型受重視程度更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明確規定,信託公司因主動管理不善導致信託虧損,信託公司是要付全責的。所以主動管理型項目在任何一類信託項目裡面,它的受重視程度是最高的。

99號文明確要求“信託公司建立流動性支持和資本補充機制。”

三、信託公司即是融資主體

主動管理型項目的融資主體就是信託公司,股東大多都是央企,國企,地方政府或者大型的金融機構,所以信託公司作為融資主體比任何一家實體企業都更具實力。

四、投資策略更加靈活,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保證信託資產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基礎上,信託公司通過自主管理,建立投資決策委員會,設置具體的投資限制,除了投資優質的信託計劃之外,將主動管理類信託項下的閒置資金用於受讓銀行信貸資產、貨幣市場投資、銀行存款等短期且具有穩定收益的投資品種。同時根據不同的投資方式採用相應的風控措施,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採用長短期收益差價的盈利模,資金使用效率更高,以便獲得長期穩定增值,有效的保障了信託計劃的如期兌付。

五、融資成本相對更低

信託項目從投資方向分主要有以下幾類,分別是工商企業貸款類信託,房地產類信託,主動管理類信託,政信類信託,以及股權質押類等。主動管理類信託和政信類信託的融資成本是相對較低的。融資成本低意味著項目的低風險,政信類信託依靠地方政府強大的政府信用,主動管理類信託依靠信託公司本身強大的實力背景和政策引導,所以市面上我們基本看不到這類信託項目出問題。

六、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節省募集時間

主動管理類信託(投資類)是信託公司運用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主動找項目去投資,因此主動管理類信託項目的信託經理大多數都是信託公司的財務總監,或者是副總裁,而且通常會邀請投資界的權威作為投資顧問。

一般而言,信託公司作為融資通道發行的信託項目,從商業洽談到盡職調查,再從撰寫文件送報銀監會審批,到最終銀監會過會,一個產品發出來到募集結束,通常需要2-3個月的時間,這2-3個月時間,對融資方和信託公司來講,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些都是有成本的。但是主動管理型項目的優勢就在於,信託公司把這種資產池項目立項之後,節約了上述這種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只要有好的項目,項目經理和投資界的權威都會給出專業的建議,信託公司直接就能利用資金池的資金和優質的項目進行對接,不會錯過好的項目,對信託公司來講節省了發行費用,節省了募集時間,更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資金利用靈活,有利於整個市場的資源盤活。

七、期限更加靈活

主動管理型信託項目期限期限可以從1個月-24個月不等,期限靈活,流動性高,便於投資者靈活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