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公寓賣的好不好,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

| 全文共2093字,閱讀約需4分鐘

商務公寓:我們不限購不限貸!

商辦公寓:我們不限購不限貸,還不限售呢!

產辦公寓:我們不限購不限貸不限售,過戶直接轉讓公司,稅費低啊

你以為公寓鄙視鏈是這樣的嗎?不,這只是活在售樓處的鄙視鏈。

商務公寓:我們才是正經公寓,其他的都是妖豔賤貨。

商辦公寓:雖然沒有你正經,可我們至少不要交房產稅,對吧?哎,麻煩你把手機存一下。

產辦公寓:雖然,雖然,雖然,也沒啥了,我們便宜。

↑ 這才是活在市場上的鄙視鏈。買家會用腳投票,誰用價格來鄙視。

現在深圳公寓市場上主流有三種,單看名字,商務公寓、商辦公寓、產辦公寓,鄙視鏈是不是一目瞭然:商>辦>產,你看,都拼命想從上一個環裡繼承點什麼,哪怕一個字也好。

商務公寓PK住宅

公寓是所寬進嚴出的大學,進來容易畢業難


公寓更像是個寬進嚴出的大學,入門門檻不高,但是畢業壓力卻很大。作為硬核地產自媒體,提供一個賬本,供參考。


作為站在公寓鄙視鏈鏈頂端的產品,商務公寓只願意和住宅比。


坦率說,雖然很多公寓梯戶比更多,戶型更小。但論居住體驗,很多公寓比住宅更有時尚感。每次去看公寓前,我都會對同行人說,提醒我不要衝動。

而且因為小,更能夠看到在細節上的打磨,有些項目甚至投資廠家,量身定做傢俱。


但是缺陷在於,

在公共資源上,公寓由太多不確定性,比如上學、入戶。如果不擠,都可以,如果擠了,麻煩公寓先退一步。畢竟面積大小還只是程度不同,公寓是性質的不同。


買進時,公寓不佔用購房名額就不用說了,否則也不會那麼多人買。

1、公寓屬於商業貸款,不佔用房貸名額。

2、原則上首付5成,按揭10年,利率上浮10%。目前銀行提供氣球貸,可以做到4.5成首付,月供壓力會更大。


舉例:

以100萬貸款為計:

如果是住宅,利率上浮5%,按揭30年,等額本息,月供5437元。

如果是公寓,利率上浮10%,按揭10年,等額本息,月供10798元。


賣出時,稅費比住宅高出一個量級,主要多在增值稅和契稅上。

二手住宅交易稅費,大約佔到交易額的8-10%,公寓稅費要佔到交易額的15-20%。”一公寓售樓員很坦誠的說,買公寓的,一般都是被房票攔住的有錢人,又沒有其他太好的投資渠道,不得已為之。

公寓賣的好不好,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

1、會多出一筆“土地增值稅”。

劃重點,不是增值稅,是土地增值稅,增值稅和住宅一樣。如果是住宅,不管是一套還是二套,都免徵。

商務公寓以及以公司名義交易的住宅,都需要徵收。徵收標準是收益的30-60%,即過戶價減去登記價和交易中合理費用之後的30-60%。

2、契稅比照二套房。

如果是住宅,忽略增值稅的影響,首套一般在1-1.5%,二套在3%,公寓和公司購買住宅的,契稅都是3%。


舉例:

以一套從300萬漲到交易時計稅價400萬的物業為計:

如果是住宅,以出現最多的,非普通住宅,滿兩年,買家為首套來算,稅費總額大約在17萬左右。

如果是商務公寓,稅費大概在37萬左右。

如果是公司之間的住宅交易,稅費大概在49萬左右。

不過這個計稅價,通常和實際交易價格之間還有些差別。


產辦公寓PK商辦公寓PK商務公寓

控制風險比盈利更重要

控制風險比盈利更重要,是巴菲特幾十年來不斷強調的內容。而且在投資界,也一直奉行,風險越大,則需要更高的收益。希望這些看上去像是常識一樣的廢話,能讓我自己也時刻記得。


迴歸到公寓,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類。

可以登錄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新盤預售)http://zjj.sz.gov.cn:8004 。每個入市項目都會登記有預售許可證,其中有土地性質和房屋性質兩欄,可以據此判定你看的公寓到底站在鄙視鏈的什麼位置。

公寓賣的好不好,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

除了表面呈現的,還有幾個曾經真實出現過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關於商務公寓:

是唯一可以參與學位積分的公寓(部分區域)。但是,打分比住宅低,所以當生源逐漸多起來的時候,少0.5分可能就會被分流的時候,公寓積分的意義就大大減小。這些可以去區教育局或者目標學校下載積分表查詢。


☆關於商辦公寓:

更多在於政策風險。今年7月,佛山萬科5800套公寓就曾被媒體報道違規商改住。廈門8月下旬也出臺禁令,嚴禁商辦改公寓,甚至可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其中設計細節就有,不得設置廚房等居住空間,衛生間等必須集中設置。


☆關於產辦公寓:

1、持有有成本。從第四年開始,每年繳納0.84%的房產稅。以一套100萬的房子為計,就是每年8400元,平攤到每個月是700,這就是持有的硬成本。

2、過戶時,買家也必須是公司。銷售人員通常會建議,直接以公司名義轉讓。可是你問下自己,有沒有膽量接下一家陌生的公司?


碎碎念

買房子就像談戀愛,都是條件侷限下的最優解

話又說回來,就像脫口秀大會里的段子,“你為什麼不去上清華,是因為不喜歡嗎?”顯然不是。

但凡買公寓的,絕大部份不是因為認為公寓比住宅更好。選擇了鄙視鏈底端產辦公寓的人,當然也不是想用公司名義購買,以便於和其他公司聯誼。大多數人還不是因為不得已,要麼缺房票,要麼缺錢。


整體來看,挑公寓的難度,介於住宅和寫字樓之間,也並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公寓,甚至可以說,每一類公寓,都可能有各自的擁躉。


挑公寓更像是談戀愛,都是在更多的侷限下,找一個你認為最合適人,也許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最後送一個今年深圳在售公寓清單:


公寓賣的好不好,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