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亮剑》?剧中山本突袭总部,赵刚明显顶不住了,为什么山本要临时撤退呢?

蔡贤毅


如果说哪部电视剧可以和86版《西游记》媲美,我觉得非《亮剑》莫属。《亮剑》应该是现在重播率最高的抗日剧,也是一部经典的抗日剧,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是为数不多的豆瓣评分超过9分的抗日剧。《亮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无论是主角李云龙和赵刚,还是反派人物日军军官,甚至一个普通的小角色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李云龙、赵刚、楚云飞、和尚、段鹏等人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经典,就连小人物:“最牛龙套”、一个镜头的王有胜、一个镜头的柱子等人也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孙连胜的骑兵连进攻”,“楚云飞的358团帮帮场子”等都成为我们心中经典的梗。

日本军官山本一木这个角色虽然是一个反派,但是也成为我们心中经典的角色。陆鹏老师把山本一木这个角色演绎地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山本一木是前期李云龙最主要的对手。山本一木这个角色既有日本军人的狠毒,也有合格指挥官的睿智,和我们在其他抗日剧中看到的日军军官形象不大一样。山本一木也不同于一般日本军官,他醉心于特种战术研究。山本一木的特种战术在当时日本军人看来是“新鲜事物”,也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科目。山本一木的能力也较强,他毕业于德国柏林特种兵学校,潜心研究特种战术。山本的许多同学都已经成为已经成为联队长、旅团长,山本一木还只是一个特战队的队长。

山本特工队的装备在日军中绝对非常先进,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美式冲锋枪,其余装备也是美军最新装备。山本一木手下的士兵经过德国慕尼黑特种学校训练。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作战能力都非常强。为了锻炼实战能力,山本特工队平时训练的时候使用中国战俘,进行残忍的杀人训练。山本特工队第一次出现,是和孔捷的独立团发生了遭遇战。结果孔捷独立团损失惨重,直接损失两百多人,一个营直接被打残,山本特工队只受伤了一个鬼子。魏和尚第一次出场也和山本特工队有关。当时一名特工队员一分之内杀死了三名有功夫底子的中国军人。武艺高强的和尚徒手杀死一个小军官之后,才得以逃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筱冢义男请来华北侵华日军的部分军官组成观摩团,参观山本一木的特种战法。山本一木本人把进攻目标直接定为八路军总部。一旦山本一木的目标达成,将会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八路军总部也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所以调动了能征善战的李云龙独立团担任保卫八路军总部的任务。

其实就山本个人来说,他非常需要这样的表现机会,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表现机会想成功非常困难。山本就算想袭击八路军总部也应该是选择晚上袭击,而且应该是采用偷袭的方式,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请一个观摩团观看山本袭击八路军总部。不光日军知道了山本知道山本特工队想袭击八路军总部,就连八路军都有所觉察。日军一方面派山本特工队袭击八路军总部,另一方面派军队保卫华北观摩团。日军什么都想到了,但是没有料到李云龙会修改总部的命令,扣下一营,只派赵刚率领二营和三营保卫副老总。李云龙则率领精锐的一营,在半路设下埋伏,偷袭了日军华北观摩团。观摩团的日军军官全部被击毙。在这种情况下,山本一木选择了撤军。山本手下问他为什么撤军的时候。山本说没有了观众就没有上台演出的必要。为了配合山本一木的军事行动,筱冢义男命令第一军四处出击。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其实都是幌子,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华北观摩团观摩山本特工队的战法。结果李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端了整个华北观摩团,一百多日军军官全部击毙。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就像山本一木说的那样,没有了观众就没有必要表演。山本撤军的原因真的只是没有了观众吗,其实并不完全因为这个原因。

这次机会对于山本来说确实非常难得,如果山本真的能抓住这次机会,他的特种战法极有可能受到日军军方的重视。可是很明显山本特工队想偷袭八路军总部也不那么容易。再怎么说八路军当时也有几十万军队,不可能不派重兵保卫总部的安全。再说了副老总是什么人,他岂能被山本一木轻易偷袭。山本一木知道自己此次的行动难度极大,一不留神极有可能全军覆灭。但是山本又想借助这次机会宣扬自己的战法,另外这是司令官组的局,山本再怎么样也得给足司令官面子。山本知道这次机会的难度,如果他足够幸运,也许能给八路军总部造成一定威胁,更多的可能性是损失惨重。山本一木在跟筱冢义男通话的时候说自己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我们都可以看出山本遇到的可不是小麻烦。山本的八十多号特工队员,面对是李云龙的七八百人。山本特工队在山脚下,而赵刚早就在山顶构筑好了阵地。虽然独立团受到了一定的损伤,不过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我们都知道特工队的优势在于出其不意、来回穿插的小规模作战。当时的山本特工队明显已经被赵刚和独立团拖进了阵地战。阵地战中的特工队虽然战斗力还是比一般部队更强,可是特工队的优势却难以发挥出来。山本特工队的战斗一共有5次,大夏湾奇袭战和偷袭赵家裕都是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法,两次占了独立团的大便宜。袭击八路军总部和袭击将军岭楚云飞部都被拖入了阵地战,被拖入阵地战的山本特工队的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在将军岭还险些被楚云飞消灭。所以山本一木知道他在面临独立团时候的情况,他也知道即使自己突破了独立团的防线,也会伤亡惨重。再说了八路军总部又不是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不是固定在地图上的一个点。独立团这边战斗都已经打响了,几乎所有八路军都知道山本特工队想突袭总部。这时候其他部队不可能没有反应。一是总部机关可以视情况的危险程度随时转移,一旦总部机关转移,山本想再一次确定总部的位置就非常困难了。山本总不能满世界去寻找八路军总部吧。再说了这样一支处在明处的特工队绝对会成为八路军猎杀的目标。二是其他部队知道赵刚和独立团阻击山本特工队,肯定会陆续赶过来。如果山本特工队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独立团的防线并突袭八路军总部,其余八路军部队会陆续赶过来包围山本特工队。

山本特工队遇到独立团拼死抵抗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此次行动成功的几率很低。但是如果此时山本一木撤军的话,那么山本一木和山本特工队将会成为日军的笑话,山本一木改革新战法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实现。所以当时无论如何山本一木必须向前打。但是观摩团被消灭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没有了所谓的“观众”,山本一木可以选择继续前进,也可以选择撤兵。如果当时山本真的有把握实现目标的话,他根本不会撤军。如果山本突破独立团的防线,实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是可以扳回一局吗?山本选择撤军说明他根本没有把握实现目标,华北观摩团被歼灭以后,给了山本一木一个绝佳的撤军的理由。所以当筱冢义男打来大话以后,山本一木立即取消了此次行动,趁机撤回老巢。

山本一木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山本特工队和特种战法,华北观摩团在他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不是为了推广特种战法,山本一木估计懒得搭理他们。观摩团日寇军官一百多条人命在山本一木看来,没有他手下的特战队员的命值钱。军官观摩团出了事情,已经给日军带了惨重的损失。山本一木不希望自己的特工队再有更大的损失,他还希望这些所谓的“种子”将来革新日军的战法。所以山本一木选择了撤军。山本一木和李云龙的第一次交锋,以李云龙的大胜告终。

后来李云龙和楚云飞大闹聚仙楼,直接惹恼了筱冢义男这个老鬼子。筱冢义男决定派山本特工队偷袭李云龙团部。山本在占据情报等优势的情况,虽然打死了七八十名独立团战士,政委赵刚负重伤,但是李云龙却逃过一劫。虽然独立团团部损失惨重,山本特工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山本屠杀了赵家裕村民之后,遭到楚云飞部的阻击,损失惨重。山本带着剩余的特工队残部逃窜到平安县城后,被李云龙大部队包围。李云龙在平安县城将剩余的山本特工队全部歼灭,山本一木本人也被意大利炮轰死。


依稀说史


快顶不住了不假,正如事后李云龙跟楚云飞所说的话:要不是赵刚政委带着两个营死死顶住日军的进攻,我李云龙的脑袋早就搬家了!连身经百战的李云龙都知道,以八路军两个营顶住日军精锐特工队的进攻,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自己完全在进行一场赌博,当然自己最后还是赌赢了!



但正如问题所说,山本一木明明马上就要摧毁赵刚设下的防线,甚至连彭老总也被警卫部队强行带走准备即将的转移,在马上就要杀进八路军总部的情况下,在获知华北军官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眼看就要大获成功的山本一木为什么直接选择了放弃?按照某些人所想,即便华北军官团全军覆没,山本一木也应该杀进八路军总部,大不了双方各胜一场,也能扯一个平衡,何苦要眼看大功告成的时候直接放弃呢?

而对于这个疑问,山本一木在现场就对自己的部下进行的解释,确切的说更是自己的无奈,随着华北军官团的全军覆没,在自己的军事演出失去观众的情况下,此次偷袭八路军总部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他也只能选择放弃。而这个问题在原著当中其实有着更加详实的解释。



作为日本陆军大佐,山本一木是一位很特殊的高级军人,他对日本陆军推行的大陆军政策不感兴趣,唯独对在当时缺乏市场的特种作战钻研颇深,甚至花费巨大代价组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但无奈的是由于当时特殊的背景,他的特种作战理念在日本陆军体系中根本难以得到推广,苦心组建的山本特工队也不过是一支80余人的小分队,这与山本一木一直希望的将特种作战发扬光大的理念截然相反,因此山本一木一直有着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的特种部队能在一场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扭转作用,甚至改变整个几十万人战场的战局,如果这样的梦想能够实现,那特种作战在日本陆军的体系地位中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因此偷袭八路军总部就成了山本一木钻研的课题。



事实上这是一次很特殊的军事行动,山本一木的上司筱冢义男调集主力部队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但这是表面文章只是为了吸引八路军各主力部队担任阻击和撤退,而真正的核心,则是山本一木率领特工队直接进攻兵力空虚的八路军总部,实施战场斩首行动,而另外的一个核心则是山本一木的这个上司动用了各种关系,请来了由少将服部直臣等100多位军官所组成的华北军官团前来观战,而整个军事行动的核心,恰恰就是这个华北军官团。

事实上,对于山本一木而言,这次战斗恐怕是一场不会有实质结果的战斗,以山本特工队的能力虽然可以冲破赵刚政委设下的防线,但八路军总部并不是一个不能移动的树桩子,面对日军的扫荡和偷袭,八路军总部包括彭老总在内完全可以选择机动转移,所以山本一木也许可以攻克表面上的八路军总部,但在八路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很难对八路军总部造成根本杀伤,但这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是,前来观战的华北军官团可以看到一个场面:数万日军的扫荡围剿并没有触碰八路军的核心,而一支小小的数十人组成的特工队却直接杀进了八路军的总部,这就是山本一木想要得到的结果,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更多的日军高层和基层军官认识到最新式的特种作战,以让特种作战贯彻进入到各层军官的脑中,当日本各级军官的脑海中都具备特种作战的意识时,山本一木所梦想的将特种作战发扬光大的理念将就此实现。



所以,当得到华北军官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山本一木只能无奈的下令停止行动,因为他知道失去观众的表演将不再会有任何意义,即便自己能够冲破防线攻入八路军总部,在八路军高层军官提前转移的情况下,自己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出空城计,而自己的一切表现却没有被任何人看到,那他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更大的牺牲去进行一项没有结果的军事行动,就在这样一个充满凶险的赌博当中,提前下手的李云龙获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辽宁资深球迷


很正常,山本的意思是拿下彭德怀,给他们司令一个见面礼,证明他在德国慕尼黑所学的本事,但是,被李云龙抢先拿下了他的司令,而赵刚拖住他,给彭德怀撤离赢得了时间,就算山本拿下赵刚,与李云龙的战绩也相差甚远,一个司令,一个团政委,而且,真打到最后,他的特种兵也不会剩下多少,稍微了解军事的人都知道,没有人会带着特种兵跟大部队打常规战,特种部队打的都是非常规战争,如偷袭,斩首等,山本三次动用特种兵,两次斩首,一次偷袭,第一次斩首,碰到孔捷新一团,迅速撤离,孔捷部队损失惨重,第二次斩首差点成功,就是赵刚阻击这次,连二营长也牺牲了,但是战略目的都没有达到,唯一一次偷袭差点儿成功,就是李云龙结婚当天,山本偷袭赵家峪,赵刚重伤,秀琴被捕(后来牺牲了),李云龙团部只有八人突围,赵家峪所有百姓枉死,所以,山本指挥能力还是很厉害的,懂得审时度势。李云龙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了特种作战的重要性,建国后组建了梁山特战队。


你们都是盗版的


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观摩团被团灭没有了观众

按照日本人在二战中,尤其是山本特工队在后来偷袭独立团时因没抓住李云龙连老百姓都杀的尿性,怎么可能丢掉马上到肥肉不吃。

亮剑被称为抗战局的近代,不仅是他对历史中人物性格描摹精彩、剧情引入入胜。更在于对战役设定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战场,与大部分抗日剧被称为剧完全不同。

回到问题先对整个战役背景进行分析

日军根本目的是解决日占区日益壮大的八路军武装。此次战役针对山西抗日根据地,采用了新的模式特种作战即先打掉八路军中枢,再对失去领导的八路军各部进行围剿。

为此日军除了派出山本特工队外还调动野战部队,剧中靠近八路军总部的两个旅团就有明显的调动就引起了八路军的注意。(剧中我们根据剧情开始我们会认为是为了保护观摩团,但在后来的围歼中实际保卫观摩团的只有随行的一个中队日军和就近据点日军来保卫。可以知道从一开始这两个旅团的目的并不是来但守卫的,而是被用作进攻的。

背景分析完我们可以知道此次战役日军战役设想

即通过外围野战部队的调动,吸引八路军主力的注意。其作用有两个,即将八路军注意力吸引在外线放松内线的警惕,为特种部队创造条件。频繁调动也会引起八路军的动作以观察其动向,在打掉八路军总部机关后,可以迅速消灭被蒙在鼓里的一线有生部队。(按照以往的围剿战役经验,八路军面对大规模围剿选择的不是死守,而是跳出包围圈进行外线作战。)

因此,此次战役的目标不仅仅是打掉八路军总部而是,围绕在其周围的整个八路军部队。

再看当时山本所面临的实际情形

在山本特工队攻打八路军总部的同时,接到距离不远的日军的观摩团被全歼消息后。我们从山本作为指挥官的角度从仅有的信息来对战场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判断:一、面对总部被袭击还能主动出击,八路军总部或已转移,既定目标已无法完成。二、在面对重兵防御的日本观摩团,能够如此快的进行歼灭战,只可能是八路军主力部队所为。

基于上述仅有如果继续进攻可能徒劳无益初始目的无法达到,并且自己有可能遭到八路军主力的围歼。因此当时撤退是最好的选择。


历史小知


李云龙埋伏在虎亭据点附近终于等来了大鱼,以服部少将为首的一百多名鬼子精英,本来是观看山本一木特种作战的观众,没曾想被不按套路出牌的李云龙全歼。就在山本一木的特种兵与独立团二三营激战的时候,山本从无线电处得知:观摩团出事了,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表演。由于山本一木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即使他的特种兵能以一当十,但也不是八路军附近接近两个团兵力的对手。特种作战不是常规作战,山本一木的特种作战就是在后方实行斩首行动,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在陈家峪,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已经被独立团顽强阻击,虽然独立团损失不小(二营长沈泉)都阵亡了,但是在八路军的地盘,山本如果继续打下去,损失最大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历史军魂


《亮剑》这一情节里,日军设定的军事预案是,由山本特工队进行偷袭八路军总部的特种作战,然后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组织“战地观摩团”一帮子军官,对山本的作战方式进行考察和学习,结果战地观摩团自团长服部少将以下被李云龙率领独立团一营全歼,完全出乎敌人预料。



用山本自己的话说:观众都没有了,我们演来还有什么意义?

这场战役的战场态势和细节,不太懂军事的答友是很难掌握全貌的,我们可以用分解的形式来解析一下,首先是日军方面:

一、山本一木的特工队作为尖刀部队突袭在前,战术目标是摧毁八路军总部,同时充当“演员”的角色,表演给其它日军部队指挥官观摩学习。



二、由服部少将率领的“战地观摩团”在一个中队兵力护送下抵近山本的战场实地考察,以便“学习推广”。

三、以第四和第九两个混成旅团的兵力担任战场掩护,一俟山本偷袭得手打掉八路军总部,即发动全面进攻扩大战果。

而八路军方面并不了解日寇的作战计划,对日军两个主力旅团的战场部署大惑不解,“像攻又不像攻”,所以副总指挥才命令前沿部队出击,把“日军的真实意图打出来”,同时命令独立团在陈家峪设防,保卫总部侧翼安全,但是:



一、李云龙为表演游击战给楚云飞观摩,正率领一营埋伏在日军据点附近,准备伏击前来执行“消灭征粮八路军”任务的小股日军。

二、李云龙的“小表演”恰好与日军的“大表演”撞在了一起,当他发现情况不对时,张大彪的一营已经撤不下来了,因为已身处鬼子战场后方,四面都是敌人。

三、赵刚只能率领独立团其它部队担任阻击任务,还得瞒着总部该团主力营没有归建的情况,否则李云龙就是抗命的大罪,一旦总部有个闪失,师长旅长肯定毙了他。



但是李云龙凭借敏锐的战场直觉,决定继续钉在山头上,一定要看看鬼子耍什么花样,原台词是“就当一只蚊子,也要叮出一管子血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夜苦守之后,他们等来了“战地观摩团”这条大鱼。

而一旦战地观摩团被歼,日军的整个部署也就失去了意义,况且赵刚的顽强阻击已经使山本的偷袭变成了路人皆知的强攻;就算赵刚顶不住了,八路军总部和副总指挥完全有时间从容撤离,搞不好特工队反而有被八路军包围的可能,因此,筱冢义男下令全线撤退是明智的,日本人总得搞搞清楚,战场内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是否解释清楚了?哪来有疑问可以留言探讨。


度度狼gg


山本一木要给华北日军的观摩团进行一场表演,可万万没有想到李云龙也在给楚云飞进行一场表演。

山本一木从德国学习了特种作战,并在华北组织了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侵华日军第一军的中将司令官筱冢义男对于特种作战理论非常欣赏,想要进行推广,于是便组织了一个观摩团实地观摩山本特种队对八路军总部的突袭。


有意思的是,晋绥军的楚云飞对于李云龙的独立团相当感兴趣,跟着李云龙准备实地观摩独立团的游击战。

在此之前,李云龙也不知道山本一木准备干嘛,但是凭借着直觉,他选择隐蔽下来等待时机。而山本一木也不知道李云龙已经率领一个营埋伏在了他们旁边,更不知道总部感觉到了日军的异常,早就调集了两个团在身边防守。

当山本一木从陈家峪后面的悬崖下边实施突袭时,早已驻防在那里的独立团二营和三营立刻组织了反击。其实从山本一木遭遇赵刚的抵抗开始,他的特种作战计划已经失败了。



虽然山本特种队凭借着火力和单兵素质一度压制了赵刚,包括二营长都中弹了。但是独立团并没有处于溃败,收缩防线依托地形还能阻击山本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总部还是有机会撤离的。

此外,李云龙率领的一营直接中心开花,将日军的战地观摩团给一网打尽了。得知观摩团被全歼之后,山本的选择了撤退。

失去观众并不是山本撤退的原因,如果能拿下总部,山本一木绝对会继续作战。可是观摩团被围歼,自己的特种突袭遭遇阻击变成了正面作战,让山本一木认为自己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继续强攻下去毫无意义。

就像之前山本准备偷袭总部,结果在杨村遭遇了独立团,虽然山本取得了0:200的战绩,但还是选择撤退,因为杨村枪响,意味着偷袭已经失败。


小镇月明


没有观众了,演出也就没有意义了,这是当时山本在撤退的时候跟自己的特攻队员说的一句话,很多人都很难搞得清楚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一点跟当时日本军界的习惯有关,日本人是十分注重精神宣传的一个国家,他宣传这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为天皇尽忠的这个精神,就是为了增加军队凝聚力,增加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所以说对他来讲任何一颗子弹任何一个人命的牺牲都必须要满足日本政治家,日本的宣传者所宣称的那样,武士道精神,不畏艰险的作战精神,以及勇于牺牲的作者精神,但是一旦这些东西没有被观众或者是其他人看到,你这只日本小队不明不白死了,那么你就是逃兵!

军事一定程度上是要替政治服务的,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为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的一部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随便乱打,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如同战国时期的魏国一样,自己被人活活耗死,而且自己还不知道最终的败亡的原因究竟在哪。

张仪曰,上善伐交,其实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当然转变过来,到了现代就变成了所谓的军队都要体政治宣传做努力。

山本实际上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如果说他的部队,在这里作战,即便是能够消灭八路军总部最后,如果自己团灭了,那么回国以后,国家记录他们这一支小队会以逃兵两个字论处,不要觉得这很荒唐,但这是事实,毕竟在那个时候不是很多人都能够理解特种作战呢,就连当时的多田骏,也就是一开始和小冢义男下棋的那位日本参谋总长,也是对于特种作战表示不理解。

所以说三本必须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光明正大,当然最好是能够把八路军总部给拿下来,完成这一切东西的前提就是有一个观众能够在旁边看着他们,能够把他们的事迹像其他人去说明,否则他们怎么死的又是怎样激烈的战斗的,谁就知道的?

但是事实上,这种作战形式也是对于特种作战的一种最强烈的讽刺,这一点在新版的亮剑里面,山本临死的时候给筱冢义男发的那一份电报就可以看得出来,(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本来特种作战室成为一把在黑夜中看不到的刀,捅到别人的胸口,这样的话才能发挥自己百分之百的战斗力,但是现在呢?所谓的特种小队已经成为了别人的掌上玩物,这种特种作战,只不过是在演戏,这哪里是战争,这哪里是特种作战?

当然还有一条山本就必须要担心的一点就是。观摩团被人给偷袭了。如果说别人是知道这一次做在行动,而选择对他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进行包抄,并且顺便解决了观摩团,那他这支特战队所处的位置就尴尬了,而且极其危险,所以赶紧趁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撤退,免得自己成为了送上嘴边的肥肉。


漩涡鸣人yy


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军队与百姓最大的是组织性和纪律性,在开展军事行动之前都会事先通过侦查等手段获取情报以后制定作战计划,作战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何种手段达到何种目的,然后根据作战计划实施作战行动,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达不到作战目的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行动,否则达不到目的的军事行动将是徒劳无功的。剧中山本特工队必须撤退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当时华北军事观摩团包括服部直臣少将在内的十几名鬼子军官已经被李云龙全部消灭,而且山本在突袭八路军总部途中遭到赵刚率领的独立团两个营兵力的阻击,突袭俨然变成了强攻。两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山本无论如何再也达不到“演示特种作战”的目的,与其盲目攻击,不如在八路军增援部队赶来和国军封锁道路之前撤退,毕竟来日方长,可以择日再战。可以说日军指挥官山本大佐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假如这次没能全身而退,那就不会有抓李云龙老婆秀琴同志为服部少将报仇这个事,当然这是后话了。下图为在接受日军华北将领检阅的山本特工队。

山本一木的撤退是必然的,即使华北观摩团没有出事,山本特工队一样会撤退

我们抛开主观情绪,客观的从军事常识角度来展开讨论。假设日军华北方面军观摩团没有出事,山本特工队能否达到作战目的呢?大家都知道,李云龙为了给楚云飞露一手,抗命留下一营打伏击战,让政委赵刚奉命率领二营和三营前去卫戍总部安全。李云龙的抗命表示八路军已经获悉山本特工队即将突袭八路军总部的情报,而且山本特工队在进入八路军腹地之前就已经被国军发现,战术突然性已经不复存在。下图为装备清一色的美制M3冲锋枪的山本特工队,这一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M3冲锋枪于1943年才在美国研发成功并量产,侵华日军是不可能得到这款冲锋枪的。

八路军总部是我军指挥首脑所在地,为了确保总部安全,我军必然会调集重兵把守,独立团驻地杨村距离总部机关所在的大夏湾最近,所以在第一时间就被调遣至阻击位置防守,而且还有时间构筑工事,属于以逸待劳。独立团是八路军齐装满员的主力团,兵力大约在1200人左右,即使没有380人的一营,二营三营两个营的兵力最少也在600人到700人之间,任由山本特工队战斗力再强悍也很难凭借区区几十人组成的特种部队打赢十倍于己的八路军,即使能成功突破独立团的防线,自己的伤亡恐怕也会过半。何况在与独立团缠斗的这段时间里八路军调集的增援部队也会赶到,关键是八路军总部机关已经开始撤离,山本特工队在付出重大伤亡以后得到的将是一个人去楼空的建筑物,没有任何意义,最重要的是空手而归的时候还会与前来增援的八路军部队遭遇,如果被包围,则面临被围歼的风险,因此山本特工队在遭到独立团预料之外的顽强阻击以后必然会选择撤退。下图为剧中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撤离的副总指挥,彭大将军一生最不喜欢撤离岗位,即使在朝鲜战场也是如此,每次美军飞机空袭都要负责警卫的战士像《亮剑》里表现的那样硬拽到防空洞。

特种作战的灵魂在于行动发起的“突然性”,没有突然性的突袭与常规作战无异

《亮剑》中山本特工队一共有两次成功的突袭行动,第一次是“杨村遭遇战”,那时候独立团的团长还是孔捷,该团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山本特工队的突袭。虽然山本特工队这次行动的目的是突袭大夏湾八路军总部机关,但是因为事先没有得到独立团调防杨村的情报,与独立团打了一个遭遇战,没有达成作战目的,但是独立团也被山本特工队打残,基本失去战斗力,因此这次行动也成功。第二次是“突袭赵家峪”,里应外合之下山本特工队成功突袭独立团团部所在地赵家峪,李云龙的新婚妻子被绑架,赵家峪全村男女老少被屠光,独立团团部差点被一锅端,好在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都突围了,这次行动虽然不是完胜,但作战目的已经达到,也算是成功的行动。山本特工队的两次成功行动都是在“突然性”的前提下以弱势兵力达到作战目的的,可见“突然性”就是特种战的灵魂,失去“突然性”的行动将与常规作战毫无区别。下图为正在执行特种作战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剧照),即便强悍如美军在执行特种作战时大多数都选择在夜间进行,以保证战术突然性。

现代特种作战中同样强调“突然性”,比如美军猎杀本.拉登时开展的“海神之矛”行动,为了行动成功,美军得到情报后进行了近半年的周密部署和针对性训练,这期间还不间断地监视目标人物的所在地,并利用各种手段确认情报的准确性。为了达到战术突然性,美军甚至动用了从不被世人所知的隐身运输直升机参与行动,“海神之矛”行动中美军成功击毙了本.拉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现场,当巴基斯坦军警赶到时,美军特种部队早已飞离边境。本次行动生动地体现了特种作战的灵魂——突然性,试想,假如美军特种部队的行动事先或者实施途中被巴方知晓,巴方为了保卫本国权益出动战机拦截,甚至是在目标人物所在地部署军力,那么美军还会继续执行这个根本不可能再达到任何作战目的的军事行动吗?下图为“海神之矛”行动中坠毁的美军隐身直升机残骸,如果不是因为这架飞机的坠毁,世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隐身运输直升机的存在。

回到正题,李云龙之所以敢于抗命并亲自带队打日军伏击,并不是像有些网友所说的在拿命赌。李云龙从来不是赌徒,也从来没有做过没有把握的事(用老李的话说就是“老子从来不做赔本买卖”),更不会将总部机关首长的安危掷之而不顾,作为具有丰富指战经验的老团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失去总部机关的代价。李云龙自谋划算计虎亭据点的小鬼子时早就对这一地区的全局研究透彻了,当得到旅部下达的“保卫总部机关”命令时他的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一、日军那支擅长山地作战的小股部队通常都是在夜晚实施突然性的突袭行动,此时为白天,他们明晃晃地进入根据地显然是完成不了太大的作战目的的;第二、随着这股擅长山地作战的小股部队的行动,虎亭据点的日军也出现了异常调动,日军旅团级规模的集结显然是另有所图;第三、独立团在数次胜利和充分训练之后战斗力已经大大提升,用两个营的兵力去阻击敌人几十人的小股部队是没有问题的;第四、师部和旅部已经获悉自己擅自行动的报告,他们一定会在保卫总部安全方面调整部署,因此他才敢于抗命,擅自带着一营前去监视日军大部队行动并逮住机会顺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日军这次行动目的是以大部队佯攻来策应山本特工队完成突袭,从而达到让华北方面军接受特种作战的理念,为了让华北方面军观摩团能够亲眼看到整个行动经过,日军不惜以牺牲“突然性”在白天展开行动,其实真正在赌的人是日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和山本特工队队长山本一木大佐,不幸的是这个赌局在他们决定白天行动的时候就已经住注定要输掉了。下图为同为赌徒的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兵器知识谱


多次扫荡确实打击了敌后的抗日武装力量,但是过不了多久抗日力量就又会壮大起来,而且比原来的力量更强,在这样的局势下,华北派遣军急需打开局面的方式来盘活棋局。

(整个华北地区被炮楼分割开来)

剧中山本一木留学德国,学习的是特种作战,其理论基础是用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士兵组成小分队,对敌指挥中心和重要军事设施实施打击特工队,日本第一军的筱冢义男认为这是其克制八路军游击战的一种尝试,而山本一木也确实给这位司令官面子,多次行动战果显著。筱冢义男认为这套战术如果在日军中全面铺开,不仅起到改变目前焦灼状态和作用,更能节省更多的战争资源。为此特意邀请日本华北派遣军的优秀军官前来观摩这种新式战法,这次观摩总共200人,为了保证观摩团的安全,筱冢义男派出了自己手中的精锐第四旅团负责沿途保护,可见其对于此次新战法演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为了演好这次戏,骄横的山本一木选择了八路军总部机关作为攻击对象,准备让这些大日本帝国的顽固军人看看自己这套特种作战是多么的高效。

但是他忘记了,这些在中国打惯胜仗的日本军官们跟他一样骄横,观摩团的领队服部直臣少将从一开始就不屑于筱冢义男的什么新战法,本来就不太高兴的服部直臣坐着并不舒服的军用卡车一路颠簸着被带到了一处荒郊野岭,却被要求待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地方,而接待他的竟然只是个小小的少尉,这下彻底让这个少将暴发了,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侮辱的他命令车队继续前进,不料却被潜伏已久的李云龙逮个正着,都成了独立团的刀下鬼。

(忍住没有上去抽这个少尉 将军已经很克制了)

(李云龙这回发了大财)

而山本这边已经和赵刚的独立团主力接上了火,马上就能突破防线的他却接到观摩团被歼灭的消息,立马选择了撤退,他说道“没了观众,也就没了表演。”可以说山本是个极其冷静的日本军人,他没有日本大多数军人那种天“照大神庇佑,帝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自大和狂妄。他在观摩团全灭后果断放弃进攻。其原因是观摩团的损失会对整个华北派遣军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战果也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其次,特工队是深入敌后作战,本来是要偷袭八路军总部,结果提前和独立团交火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失去了发动袭击的突然性,并且,深入抗日根据地内部,袭击八路军总部势必会造成晋西北地区八路军的疯狂报复行动,这种报复行动在第四集中队歼灭山崎大队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八路军是有仇必报的。

其实,如果观摩团不出事,山本是极有可能豁出自己的老本跟八路军拼个你死我活,但是,意外的事件让他选择了保存实力等待下一次更为有力的机会。

(这段战前训话可以看出山本这回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