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沉寂多年的齊國好像又有稱霸的苗頭,齊景公能否複製齊桓公霸業?

自古以來,君王多昏庸,無論你曾經多麼強大,總會生出幾代昏庸無能的後人,諸如盛極一時的晉國,或者稱霸中原的楚國都難逃宿命。

晉國衰敗應當從晉獻公開始說起,晉獻公的曾祖父是晉穆侯的小兒子,晉穆侯有一個長子有一個幼子,長子後來繼承王位,就是晉國的國君。他的小兒子就是晉獻公的曾祖父,按照周代的宗法制規定,只有嫡長子是大家長的,稱之為大宗,其他的兒子都稱之為小宗,所以晉獻公的曾祖父實際是個小宗,封地在曲沃,這個地方自然條件非常好,非常適合農業發展,所以曲沃這支小宗很快發展起來了,他的力量強大起來,就想奪大宗的君位。經過晉獻公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努力,花了差不多70年的時間,把晉國國君的大宗給殺了,奪了晉國國君的位置。

小宗去奪大宗的君主之位,這是違反宗法制的,於是周天子兩次出兵討伐,但是因為曲沃這支力量太強大了壓不下去,最後當晉獻公的父親殺死晉國國君後送了一大批寶器給周天子,向天子行賄,結果周天子笑納了,然後就默認了晉獻公的曾祖父做了國君。晉獻公即位以後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他是小宗發展起來的做了國君,大宗的那一支還有很多的兒子,你把人家爹殺了,把君位奪了,但是父親死了兒子還在,這些兒子都叫做公族。這些人的存在威脅到晉獻公的君位。所以,獻公八年晉獻公就下令屠殺,把大批晉國的公子殺掉了,結果是同姓的殺光,公族沒有了,異姓的卿族開始發展起來了。

從此以後稱霸多年的晉國在國內人心盡失。

而雄踞南方的大國楚國在經歷了白公勝之亂後,也幾乎毀於一旦!

沉寂多年的齊國在此時開始悄然復甦,一位英主的即位使齊國人又看到了稱霸的曙光。

沉寂多年的齊國好像又有稱霸的苗頭,齊景公能否複製齊桓公霸業?

齊景公是齊莊公的弟弟,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國君之位的,卻因為齊莊公在位期間的那場內亂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謂是因禍得福。齊景公心中一直有光復齊桓公霸業的夢想,正是懷著這樣的抱負,他勤於政務,愛護臣民,任人唯賢,齊國的國力一天天增長。

有一次,齊景公前往晉國東城祝賀剛剛即位的晉昭公。宴會期間,兩位君主進行了一場投壺遊戲,晉昭公先開始,晉國大臣中行吳讚美道:“在我們的地方上有豐富的肉,有何淮河水一樣多的酒,如果我們的國君投中,那麼我們晉國可以成為各諸侯國的統帥。”

本來這只是一場簡單的遊戲,但是中行吳的一番話就變成了兩國之間的形象之爭。

晉昭公心裡大悅,輕鬆擲出,果然命中,文物百官歡呼雀躍。

這回輪到齊景公,他拿過一支箭,也說道:“我們有和山嶺一樣多的肉,有和澠水一樣多的酒,如果我這次投中,將取代晉國的霸主地位。”說完後也是一箭命中。

齊景公之所以敢在投壺遊戲中和晉昭公挑釁,是因為齊國的實力日漸強大,而這種強大在日後的晉國內亂中體現的更為明顯。

就在晉昭公認為晉齊兩國之間的爭霸苗頭越發明顯的時候,楚國卻出了亂子,楚靈王被殺,楚平王即位,晉昭公認為這是鞏固晉國霸主地位的最好時機,於是帶領六卿之中的五卿軍隊進駐到衛國,並且通知其他諸侯國準備再次組成聯軍。

徵得周景王的同意後,晉昭公又派人詢問齊景公的意見,齊景公韜光養晦,認為此時還不是決裂的時機,便對來使說:“加不加入會盟是你們大國說的算,我們齊國只能聽從,你回去稟告昭公,我一定會去參加會盟。”

齊景公在參加會盟時發現各諸侯國有些對晉國有二心,加盟也只是畏懼晉國的實力,這充分說明了晉國早已不復當年,但齊景公認為還不是時候,如果此時翻臉會讓晉國六卿格外團結,一個團結的晉國是不可戰勝的。

晉國的六卿勢力非常強大,韓、趙、魏、知、範、中行六個氏族把控著朝廷,君王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實權,然而這六個氏族之間並不團結統一,權力之爭時有發生。

果然,晉國趙衰的後代趙鞅與趙夙之後邯鄲午之間發生了衝突,趙鞅殺了邯鄲午,邯鄲午的後代於是就率領家兵發動了叛亂,把持朝政的趙鞅領兵攻向邯鄲。

六卿之中與邯鄲午有親戚關係的範氏和中行氏幫助邯鄲午的後人阻擊趙鞅,這下又引起了六卿之中其他氏族的不滿,於是韓氏和魏氏幫助趙鞅擊敗了範氏和中行氏。

這一好消息傳到了齊國,而齊國內部也未必穩定,田氏也對齊國權力虎視眈眈!

田氏開始挑唆齊景公幫助已經無路可走的範氏和中行氏,說:“範氏和中行氏以前對我齊國很不錯,所以咱們不可不救他們啊。”

齊景公也有自己的打算,到處拉攏敵視晉國的其他諸侯,並且組成了自己的會盟,自稱霸主,為齊國重新恢復霸主地位在名義上佔了先機。

齊國和衛國率先發動夷儀之戰,結果兩國聯合也不是晉國的對手,但是齊國為了感謝衛國能夠傾囊相助還是將媚、杏、禚三個邑送給了衛國,兵敗之後齊景公還親自為戰爭中死去的人推喪車。

沉寂多年的齊國好像又有稱霸的苗頭,齊景公能否複製齊桓公霸業?

齊景公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其他諸侯國見識到了齊景公的風度和人品後也逐漸加入了齊國陣營,除了衛國和鄭國外,連一向和晉國關係不錯的魯國也加入到了會盟當中,齊、鄭、衛、魯四國聯盟共同謀劃消滅晉國的方略,可以說從諸侯國的支持數量上齊國佔據了優勢,但是與齊國結盟的三國地盤有限,實力羸弱,只能起到輔助進攻的效果,主攻重任還是在齊國自身上,所以無論是道義,還是實力,都預示著齊景公的復興大業不會成功!

齊景公組建了“反晉聯盟”,幾次攻打晉國,雖然沒能真正打敗晉國取代晉國成為公認的諸侯霸主,但幾次混戰下來,齊國卻也實實在在搶佔了晉國邊境大片土地,很大擴張了齊國疆域,增強了齊國國力。

但是,正當齊景公野心勃勃的打算進一步開拓自己的霸業時,一場內亂將齊景公的夢想徹底化為泡影。

原因就在春秋晚期各國諸侯公室衰微,卿大夫勢力崛起,齊國的大夫田氏家族從齊景公推行的一些富國強兵的改革中獲得了極大發展,擁有了驅逐公室,獨霸齊國的力量。

齊景公去世以後,田氏家族的田乞發動政變,排除了齊國內的另外兩大卿大夫家族高氏和國氏,獨掌齊國大權。

此後幾十年田氏的勢力逐步坐大,最後終於完成了“田氏代齊”。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到底誰成就了誰,為未可知。

沉寂多年的齊國好像又有稱霸的苗頭,齊景公能否複製齊桓公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