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河南女孩求职遭拒案”宣判,女孩获赔1万,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不认为是歧视一直狡辩,不知怎么接受该结果

“河南女孩求职遭拒案”宣判,女孩获赔1万,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不认为是歧视一直狡辩,不知怎么接受该结果

河南女孩应聘遭拒案庭审现场

备受关注的“河南女孩应聘遭拒案”26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法院当庭宣判被告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向原告小闫赔偿精神抚慰金9000元,公证维权费1000元,口头赔礼道歉,并在《法制日报》书面赔礼道歉。小闫及代理律师对判决结果基本满意,至于是否上诉,小闫称还要考虑。

女孩应聘遭拒 原因只是“河南人”

23岁的小闫是河南人,两年前毕业于国内某大学法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小闫在老家河南工作了两年,2019年来到浙江杭州发展。7月3日,小闫在一家求职网站上看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在招人,遂投递了简历,应聘该公司的”法务“和”董事长助理”两个职位。7月4日,小闫收到了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的回复,称她不适合上述两个岗位,不适合原因一栏只写了“河南人”三个字。

“河南女孩求职遭拒案”宣判,女孩获赔1万,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不认为是歧视一直狡辩,不知怎么接受该结果

涉事公司给小闫的回复

“仅仅因为自己是河南人就被拒绝,我很气愤”。小闫说,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起诉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理由是该公司招聘人员存在地域歧视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以及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之规定,对方严重侵害了她的人格权。

“河南女孩求职遭拒案”宣判,女孩获赔1万,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不认为是歧视一直狡辩,不知怎么接受该结果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立案通知书

2019年8月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小闫的起诉予以立案。诉讼状中小闫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她支付精神抚慰金6万元;本案诉讼费、公证费等一切与诉讼相关的费用由被告承担;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向她口头道歉;判决生效之日起被告连续15天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浙江日报》上向她登报道歉。

小闫的代理律师、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旭山律师11月初告诉华商报记者,该案是浙江首例就业地域歧视案,也很可能是国内首例(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案件的公开报道)。杭州互联网法院最初决定11月7日开庭审理此案,11月4日,小闫和他收到杭州互联网法院的通知:案件开庭时间改为11月26日,并将简易程序审理(1名审判人员)改为普通程序审理(3名审判人员)。王旭山当时分析,案件胜诉的几率很大,但赔偿数额可能会和小闫的主张有差距。因为浙江一般民事案件的精神抚慰金不会高于5万元,高于5万元的,要上报浙江省高级法院。王旭山称,惩处力度不大是国内就业性别歧视、其他歧视多发的根本原因。

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9000元

11月26日上午不到九时,小闫和代理律师王旭山早早赶到王旭山所在的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办公室,调试好相关设备,登入系统做好在线庭审准备。9时30分,庭审正式开始,被告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代理人谭佳晶律师出席了庭审。约11时,庭审结束,法院当庭宣判:被告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赔偿原告赔偿精神抚慰金9000元,诉请超出部分,不予支持;赔偿原告公证维权费1000元;口头向原告道歉,并在《法制日报》登报道歉,原告的其他诉请,法院不予支持。

庭审结束后,王旭山律师告诉华商报记者,上午的庭审双方争辩较为激烈。原告方认为,被告在拒绝录用原告原因一栏中注明 “河南人”三个字,是明显的就业地域歧视,这给原告的身心带来了很大伤害,被告应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被告辩称,回复“不适合”一栏注明“河南人”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只是备注一下应聘者是河南籍贯,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因为公司目前就聘用有河南籍贯的工作人员。法庭上,被告当庭出示了相关证据。“对于此证据,法院没有采纳,因为不具有关联性。”王旭山介绍。

华商报记者了解,11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就称:公司不存在就业歧视问题,公司总共有7人,其中3人是河南人。

宣判结束后,华商报记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小闫。小闫称,对于判决结果,她基本表示满意,但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是否上诉,需要考虑后再做决定。小闫的代理律师王旭山表示,判决结果在意料之中,可以接受,是否上诉,他要和小闫商量后再做决定。

26日下午,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代理律师谭佳晶告诉华商报记者,她是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的一般代理律师,该案是否上诉,最终要看委托人的意见。26日,华商报记者多次拨打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电话,一直处于占线中。

>>>对话河南女孩

没就业地域歧视是狡辩 是否上诉还要考虑

华商报:你当时提出6万元精神抚慰赔偿后,很多网友认为索赔数额偏高,网友的评论是否给你带来影响?

小闫:那没有,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网友对索赔数额有各自的看法,这很正常,也无可厚非。我提出6万元精神抚慰是我针对自己的损失提出的,有我自己的考虑。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网友身上,网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索赔数额,我肯定表示理解和尊重。

华商报:宣判结果和你提出的6万元精神抚慰有较大出入,你能接受吗?

小闫:我对判决整体结果基本满意,至于赔偿数额,我正在考虑,还不确定。

华商报:你对目前的判决结果有预期吗?

小闫:我的代理律师对此有预期,我事前没想过。

华商报:准备上诉吗?

小闫:我目前正在消化这个判决结果,非常抱歉,不能第一时间给你们明确的表态。

华商报:庭审中,被告称他们没有就业地域歧视,因为他们公司也有河南人。

小闫:那是他们的辩解,我不认可该理由,法官也不认可,直接否决了。

华商报:为什么不能直接做出是否上诉的决定?

小闫:庭审中,被告的态度很不好,他们根本不认为他们那样做是歧视性行为,一直在为自己狡辩,所以,我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个结果,需要时间消化。

华商报:今天(26日)的庭审,有家人陪你吗?

小闫:没有,我是和律师一起参加庭审的,但庭审一结束,我就将结果告诉了家人。

华商报: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小闫:我现在正考虑还要不要在杭州呆下去,这件事对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等尘埃落定后,我会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做出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