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每天食用一斤米,为何司马懿判定诸葛亮阳寿已尽?

用户4474649658


三国时期是个智谋百出的时代,而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斗智更是巅峰妙绝。

其实两位高手的对决都是建立在大量收集情报的基础上,然后对情报进行分析,结构其中的奥妙。双方为此都派出大量的斥候从事情报收集。应该说各有特点,诸葛亮喜欢收集农业信息,司马懿看穿人性,喜欢收集有关诸葛亮事无巨细的信息,然后将诸葛亮研究得透透的。

今天的以色列摩萨德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摩萨德开始创建了一套情报收集方法,收集巴勒斯坦的菜价、物价、房价、政治笑话等等,通过收集经济信息可以研判大量的情报,知道真实的民情,民意。因为人在经济活动中就会暴露出大量的信息,真实而且隐藏不了。而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通过农业收割、农业产量等进行军事判断。

司马懿如何发问

司马懿问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可见司马懿在问使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大量工作,通过问使者,证实了他的怀疑。也坚定了他熬死诸葛亮的决心。卧龙遇到冢虎,也是他的不幸。

喜欢聊三国,喜欢聊经济,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古话说“能吃是福”,可见一个人吃多吃少,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体状况的。

吃得多的人身体比较好,吃得少则可能会有身体隐患。


诸葛亮吃得少,干得多,入不敷出

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急于决战,而司马懿则想把诸葛亮拖死,坚守不战。求战不得的诸葛亮只好在渭南屯田,准备与魏军做持久战,而魏军这边除了司马懿之外,众人都急于决战,不断劝说司马懿出战,连在长安的三弟司马孚都来信问候战况。

就在这时诸葛亮的使节来到了魏营,司马懿好生款待了使臣之后,开始试探性地询问诸葛亮一天的膳食如何?结果这个使臣或许是太老实了,也或许是为了维护诸葛亮尽忠职守的形象,居然把丞相的饮食全部都说了。

司马懿先问饮食:“‘诸葛公起居如何,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再问政事:“二十罚以上皆自省览”。就是说诸葛亮一天只吃一斤多的饭,超过二十军棍的刑罚都要亲自批阅。行军不比在家里,一天的消耗是很大的,普通成年人一天只劳作的话都需要两斤多的饭,才能补充消耗的能量。更别说诸葛亮这时候才五十四岁,事必躬亲又食量不多,这样耗下去是个人就得垮。

对于深谙养生之道的司马懿来说,就诸葛亮目前这种情况,就算不死也要损心折力,更不用说现在是在打战了。所以司马懿敢断定诸葛亮离死不远的原因之一就是诸葛亮的消耗和摄入不正比例,迟早会耗死他自己的。



同时司马懿是为了给众人一个交代

前面说过,诸葛亮一直逼迫司马懿决战,并不惜以破坏自己形象为代价,送了一件女装去侮辱司马懿。这让魏军将领个个义愤填膺,都想着出战和蜀军决一生死,可这样不就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了吗?司马懿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现在不是决战的时候,但对于众人的求战心切,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其实司马懿一早就在安慰众人了,早在诸葛亮送女装的时候,司马懿就以“上表请战不准”来应付军队中的怨气。之后在和三弟司马孚的书信中也有写到:“诸葛亮虽然率军十万,也早就在我的谋划之中了,破蜀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而接下来的询问使臣一事,司马懿听到了“诸葛亮吃少干多”的情况后,是“既而告人曰:‘孔明岂能久矣’”。把这些情况在军中大肆宣传,让容易冲动的武将们再等等,诸葛亮已经快死啦!现在大家伙就积攒怒气,等时机一到再用吧!这一点就和战国李牧大破匈奴的“雁门之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啦!诸葛亮吃少干多也是使臣说的,万一他撒谎怎么办呢?所以司马懿的断言也有安慰众将士,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的因素在里面。反正决战是早晚的事,只是现在不是时候而已,等时候一到,诸葛亮死不死都无所谓了。


狐史首丘


诸葛亮每天食用一斤米,司马懿就判断他阳寿已尽,这事来源于《三国志》中的这段记载: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事之繁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司马懿为何这么说呢?



一:诸葛亮吃的真的少

使者说的“数升”虽然应该比题主所说的“一斤”还是要多一点(秦汉时期的一升约合现在的200ml),但是这个饭量水平在当时来说依然是很低的(那时候一个成年男性平均一天都能吃两三斤饭)。

俗话说得好“能吃才能干”嘛,食量在古代是反应一个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事实上农村里现在老年人还以能吃为荣,证明自己身体好)。

举例:

赵王想要再度启用晚年的廉颇,但是又担心他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于是派人来考察。廉颇就依靠自己的饭量来展示自己雄风依旧。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诸葛亮干的事多

司马懿从来使的口中侦知诸葛亮凡事事必躬亲,“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这样一来难免操劳过度,和雍正的“朝乾夕惕”是一个道理,必致早亡!

综合前两点来说,诸葛亮是“干的比牛多,吃的比谁都少”,这样一来身体难免入不敷出,难以久持。

三:散布谣言,蛊惑君心

别忘了诸葛亮和司马懿此时分统两军,敌军的将帅自然是自己水火不容的死敌,用上心理战也在所难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派人送来女人的衣裳来羞辱司马懿,想要激怒他,让他率军出战。

而司马懿此举很有可能是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散布诸葛亮命不久矣的谣言,动摇蜀军军心,让诸葛亮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不管司马懿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诸葛亮确实在不久后在五丈原病危了,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对他的最好写照!

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


晓史才能明事


这个故事,《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述了《魏氏春秋》的有关记载。

魏氏春秋曰:

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宣王曰:“亮将死矣。”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驻兵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峙。诸葛亮的使者到了司马懿的大营。司马懿向使者问询诸葛亮吃饭睡觉的情况,以及工作是否繁忙。不问战事。

使者回答到,诸葛公夙兴夜寐,很小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吃的很少,不到数升(米)。

司马懿听了以后说,诸葛亮快要死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也是蜀军的灵魂人物。他的身体情况、包括饮食、医疗、精神状态,都是蜀汉的最高机mi。蜀汉的使者应该非常机警成熟,怎么可能将这样重要的情况和盘托出?

而且,冒着生命危险出使魏军的使者,绝不可能是蜀军的上层,平时没多少机会接触诸葛亮,他怎么可能了解诸葛亮的饮食细节?甚至知道具体饭量不超过数升,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判断,《魏氏春秋》里的这个故事,只不过是作者为了吹捧司马懿的智谋而故意编造。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就很不合理。

使者说诸葛亮事必躬亲,很忙很累,又说诸葛亮每天吃饭不到数升。

司马懿就判断诸葛亮快挂了。他的理由是,诸葛亮工作量太大太劳累,吃的又很少,必然不能长久。

有道理吗?没道理!

诸葛亮工作量大,这一点不假。但他吃的并不少。

使者说,诸葛亮每天吃饭不到数升。听起来吃的好像不多,其实一点不少。

我们假设诸葛亮吃的大米,一升的米有多少呢?大概是一斤半!数升,我们不多算,就算三升吧,那就是四斤半的大米!

这还是生米。煮熟以后会更重。

按照成年人的营养需求,每天吃半斤到一斤的米饭就足够了!

笔者20多岁上学的时候,每顿饭只吃二两米饭,多了也就是三两。一天就是六七两,都不到一斤。

如果按照使者所说,诸葛亮一天吃数升(最少两三斤)米饭。那么,我可以负责人的说,他老人家吃的可一点不少。

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司马懿凭什么说人家诸葛亮身体不行!


上将嗳福斯


😂😂😂😂😂😂😂

诸位真的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吗?

粮食,尤其是军粮,三国时期是指稻谷或麦子小米,不是今天我们认为的大米白面。

要知道,南北朝水车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我们老祖宗吃的主食,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庶民黔首,都是水煮谷粒。

有肉谓羹,无肉谓粥也。

南北朝之后,大米白面才成为社会主流。因为手工脱粒既耗费人工与缺乏的牲畜,也不利于长期保存与运输。

证据是,当时粮食称谓是,稻谷多少石,粟麦多少斛。显然,作为军粮,更不可能在军营中专门找人来手工脱粒。

而中国关于面条的第一个文献记载,就出于南北朝的《齐民要术》,水引饼。

同样,我们也应该知道,水煮谷粒,哪怕添加一些肉类也很难吸收营养。诸葛亮一天吃一升谷粒,当然远不能弥补身体需求。


四川達州


诸葛亮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因此,在蜀国主政期间,包括每次出征北伐曹魏,几乎是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的亲自处理,再者长期的战争以及多年的熬夜加班工作,使得诸葛亮的身体很早跨了。

因为诸葛亮是一名书生,不是武将所以平时吃饭不可能像武将一样一顿饭就能吃一斤多的米饭,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会吃这么多的米饭呢?

正是因为上期的熬夜加班、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使得他很早就累垮身体了,得了一身的病。按照现在的医学诊断的话,诸葛亮应该是得了肺结核之类的病,能量消耗非常的大,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使得诸葛亮为了支撑身体的运转,就必须的吃大量的食物补充体能。况且,在那个年代,也难以医治这样的病。所以当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的时候,派出使者去跟魏军司马懿谈判的时候,仅仅是三言两语,司马懿就能猜测到诸葛亮身体应该是垮掉了。

诸葛亮那时候已经有五十多了,他不是武将,不用每天操持练武,所以不可能吃这么多的食物。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那就是诸葛亮可能病了,病的还不轻呢!所以他在断定诸葛亮快完了,蜀军也快退兵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去世了。


陈年旧史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因为后方军需物资运输线太长,想速战速决。曹魏统帅司马懿据守城池,不出兵迎战。

诸葛亮听从姜维计,送一些女人衣物给司马懿,意在激怒对方。司马懿非但没有生气还款待蜀军来使,并亲自作陪。宴席间,套出来使话:我们家丞相胃口很好,每日可食米三四升(折合现今一斤米),二十仗以上的责罚事必躬亲。

在汉代时期,各种蔬菜副食品还很匮乏,米饭几乎是唯一的能量来源。而古人一般饭量很大,因为体力消耗也大。因此诸葛亮每天一斤米无法满足每天的体力消耗,又因为诸葛亮凡事事必躬亲,带这么的军队,军务繁杂。

由此,司马懿判定诸葛亮阳寿已尽。


吉祥流年


中医这门艺术,讲究天人合一,人的五脏六腑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与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其中,和情志的联系特别的有趣。神雕侠侣里面的欧阳锋,以为自己九阴真经大成,结果哈哈哈哈笑着疯了。还比如范进中举,久试不中,眼看都没有希望了,突然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中举了,结果太高兴了,疯了。在中医里面讲,心主神明,过喜则伤心。怒伤肝,经常生气的人,老得快,皱纹长得深,而且人在生气的时候特别容易喝醉,因为发怒让肝收到了损伤,因为肝是排毒的脏器,所以容易喝醉。恐伤肾,想想人在特别恐惧的时候,会吓尿了。忧伤肺。林黛玉就是个典型。

下面就说道正题了,思伤脾。俗语有云,饭前不训子。吃饭的时候和孩子探讨问题,他就要用脑子想,脑子想多了,饭就吃不上了,不是有那句诗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诸葛亮每天只吃一斤米,说明他的脾胃已经不好了,再加上事必躬亲,这么用脑子,脾脏是个恶性循环。中医里面讲脾应四方,脾就好比财政部,无论哪个脏器有点小问题,只要票子充足,一般都会慢慢好起来。如果金库都跑老鼠了,那么各个脏器都会损伤。身体垮塌就是眼前的事了。


用户2933524087821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诸葛亮每天食用一斤米,对于古代来说吃得很少了,司马懿从这方面也能判断出诸葛亮时日不多,身体每况喻下!相反也凸出了司马懿三国中长寿之人,熬死曹魏三代皇帝,当然曹操没称帝,有皇帝之实权,后来曹丕追封了皇帝,司马懿忠于取得曹魏实权,儿子司马炎建晋称帝!历史证明了人只要活着可能会有机会!另一方面主要展现司马懿的军事谋略,就是守着,坚守,迟久战,托垮对方,等诸葛亮粮草尽了,自然会退兵!因为蜀汉国力小,粮草也少,加上蜀道难,粮草也跟不上!事实证明蜀国北伐常常因为粮草供应不上,而退兵!


户外乡野在山那一边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妇孺皆知的一部文学作品,里面的历史人物,一个个如雷贯耳,在作者高超笔法的描摹下,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而在这其中,诸葛亮无疑是里面的一大主角之一,几乎贯穿了这部小说的大半部分。

在中国民间的传扬中,诸葛亮几乎是一个圣人的存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那样:“诸葛亮的智慧,近乎于妖!”眼下之下,诸葛亮有着高超的智慧,算无遗策,是运筹帷幄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


但是观看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他在三国乱世之中,也曾遭遇了很多强劲的对手,并非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早年是周瑜,晚年是魏国权臣司马懿。可以说,当时魏国的司马氏,也就是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成为了诸葛亮晚年时期最为头疼的对象,两人曾多次交手,可谓棋逢对手,谁也占不到更多的便宜,都各自拿对方无可奈何。

反过来,站在司马懿的角度看,他也是对诸葛亮头疼万分,在他看来,整个蜀国也就是诸葛亮在苦苦支撑,如果一旦诸葛亮逝世的话,余者都不足为虑,因此他对于诸葛亮的身体状况也是极为关心,巴不得后者早日归天。


司马懿的“小心思”,其实是有原因。在中国古代,古人的寿命一般都不长,而崛起的司马懿,和诸葛亮棋逢对手的时候,诸葛亮早已是五十多岁的老人。同样,司马懿的年龄也是五十多岁,但是从两人的身体状况来看,诸葛亮的身体要差很多,司马懿的身上却有着长寿的基因,越活越年轻,精神抖擞。

诸葛亮的身体差,除了先天基因条件之外,后天的操劳也让他心力憔悴。自从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去世后,他一个人苦苦支撑着弱小的蜀国,凡事都要亲自过问,还时刻不忘北伐,不苍老是不可能。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一百零二回里面,有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当时的司马懿,曾接见了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在吃饭的时候,司马懿故意询问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原文记载很精彩。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 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懿顾谓诸将曰:“ 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


这段文言文不难理解,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日夜操劳不说,每天只吃几升米,不由高兴地对身边人表示,诸葛亮看来活不了多长时间。

为什么司马懿会有这样的理解呢?原来按照古代度量衡的标准,诸葛亮的数升米,不过只有一斤米的饭量而已,如此算下来,每顿他只吃三四两米,同时还要日夜操劳,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一个连日常基本生活水准都保证不了的老人,又能活多久呢?所以司马懿才有了以上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