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ofo花式退押背後:淪為帶貨平臺?

“拿回押金還要花錢買東西,聞所未聞!” ofo的用戶們,憤怒不已。

據11月28日《南方都市報》報道,ofo在APP首頁上線了“天天返錢”的活動,告知用戶“無需排隊,直接退還押金”,不過用戶必須在ofo商城裡通過額外消費後才有返現,押金會以雙倍返現的形式退還給用戶。

按其所定規則,用戶至少需要購物1500元,才可提現120多元,相當於“拿回”99元押金。另外,提現還設置了種種門檻。

深陷負債泥潭的ofo再次因押金問題惹來爭議。此前,為儘快解決退押金難題,ofo推出過一個又一個與帶貨捆綁的退押金方案……但一路越走越偏的ofo,似乎在消磨著用戶們的信任。

想退押先消費

11月29日下午3點,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研究員打開ofo 客戶端首頁發現,如今活動已更名為“ofo返錢”,提醒用戶“無需排隊,直接退還押金”的標語也不見了,不過返錢的流程和規則並沒有改變。

進入“ofo返錢”界面之後,用戶即可根據分類自選商品,當用戶選擇商品後頁面會立即跳轉至第三方電商平臺或ofo旗下的小鹿有貨,同時每件商品均標示出可返現金額。訂單完成後,將於次月25日返現到賬;

返現金額累計達到一定額度後,可提現至微信/支付寶。

ofo花式退押背后:沦为带货平台?

ofo APP購物界面。圖片源自ofo APP。

據《中國消費者報》此前報道,用戶在“天天返錢”活動中可將押金轉至該賬戶,享受購物雙倍返現,即提現金額累積至20元可提40元,但99元、199元押金的最高提現次數分別設置為5次和10次。也就是說參與活動的用戶需額外消費才能拿回押金。

讓用戶們接受不了的是,購物返現的錢並不好賺。用戶容易高頻購買的日常用品的返現額度一般都在2元以內,大額返現僅限購買頻次少、高單價的家電系列。

除此之外,研究員發現返現活動對用戶選購商品存在隱形引導的嫌疑。同為洗衣機商品,標價899元的暢銷品牌小天鵝洗衣機約返現3.15元,而標價548元的奧克斯洗衣機約返現19.18元。

明知會招致用戶反感,為何還要如此操作?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ofo或在積極開拓一個“帶貨平臺”,這點在“ofo返錢”活動中的“一鍵省錢”裡可窺一二——通過“ofo返錢”,用戶既購買了商品又得到了返利。

不過ofo售賣的商品皆非自有,而是來自於京東。

2015年8月,京東聯盟先後推出CPS“個人推廣”功能和全新CPC聯盟產品。該業務推出針對於個人社交媒體、聊天工具、APP領取推廣鏈接的“個人推廣”功能。本質上來說,ofo是CPS聯盟的會員,通過平臺為京東產品作一系列的推廣,從而獲得佣金收入。至於用戶的返利,自然是從ofo獲得的佣金中去分。

那麼用戶在ofo平臺上購買一件商品,ofo能抽成多少?

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研究員登錄京東聯盟發現,不同類目的佣金比例並不同,而相同類目的不同產品的佣金比例也不盡相同,這個應該就是“ofo返錢”活動中返現金額沒有規律的直接原因。

ofo花式退押背后:沦为带货平台?

京東聯盟產品佣金概況。圖片源自網絡。

“通過京東方面的查詢,我們可以看到,商家原本給出的佣金高達49元,也就是說,原本49的佣金,ofo拿走了33,抽成比例高達65%。如果用戶習慣了這樣的購買方式,那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就會流入ofo的腰包,可見ofo還是挺有野心的。”在《ofo探索新盈利模式,返錢和退押金的背後,其實還有更大野心》一文中,自媒體“支付揭秘”如此寫道。

變質的共享平臺

回顧此前的幾個花式退押政策,ofo早以因深陷負債泥潭而離初心越來越遠。

2018年11月,ofo發通知稱,99元押金用戶可一鍵升級為互聯網金融平臺PP money的新用戶,同意將押金變為上述理財項目的100元特定資產,鎖定期為30天。升級後,用戶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押金變P2P資產,不過最終因為網友不買賬,PP money方面下線了該合作渠道。

2019年2月,ofo APP上線“折扣商城”,未退押金的用戶可以通過押金換金幣的形式,換購“折扣商城”中的商品。其中,99元押金可以兌換成150金幣,199元押金可以兌換成300金幣,1金幣等於1元。但不久之後“折扣商城”更名為“小鹿有貨”,用戶的購買形式從只能換購,變為換購和直接購買兩種。

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用戶認為“小鹿有貨”具備欺詐性質。

自“小鹿有貨”推出之後,多名用戶在“黑貓投訴”中表示,點了“小鹿有貨”之後會提示免費永久押金,如果輕易確認了,平臺裡199元的押金會自動變成“小鹿有貨”的300金幣,押金界面則會顯示已退款,並且無法還原。

與此同時,300金幣不能一次性使用,每個商品必須同時使用金幣和付現金,商品價格也比其他平臺更貴。

除了對退押套路的不滿,快速收縮的運營能力也讓用戶們對ofo失去信任。

儘管ofo在8月推出了“有樁停車”模式,但實際上很多資深用戶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停車區域難尋,經常被迫罰款。

“最後一次騎,怎麼也找不到他們自己圈定的所謂規範停車點,要扣我20元違停罰款,憑什麼呀?罰款我不願交,也就徹底跟小黃車拜拜了。”經常把騎車當鍛鍊方式的小江(化名)對《中國青年網》吐槽道。

但還在拼命想辦法活下來的ofo,似乎已經無暇顧及用戶們的抱怨了。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019年6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公開過“天津富士達自行車工業有限公司(天津富士達)因買賣合同糾紛向ofo的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申請執行2.5億的標的”的裁判文書,法院已經認定ofo名下無房產土地使用權、無對外投資、無車輛,雖開設了銀行賬戶,但已被其他法院凍結資產,或賬戶無餘額。

而在此之前,ofo的多名管理人員,包括戴威、陳正江、楊品傑等聯合創始人,均已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員執行名單,限制個人高消費、出行方式,以及對外的金融信貸等業務。

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ofo現狀的焦慮,“ofo現在的邏輯是先活下來,然後再去賠償供應商和用戶,但更為重要的是,只有把還沒退還押金的1500萬用戶維護好,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因此在嘗試不同退款方式的時候還是應該照顧用戶們的心情。“

本文源自無冕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